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學教師30年教齡自然晉升一級教師,你怎麼看?

默然151321690


對於這一建議我持支持態度。現在已有三十年教齡的老師,年齡大多在五十週歲以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參加工作。剛剛參加工作時,學歷是比較低的,那時參加工作的大多是高中或中專畢業生。拿當時農村的文化基礎來說,高中或中專畢業,文化層次還是相對比較高的。因為那時受高考招生錄取名額的限制,大專畢業生可以說是人中龍鳳,少之又少。

當時,對於高中或中專畢業生來說,都是社會的翹楚,是農民眼中的"人才"。這部分人無論當時選擇何種職業,只要愛崗敬業,都會有所建樹。

記得在當時的農村中,關於人生理想的話題中,有句口頭禪叫做:一是權,(領導)。二是錢,(經商)。三是聽診器,(醫生)。四是方向盤,(司機)。而當時的老師卻被稱為"臭老九"。由此對於教師當時的地位可見一斑。

當時,一名正式中專畢業的教師的工資只有三十多元。而當時的民辦教師工資更是少的可憐,只有國家補貼的十幾元。為了養家餬口,有部分教師因此離開了自己鍾愛的職業,有的棄筆從戍,在部隊考進了軍校,成為了指揮幹部。有的則通過考試,成為了鄉鎮聘任幹部。可以說,能夠堅守到今天的,都是意志堅定者。

在工作環境方面,當時的老師是朝五晚九,煤油燈下,既要上早自習又要上晚自習,有時還要兼任掃盲教員,工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在此,我想說:就憑老教師的這份堅守,這種矢志不渝的信念,這種默默耕耘,甘於奉獻的精神,讓其自然普升到一級教師既合情又合理。


山不在高438


說實話 能夠堅持30年是很不容易的。前幾天,我們到一個村裡有一些活動, 然後遇到一位老教師 ,他竟然是我們校長的小學老師 。然後校長說,他現在每年十元錢 ,我驚呆了。

就認真的聽他們的談話。 為什麼每年只有十元錢 ?後來又聽到一個老教師說, 他屬於早期的代課老師後來教的時間長了, 自然轉正。後來退休,工資就是在原來基數的基礎上, 每年增加10元。 比如說最初100元 然後第二年就每年發110元,第三年每年發120,這樣的遞增。每年增加10元,太少了。

他現在兒孫滿堂,住在一個山窩窩裡。完全看不出是一名退休教師。


心靈聊齋


晉升沒有用,現在評聘分開,年滿二十年,無條件上一級,但一個學校沒指數,照樣二級聘著你!

我今年滿23年,一級評了三年,當年學校學生少,指數少,頂著十二級的工資。這幾年,學生數翻了一倍,上面照樣以原來的標準定指數。

還有更美好的政策,年滿二十五年無條件聘一級,嘿嘿,多好啊,我希望又來了!執行兩年後,估計發現接下來自然上一級人太多了,因為農村校主力軍基本都是九十年代開始工作的,去年停了,唉…這輩子估計就奢望退休時能搭上一級職稱退。


用戶62644571584


農村中小學教師30年教齡職稱自然晉升一級,這對工作在農村中小學教師來說,可謂是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值得慶賀。

首先,在農村中小學任教30年,這是用畢生的經歷獻身祖國的教育事業,這是一種多麼難能可貴的執著。他們為祖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教育事業獻出了青春和熱血,這種奉獻精神是可歌可泣的。給這些教師自然晉升一級職稱,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這些老教師功績的認可,更體現了國家對這些老教師的關懷。



其次,這些老教師對事業忠心耿耿,任勞任怨,對本職工作勤勤懇懇,工作認真,教學成績突出。如果按職稱評聘條件又很少能被評聘上,對這些教師採取特殊政策加以傾斜,使這些教師能夠自然晉升一級,這是值得慶賀的事。


這些老教師享受這種待遇是完全應該的,這是對終身從事教育事業的老教師的褒揚。這一舉措對激勵師範生終身從事教育起到決定性作用。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老頑童有話說


“自然晉升一級”的說法有兩層含義:1、30年教齡還不是中級職稱的,自然晉級為中級職稱;2、不管原來已經是什麼職稱,當教齡滿30時,在原有職稱基礎上自然再晉升一級職稱,即原來沒有職稱的給個職稱、二級晉升一級、一級晉升高級、副高晉升正高等。不管是那種含義,總覺得施捨、可憐的意味很濃,略帶點淡淡的獎勵味道?是教師提出的問題吧?請問:發此問章是教師自己可憐自己呢?還是祈求社會施捨、可憐或獎勵老師呢?有種酸酸的、低三下四的味道的吧!老師們要自強,農村教師符合評審條件的肯定比城裡的優先評上相應級別的職稱。對農村教師的在學歷、業績等方面的評審條件可以降低,千萬不要拿教齡說事,那是對農村教師極大的不尊重!靠教齡即是靠年齡吃飯,全社會的人都回嗤之以鼻,瞧不起農村教師!教師們活到靠年齡吃飯了程度了!?這是與日倒退!逆歷史潮流!


白雪清風


三十年教齡漲一級看似對教齡的尊重,而這是錯誤的教師管理評價方式,是對教師職業的不尊重。

其實,教師的待遇應該主要與教齡掛鉤,這是由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的,要以此激勵教師的職業榮譽感,讓優秀教師樂於長期從教。目前,我國的教師管理與評價體系,強調職稱,強調績效,這貌似重視教師的貢獻,防止教師“出工不出活”,但這是採取外部壓力、考核方式,來要求教師,而非對教師產生自我激勵。

實踐表明,用各種行政指標考核教師,把績效與工資掛鉤,並沒有起到提高教師職業榮譽感的作用,反而導致教育急功近利,以及在急功近利中,教師們對追求自我價值實現越來越失去信心,職業倦怠感嚴重。

教育的本質是讓每個學生生活更美好,因此,教師的管理與評價,應該注重引導教師做默默無聞但認真投入的耕耘。為此,各種對教師的考核,只會分散教師的精力,而評職稱,以職稱定工資級別,把績效與工資掛鉤,都把教師引導到追求顯性的教育成果上,包括自身的論文、課題,學生的成績、競賽表現等等。在這種管理和評價體系中,教育看似碩果累累,但育人卻漸行漸遠。除了分數外,還有多少學校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而只看分數,教育培養的“成功者”永遠只有能拿高分的10%,甚至只有5%,其餘的都是難以進名校的“失敗者”。

社會的功利教育觀,也對教師管理、評價產生很大影響。近年來,很多地區、學校搞教師末位淘汰,搞合同教師改革競聘上崗,有的從教幾十年的教師被淘汰。還有很多人對此叫好,但如果真瞭解教育是什麼回事,就會發現這樣的做法走偏了。

在強調效率的發達國家,對教師的管理卻沒有嚴格的淘汰制,動不動就淘汰,也沒有按績效論工資待遇,而是實行年薪制加終身教職制度,年薪主要由從教年齡決定。年輕教師進教師隊伍時考核比較嚴格,但經過五到六年的考核後,被聘為終身教職,則實行長週期考核,且由教師進行同行評價。這種管理、評價制度是基於教師職業的特點,激發教師的職業榮譽感,來提高教師隊伍質量與對事業的投入。哪一種能讓教育辦得更好,這需要我國教育部門、全社會共同思考。


熊丙奇看教育


教師本身就是個神聖而偉大的職業,尤其是能在農村的教師崗位上堅持教書育人30年的教師,其無私奉獻、堅持不懈的教學精神更值得我們欽佩。讓這些默默無聞的英雄自然晉升為一級教師,小編覺得,這是對他們在教育事業上做出的貢獻的充分肯定和讚賞,也是毋容置疑的好事情!

一、農村的老師是真正的將教育事業刻在了自己的心裡

我們都知道,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突飛猛進,但是農村和城市發展依舊是不平衡的,特別是偏遠山區的農村,孩子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落後,配套設施不完善,根本就沒法和城市相提並論。在這種艱苦條件下,依舊能在三尺講臺上堅持30年而不放棄不拋棄的老師,其教學質量和水平我們不說,就是其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因為他們是真正的將教育事業刻在了自己的心裡,與自己的靈魂融為了一體。


二、農村的老師執教更珍貴難得。

在農村堅持30年的老師,也許他們的專業知識,現代化技能和教育方式比較傳統,甚至可以說比較落後,沒法跟城市的老師比較。但這並不是他們自身的錯,而是因為特定環境和條件的限制,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平日學習和培訓的機會也比城市的老師少很多,如此一來,若是按照考試流程的晉升機制考核,是對他們最大的不公。

這就好比,一個擁有100個饅頭和1個饅頭的人,100個饅頭的人給你10個饅頭,遠不如1個饅頭的人給你1口饅頭顯得珍貴,難得。


小編覺得,能讓農村老師執教30年而自然晉升一級教師的政策,理所應當,是對其最大的鼓勵,也是對其貢獻最大的肯定。


【吉美教育】專注於從事青少年注意力、學習能力、全腦課程等課程。


吉美家庭教育


我完全贊同這一說法,這其實也是對鄉村教師長期從教的一種鼓勵,也是對鄉村教師的一種補償。

一、鄉村教師為中國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理應得到獎勵。鄉村教師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都比較差,而能夠長期紮根農村的教師為農村孩子走出大山、尋找夢想提供了條件,為改善農村人口素質,提高村民文化知識做出巨大貢獻。而他們曾經的收入微簿,理應得到補償和獎勵。


二、鄉村教師職稱是他們心中的痛,理應解決他們的需求。紮根農村三十年的鄉村教師到五六十歲了還沒解決高級職稱,有的甚至還沒能解決中級職稱。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農村不方便提升學歷,出成績、發論文等。現在又面臨職數少,而人老了又沒競賽力。所以給三十年教齡的鄉村教師升一級職稱,體現了國家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也是對他們所做所為的一種鼓勵。


三十年教齡不易,請全社會都要關愛這批紮根農村教師。

我是良心老師,歡迎大家關注。認可我的觀點的請點贊、轉發,有不同看法的請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農村中小學教師30年教齡自然晉升一級教師,你怎麼看?對這個情況,我的回答也很簡單,二個字:贊成!

因為,我們深知這些農村的中學教師非常辛苦,很不容易。曾幾何時,從朝氣蓬勃的青年男女教師,一晃幾十年匆匆而過。隨著歲月時光流逝。轉瞬間,如今許多教師都兩鬢微霜,頭頂微白。他她們把自己的寶貴青春,全部無私地奉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他她們兢兢業業,辛勤耕耘。他她們可謂桃李紛芳,碩果累累。功不可沒!

做為一名農村教師,不僅是在教書育人方面要成績斐然,而師德更為重要!老師二字:令人尊重!令人讚揚!更令人欽佩!可見人的一生有幾個三十載?又有多少個青春?能夠在農村的中小學校中,在各種軟硬件設施都不盡完善的環境下,各種福利待遇都比城市教師相差甚遠的情況下,這些可愛,可親,可敬的教師們,仍然始終不渝的堅持、敬業、執著、無私的奉獻。這就是一種追求和信念!這種精神難能可貴!


47547577軍哥



農村中小學教師30年教齡自然晉升一級教師,你怎麼看?

首先,應該說,這是好事。說明國家對農村教育和農村教師進一步的重視和關懷,也體現了對農村教師紮根農村教育的肯定和褒獎。

其次,農村教育和穩定農村教師隊伍的問題,是一個政策性、系統性、複雜性的大問題。需要有關部門深入調研,制定規劃,配套政策,分類對待,才能有的放矢,由治標轉變為治本。

第三,教育興,國家強。而教育興,首靠教師強。農村教育是國家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義務教育的薄弱環節和短板軟肋。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是系統工程,政策工程,應多管齊下,標本兼治,分類實施。

這裡,就穩定農村教師隊伍的問題,從旁觀者的角度,談點個人不成熟的看法。

1.要留得住人才。農村邊遠地區普遍經濟不發達,教育軟硬件基礎條件差,生活依然相當艱苦,教師待遇偏低。現在,一些欠發達地區的農村青壯年紛紛離開家鄉,到城市打工掙錢或創業發展。連農民工都留不住的農村,何以留得住教師。目前,能夠紮根農村的教師,要麼是把農村教育當作事業來做、非常熱愛這份工作的人,要麼是沒有調入城裡教書途徑的人,要麼是不願丟棄教師的身份而到城裡屈就打個工的人,要麼是受家庭所累走不出去的人。通常,只要有好的發展機會,只要個人沒什麼特別的事物纏身走不開,沒有人不想離開。而要想留得住人,就得有留得住人的政策、環境和因素。



2.要建立完善配套的政策。政策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人民的安居樂業的幸福線。農村教育大有作為,要吸引更多有志文化青年投身農村教育,要使現有農村教師安心農村教育。就應該加大政策扶持傾斜的力度,加大財政資金的轉移支付,加大發達地區向農村地區教育資源的對口支援。在教師工資補助、職稱待遇、學習升造、住房醫療等方面建立完善配套政策。根據不發達的程度,分類制定提高補助標準,不搞一刀切。讓政策足以吸引人、鼓勵人、留住人。比如,教齡每增加一年增加100~150元左右的教齡工資。每月或每年發放一次性困難地區生活補助。提高對教師的工資標準和待遇怎麼都不為過。儘管我也是公務員,但我的觀點是教師的工資比同等條件的公務員可超過一個等次層級。每年有多少教師棄教從政,棄教從商。學校留不住教師,留不住好教師,主要是政策不科學不合理。要調整政策,讓人才往教師隊伍上聚集,讓“老九”香起來,教育才有望發展提質振興。

3.社會要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一個地區尊師重教程度反映了這個地區文明道德的程度。而媒體首當其衝,是文明道德的風向標。媒體導向對尊師重教良好氛圍的形成,既有促進作用,也有負面作用。現在有些媒體不顧社會義務、不顧發展大局,為搶頭條、抓眼球、造影響、追求經濟利益,過多報道個別學校、極個別教師的負面新聞,使廣大教育工作者倍感壓力,傷心委屈又流累受傷。使教師處於對學生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的尷尬境地;使學校處於好的老師難招、難幹、難留的囧迫境地。依我之見,僅靠現有《教師法》和"教師節"是不足以形成濃厚尊師重教氛圍的。對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應設立更為有力的榮譽獎勵制度。比如設立教育功勳獎。對從事農村特別是邊遠困難地區的教師,按10年教齡為段,依次可授予銅質、銀質、金質、鑽石質教育貢獻功勳獎,增強教師的榮譽感。

總之,教師強,教育強,民族強。國家強盛的底蘊和動力來源在人才,基礎教育的質量是國家“大廈”的根基。只有大興文化教育,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國家發展、民族強盛,才能形成人才梯隊,才能步入人才培養健康良性循環的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