什么是猛长期,母乳妈妈如何应对婴儿猛长期?

心理咨询师赵迪


婴幼儿猛长期,是指宝宝在某个特定时间内,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过程。在猛长期,有的宝宝经历时间长一些,有的宝宝经历短一些;有的宝宝长的非常快,24小时身高能增长1cm,体重也有明显增加。总之,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猛长期。这与孩子经历青春期发育有点类似,有快有慢,但前提是营养需求量明显增加。

猛长期出现的时间规律:

宝宝出生后3~4天,是排胎便,降体重的区间,体重降低一般不超过7%,到新生儿7~10天左右,就快速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接下来,就是第3周,第4周~第6周,第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然后是宝宝一岁前后,这都是婴幼儿猛长期。

基本上宝宝一岁之内,其生长发育都非常快。出生4~6个月,体重达到出生时体重的2倍;到宝宝1岁时,体重是出生体重的3倍,身高增长25厘米左右。


猛长期宝宝的一些特殊表现:

1,奶量大增,喝奶的次数翻倍:

猛涨期的宝宝奶量非常大,比如说平时喝100毫升,猛涨期可能要喝130~160毫升;平时一天喝8次奶,猛长期到了宝宝每天要喝16次奶才够。

2,脾气暴躁,无理取闹,生长发育痛:

猛涨期的宝宝身体快速发育,会导致宝宝肌肉和骨骼的发育疼痛。这种不适感,会影响宝宝的情绪,表现为:宝宝发脾气,含着奶头不放,扯奶头,大声哭闹不止等等。

3,睡眠质量倒退,白天不醒,晚上不睡:

猛长期的宝宝晚上非常难带,不好好睡觉,哭起来,也不好哄。放下就醒,抱着才睡,让人疲惫不堪!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养成孩子奶睡的习惯,到了白天就睡得很香,黑白颠倒。


如何应对猛长期宝宝呢?

1,母乳喂养的妈妈,不要轻易加奶粉。实际上只要宝宝不停地吃,母乳就会加大分泌量,不要怀疑自己母乳不够,而是猛长期宝宝本来就这样子。

2,尽量保持耐心吧,有时候忍不住想发火🔥,也得忍一忍。给宝宝多多安抚,宝宝长得快身体发育带来的不舒服,妈妈应该多理解。宝宝只要想吃,就给喂,不要怕麻烦。

3,经历猛涨期的宝宝,妈妈如果乳腺管通畅,此时就应该适当增加肉蛋奶的摄入量,另外还要多吃一些鱼肉,保证母乳当中含有足够的不饱和脂肪酸。

4,为了适应猛长期宝宝的睡眠习惯,宝宝什么时候睡,妈妈就跟她一起睡,家务活就少干点让粑粑来收拾。否则白天睡不好,晚上睡不好,身体就会被拖垮掉。

5,再次提醒一下:一定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为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提供稳定性,能有效减少宝宝睡眠不踏实。


爸爸不讲理


我第一次知道“猛长期”,是在宝宝20天的时候。那天,宝宝总是哭,总是哭。吃完奶睡着了,半个小时就哭了,哭了还是要吃奶,而且把我的母乳都吃完了,还舍不得松嘴,最后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又过半个小时又哭了,于是进入这样一个循环中。但是,半个小时的时间,我还来不及泌乳,宝宝就要吃,自然是吃不饱的。

我上网去查,按照宝宝的症状,都说没事。可我还是很担心,继续查,终于在一篇文章中见到了“猛长期”这个词。我才知道,小孩子在猛长期的饭量大增,是因为这个期间他生长地比较快,自然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如果发现孩子饭量突然大增,就是猛长期到了。妈妈也不要特意准备什么也不要太关注,只要管饱就行了。母乳妈妈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也多吃,多吃催乳的食品,保证宝宝有足够的母乳。多让宝宝吸允也能促进母乳。

往往猛长期过后,也就是发现宝宝饭量大增之后,一定会发现宝宝有明显的变化。比如长高了,变胖了,突然会某种技能了。好像突然之间长大了似的。

猛长期过后,宝宝的饭量就会恢复,不会总是吃那么多的。所以不要以为宝宝的饭量大了就总是给他吃那么多,这样的话会导致宝宝肥胖的。

我家宝宝2个多月的时候,我是眼看着他的脸从圆形变成了鸭蛋形,有从鸭蛋形变成了椭圆形,再从椭圆形变成了圆形。几乎一天一个样,真的是眼看着脑袋就越长越大了。

又比如,宝宝2岁的时候猛长期过后,发现他开始长牙了。发现他突然能从1数到10了。好像突然间就开窍了一样。这个“猛长期”还真的挺神奇的。


品智女人


什么是猛长期?

记得那会我在婆婆家坐月子,孩子的爸爸一周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会说孩子变了,45天的时候,他惊讶的说孩子变了好多呀,那会孩子变得胖乎乎的。猛长期就是指宝宝生长很快的时候,大约是出院后刚回家的几天,7到10天,15到21天,28天到42天,以及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的时候。

在猛长期内宝宝有什么表现?

猛长期内宝宝比平时更烦躁。当妈妈喂奶喂得慢,就会很不耐烦,尤其奶水不多,无法满足他的需求时。同时宝宝摄入的奶量在猛长期也会突然增长,吃奶的次数也增加了。睡眠质量也变差了,变轻,容易醒。

父母应该怎么做?

针对猛长期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宝宝增加喂奶的次数和时间。这个阶段,不要管喂奶的时间,只要宝宝吃那就喂着,这样可以缓解宝宝烦躁的情绪。另外,宝妈也要给自己补充营养,以确保宝宝的需求。


子谦妈妈育儿经


宝宝在出生的第一年会经历多个猛长期,一般来说是出生后的几天、2周左右、4~6周、3~6个月,9个月中均有体现,但不是每个宝宝的猛长期都是一样,可能因为体质不同稍有差异。另外,猛长期一般持续2-3天,有时也会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

有的妈妈反映说孩子原来都很乖,可是从有一天开始孩子变得白天睡觉安稳,傍晚一到5点以后就不停的吃奶,一直到晚上12点,吃一会睡了,一放摇篮就醒了,并且伴随着手舞足蹈,狂躁不安,哼即个不停,脸涨的通红,溢奶,屁多,屎多这种行为,就担心说会不会是孩子生病了。宝妈别担心,其实孩子正处在猛长期呢,在此期间,宝宝突然增加吃奶次数或者拉长吃奶时间很常见。此外,在猛长期的宝宝,很可能你一夜醒来会发现他的衣服都变短了好多。

如何对付婴儿的猛长期?

1、按需喂养。这个时候不要纠结喂养的奶量是多少、每次哺乳时间间隔有多久、哺乳要多长时间、哺乳的次数等。

2、安抚宝宝的情绪。在“猛长期”期间,有些宝宝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尤其是在进食和夜间睡眠的时候,会表现为非常烦躁,甚至哭闹不已。

此时,妈妈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平复宝宝的情绪,比如可以抱着宝宝轻拍并为他唱歌或者讲故事,让宝宝知道妈妈就在身边,没有离开,增加宝宝的安全感,也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爱和关注,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还可以在宝宝每天开始烦躁时段前一点出门去散个步,或者就在外面坐坐放松一下。


二宝妈咪的育儿时光


从宝宝刚出生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渐入佳境,但是偏偏有几天打乱了我的认知,宝宝几乎不停歇的吃奶,睡一会就醒,好哭,吃一会就哭,哭一会在吃,烦躁不安,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上网搜怎么回事,问儿科的医生,这才知道婴儿有个猛长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猛长期的知识,希望遇到这件事的宝妈不用焦急。


什么是婴儿猛长期?

婴儿的成长不是匀速的,大多数的婴儿在0~1岁期间会经历多个猛涨期,猛涨期也叫快速生长期,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宝宝的身体会以某些方式生长得特别快,你会观察到宝宝的身高、体重、头围等生理指标有迅速的增长。此外,宝宝也会逐渐掌握新的技能,比如坐、爬、走路等。猛长期一般2~3天,也有的可能会持续一个星期。

猛长期婴儿有什么表现?

婴儿处于猛长期,由于生长速度过快,婴儿会有轻微的生长痛,表现为夜醒比较频繁,哭闹不止,必须吃奶才能哄睡,我家宝宝那会就是特别难哄,一晚上醒好多次。白天吃奶更加频繁,但是是吃着玩着,我都怀疑是不是奶不够吃了,而且总是莫名其妙的哭闹,当时我以为是缺钙,还带着宝宝去医院查了微量元素,事实证明不是缺钙的原因。这才了解到了猛长期。


婴儿猛长期母乳妈妈如何应对?

了解到了猛长期就不用担心了,按需喂养,宝宝吃就给她吃,刚开始可能会不够吃,因为宝宝猛长期吃的比较多,这个时候宝妈也要坚持母乳喂养,这样你的身体也会根据宝宝的需要产出更多的奶来满足宝宝的需要。这个时期宝宝的情绪会很烦躁,所以宝妈要给予更多的爱和关注,用他喜欢的方式哄他逗他,不要呵斥,他这时候更需要妈妈的爱。

猛长期过得很快,但是宝妈也要注意分辨宝宝的哭闹是否是肠绞痛?一般肠绞痛的症状是突发性的尖叫,有时会声嘶力竭的大哭,无论怎么哄都不行,直到筋疲力竭才罢休。最常发生在傍晚。所以宝妈们要注意分辨猛长期和肠绞痛的区别,合理的应对。


美妞酷宝儿


婴儿不是单纯的线性生长,会经历好几个猛长期,一般说来,是刚出院回家的几天、第7-10天、第2-3周、第4-6周、第3个月、第4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看具体宝宝,前后会有时间差异。

这几个阶段,婴儿身高体重增长会比较快,还会表现出易急躁易哭闹易惊醒,吃了睡睡了吃,奶量增加,反反复复,感觉一直没吃饱,咬着乳 头拉扯,持续2、3天,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猛长期频繁的哺乳需求会让母乳妈妈措手不及,这阶段完全按需哺乳,适应宝宝的喝奶需求,妈妈的身体会迅速调整,多分泌母乳,增加供应。

在喂奶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出现吃奶不安,反复拉扯乳 头,妈妈不要慌,轻拍或轻摇,或者用温柔的哄一哄,让他感觉到安心。

宝宝奶量需求增加,妈妈需要的能量就更多,平时多喝水,合理饮食,补充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等。


甜甜圈伐木累


亲爱的母乳妈妈,您好!我是经国际母乳会培训的一名哺乳互助辅导,同时也是国际拉玛泽的母乳指导,希望通过我专业领域知识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什么是猛长期?

猛长期其实不是婴幼儿专属,像青少年时期一样会有身体的猛长期,我记得我读书时期有段时间一餐可以吃到3大碗米饭呢,呵呵!

那什么是母乳宝宝的猛长期呢?从字面意思上可以很好理解,就是宝宝在某段时间内突然快速生长发育,表现在身高体重、吃奶频率、吃奶时间、睡眠、情绪等。



猛长期的发生时间

中国有超过10亿人口,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每个宝宝的猛长期出现时间也会不一样,会有个体差异。在大体上,更多的是发生在以下时间:

出生后7~10天、3~6周、3个月、6个月、9个月……

每次猛长期大致会持续2~7天不等。在猛长期结束后,我们可能会发现孩子长大了,有些吃奶习惯也会跟着改变,比如以前每次吃奶会吃上十几二十分钟,猛长期后宝宝吃5-10分钟就能吃饱了。当然,这个只是举例。归根到底,猛长期都是为了能让宝宝更好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这是一件好事。

猛长期的具体表现以及应对方法

1.吃奶频率更密集

猛长期说来就来,你会发现宝宝吃奶的次数变多了,甚至每次吃奶的时间也更久了!很多妈妈会由此担心自己是不是奶量减少了才导致宝宝似乎吃不饱,一直在吃?嗯,所以如果不了解猛长期的话很可能就会因此焦虑奶量哦!

其实呀,宝宝是在做功课,他要用不断的吃来发信号给乳房:“我接下来需要吃更多,需要更多乳汁来满足我下一个阶段的发育啦,乳房你快多产点奶!”

应对:这个时候,妈妈不需要额外担心宝宝的变化和自己的奶量。您只需要继续按需哺乳,配合好宝宝就好。当然,您这段时间也会相对辛苦点,需要不断喂宝宝。



2.睡眠时间的变化

处于猛长期的宝宝,有些会比以往睡得更多、更长时间,以便更好恢复快速发育消耗的能量;也有些宝宝睡眠会变少,因为他花更多时间在吃奶上,以储备能量。

应对:妈妈们也不必担心这样的变化会对宝宝健康有损,我们只需要配合宝宝即可,不必要去因此做一些训练宝宝睡眠的行为。

3.情绪方面的变化

没错,小宝宝也会有情绪,而且比我们成人更善于表达哦!猛长期到来时,你可能会感受到宝宝:更粘你了、更敏感、更易烦躁、变成高需求宝宝了等等表现。

应对:这些情绪方面的变化,无不在传达着一个信号:宝宝需要你更多的安抚、陪伴与爱。他还是个小婴儿,猛长期的到来,他自己也不得不学着去适应,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妈妈/带养人的关心与安抚,而不是嫌他太粘人哟!


最后,希望你也能照顾好自己,你也很重要!这样才能淡定地应对宝贝的猛长期哦!


喂爱妈妈之家


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所谓猛长期

,就是宝宝的身高途中快速生长的一段时期,快到几天没见,就“哇,宝宝又长大了一圈”。

1、 宝宝在第一年长个飞速,所以绝对部分宝宝的猛长期都在第一年里。

2、 猛长期会有好多个。

3、 每个宝宝猛长期的出现时间会有个体差异。

4、 宝宝的每个猛长期一般会持续几天到一周的时间,之后又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吃饭和睡眠模式。

5、 一般1岁后宝宝就不太会有猛长期了。

妈妈如何应对:

1、 宝宝会不停地吃奶,母乳的妈妈还是要坚持按需喂养,但为了防止宝宝吃太多自己奶水跟不上,一定要饮食均衡合理,确保奶水充足。

2、 宝宝夜醒次数也会频繁,妈妈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不光要准备好奶水,还要安抚好宝宝的情绪。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儿科医生鱼小南


导读:宝宝猛长期就就是宝宝胃口大开,从而体重迅猛增长的时间段,在新生儿六个月内会经历很多次猛长期。
什么是猛长期,母乳妈妈如何应对婴儿猛长期?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解答这个问题。一,什么是猛长期
二,母乳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猛长期
一,什么是猛长期
猛长期顾名思义就是宝宝体重快速增大的时间段。
据科学统计,宝宝在出生前三个月,每个月增长600到1000克左右。然后三个月到六个月,平均每月增长600到800克,绝大部分的情况是在宝宝六个月的时候是出生时体重的两倍。体重是否超过了出生体重的两倍是需不需要添加辅食的一个依据。
以我家宝宝为例,在出生后的前两三天因为吐羊水拉胎便等原因宝宝的体重是有所下滑的,随着母乳的及时供给宝宝的体重回升增长,听有经验的宝妈说,宝宝的猛长期也因人而异,有的宝宝猛长期会有好几个,有些宝宝则不大明显,我家宝宝比较明显猛长期是在二个月左右,晚上喝奶就好像喝不够一样,睡一会儿喝一阵,睡一会儿喝一阵,有时候我感觉乳房的奶水少了,宝宝喝着母乳就好像发脾气一样,显得比较烦躁,对乳头又扯又拽的。
不过这种猛喝母乳,夜醒次数增加的情况持续不几天,过些日子宝宝就又安稳了,宝妈不必太担心。
二,母乳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猛长期?育婴师有三大对策。
1,母乳妈妈多补充水分
我在我家宝宝6个月内都是每天必需有一顿饭是喝汤的,像丝瓜鸡蛋汤,紫菜蛋花汤,西红柿鸡蛋汤,鲫鱼汤,猪脚汤等轮换着喝,只有宝妈补足了水分才能给宝宝提供更多的母乳,记得之前在宝宝三个月检查身体的时候,我问医生母乳不够喝怎么办,医生说,只有宝宝多喝母乳,母乳才分泌的更多,如果宝宝急需喝母乳,而自己的母乳不多,身边也没有营养的餐食,多喝水也可以加快母乳分泌。
2,放心大胆的喂宝宝
我家宝宝现在一岁半,之前宝宝六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时候,总是担心漫漫长夜宝宝吃不饱怎么办?可每次都能安稳的度过。
宝妈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母乳量,让宝宝尽情的喝饱,尤其要切记,千万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母乳不足提前给宝宝添加辅食,过早添加辅食对宝宝会有损伤,毕竟宝宝的消化吸收系统还没发育完善。宝宝在一岁之前大部分的营养还是由母乳提供。
3,创造舒适环境
宝宝猛长期会夜醒,夜醒次数会增多,除了让宝宝吃饱,也要让宝宝睡好,宝宝睡眠充足才能更好的分泌生长素,健康成长。
我喂宝宝夜奶时都不开大灯,我家有个小夜灯,可以控制亮度,把充好电的小夜灯的亮度打到亮度最低,宝宝喝完母乳要睡的时候,立马关上小夜灯。在晚上给宝宝创造一个睡眠环境,减少灯光对宝宝的影响。
重要提示:宝宝会有好几个猛长期,因人而异,宝宝猛长期不会持续太久,在猛长期期间宝宝夜醒次数增多,对母乳的需求增多,宝妈要冷静对待,平时多注意喝汤喝水补充水分,放心大胆的喂,不用太担心自己奶水不足宝宝吃不饱,其实给宝宝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让宝宝睡好。
今日话题:你家宝宝六个月的时候是出生体重的几倍?

【格格巫育儿日记:育儿自媒体,育儿达人,专注科学育儿、亲子阅读,青云计划获奖者】


格格巫育儿


1

一妈刚开始给一妞做规律作息和睡眠引导的时候,有长辈说“搞这些有什么用,小孩子就是猫一天狗一天,反反复复,你今天给她训练好了,过两天照样要哭闹,没用的”。


对于这些话,一妈既认同又不认同。


不认同在于谁说宝宝就应该哭闹?宝宝哭闹是因为没有了解他真实的需求并且满足他。规律作息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妈妈更准确地抓住宝宝的需求,及时有针对性的满足他,那么他在大的趋势上一定是越来越天使的,并且会改变以哭闹作为提出需求的唯一办法。


认同在于“猫一天,狗一天,反反复复”这个比方来形容一岁以内的小宝宝的表现,真是很贴切。


但是不能因为宝宝的反复变化就放弃去了解宝宝的真实需求并对其进行引导,抱有侥幸心理而去偷懒,孩子的成长很快会告诉我们这个懒偷得有多么难以弥补。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不枉为人父母。

一妈就来梳理一下宝宝睡眠路上的“猫一天,狗一天”。

2

首先,猛长期是指婴儿的发育并不是匀速成长的,而是会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突然成长一下,这个特定的时间就是“猛长期”。


爸爸妈妈可能会有这种感觉“怎么一夜之间,感觉宝宝突然长高好多,变重好多,衣服变小了”这种感觉没有错哦~其实这就是宝宝刚刚经历了猛长期。


儿童发育最快的两个时间点:


一是在小宝宝时期,尤其是出生第一年,你会发现刚出生的宝宝只有50厘米左右,而到他满周岁的时候就已经80厘米上下了,短短一年成长了将近30厘米,速度是不是很惊人?


第二个时间点则是在青春期,可以说青春期其实也是一个猛长期,短短的一年功夫可能一个小毛孩子就会长成一个壮小伙!


说起青春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都是自己亲身经历并且都还记得很清楚。我们在青春期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心理上的巨变,比如叛逆、特立独行、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开始独立等等,想必大家对自己的青春期一定历历在目。

其实倒推一下,宝宝的猛长期和青春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宝宝在第一年所经历的巨变,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在频率和程度上都是远远超过青春期的。所以这么说,应该就很好理解,宝宝在特定的猛长期里表现出来的烦躁、少觉、饭量变大、哭闹的原因是什么了吧?

那么宝宝猛长期一般都会在那些时段发生呢?


一妈用五毛钱画工画了一个示意图给大家将就看~

可以看出大致是在7~10天、2~3周、4~6周、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每个孩子有差异,前后会有一些出入,不会完全特别准确按这个时间来。每次猛长期大概持续2~7天


3

一妞的经验:

7~10天的猛长期:当时一妈忙着开奶,天天痛苦的抱着吸奶器吸奶,错过了她第一个猛长期。


2~3周的猛长期:一妞在15天开始进入第二个猛长期,当时一妈刚刚知道这个概念,规律作息也刚刚起步就恰逢猛长期,那几天一妞各种烦躁、睡眠质量降低、还不停要喝奶,感觉像是全天挂在胸上,并且本来半夜起来2~3次的,到了那几天几乎一晚上就不睡觉了,要不停喂奶,简直要崩溃,甚至让人质疑规律作息是否有效。但是过了3天,突然有几天她一下又安静了,哭闹减少,睡眠时间增长,晚上甚至可以睡5、6个小时一醒。一称体重,果然飙升了一下,才意识到,刚刚经历了猛长期。


第4周的猛长期:因为有之前的经验,心里已经有了预期,反而可以很平静地面对,并且通过体重的曲线,还能大致判断猛长期的到来时间。这次猛长期的三天,规律作息稍微会放松一些,给宝宝增加喂奶频率,也会在她很烦躁的时候偶尔抱睡奶睡,在这三天不强求吃玩睡,尽量遵守,但如果她心情太差还会稍微放任一下。


3个半月的猛长期:与厌奶期撞在了一起,一个礼拜晚上一两个小时一醒简直要崩溃,通过追奶和耐心等待,总算渡过,但也是累到要吐血的感觉。


4个半月的猛长期:与翻身大运动发展期、睡眠倒退期、跳跃期重合,基本表现感觉更偏向于后三者。


6个月:已经可以自主入睡,并且规律作息,总体表现平稳,偶尔有烦躁,精力越发旺盛,需要充分放电,并且开始并觉,睡眠时间缩短。


4

说了那么多,其实猛长期的表现也已经都讲到了,这里在总结一下猛长期的表现:

猛长期宝宝为什么会烦躁呢?其实很简单啊,在这几天宝宝体内的激素快速分泌,各个器官都在疯长,这个感觉就好比妈妈们刚生完孩子体内激素紊乱,心情犹如坐了过山车一般是一个道理啊。这么去理解,宝宝再烦躁哭闹的时候,妈妈们是不是心理压力会小很多呢?虽然宝宝猛长期会很烦躁,妈妈也会很疲累,但是我们还是应该高兴的,这说明宝宝正在飞速成长啊!


宝宝为什么不停地哭着要吃奶?因为之前的奶量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成长了,宝宝只有多吃才能吃够成长需要的量呀。这也正是追奶的黄金时机!有些妈妈会在猛长期过后有涨奶的感觉,是因为猛长期过后宝宝的饭量又有所减少的缘故呢。


5

面对猛长期,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推荐用到的工具:电子秤、APP成长曲线


好用程度:❤❤


推荐原因:小月龄的宝宝,尤其是母乳亲喂的宝宝,很难摸清到底有没有吃饱。有了体重秤,每天称一称,随时跟踪宝宝的成长。另外,头三个月有好几个猛长期,猛长期的那几天,小家伙飞速成长,也比较烦躁,容易哭闹,每日给宝宝称重可以准确捕捉宝宝的猛长期,合理应对宝宝的烦躁与哭闹。而到了宝宝厌奶期,亲喂的妈妈更是会心里没底。这时,体重秤就显示出它的用途了。只要宝宝体重稳步上升,就可以不用担心哦~追奶的时候也可以追踪宝宝每日体重变化,了解追奶效果,减轻妈妈心里压力。体重秤可以配成长记录这款App使用,直观看到宝宝成长曲线和百分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