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秋谈荣威i6 PLUS:市场严峻,“活下来”才有意义。

[资讯-牛车网]

3月29日荣威i6 PLUS在上海上市发布,在公布其售价后官方直接给出直降2万的优惠政策,也就是说新车上市后实际支付价格就降了2万元,对于10万区间的车型来说,这2万元的意义非常明显。在发布会后牛车网受邀参与了上汽乘用车各位领导的采访环节,我们来看一看荣威i6 PLUS是否要用价格战和竞品拼个“你死我活”呢?

王晓秋谈荣威i6 PLUS:市场严峻,“活下来”才有意义。

采访地点:

上海汽车会展中心

受访领导:

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 王晓秋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 俞经民

上汽集团乘用车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张觉慧

王晓秋谈荣威i6 PLUS:市场严峻,“活下来”才有意义。

图: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 王晓秋

#提问:今年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大环境仍然不太乐观,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推出全新荣威i6 PLUS?刚才公布了全新荣威i6 PLUS的价格,这个上市价格直接降价2万是何原因?

王晓秋:今天的汽车市场已经非常严峻了,我们要先“活下来”,“活下来”永远是第一条。今天全新荣威i6 PLUS直降两万,我们对这款车的销量预期还是比较好的。现在这个市场,“活下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中国品牌销量从去年上半年就开始下降,大家也参加了很多发布会,很多车企都顶不住了,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够始终站在这里,任何时候“活着”都更有意义。

“活下去”是整个汽车行业都在面临的问题,不论是合资品牌还是中国品牌,整个中国市场竞争,大家也可以看到,非常激烈,拼的还是竞争力,合资品牌跟中国品牌各有优势。合资企业的优势是在全球平台的基础上,开发相对简单,但他们的决策链更长、效率更低。

而中国汽车工业正走在新四化的道路上,特别是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已经发展得比较好了。中国一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将近800万人,至少400万理工科,我们选最好的人才,里面挑20%,就是80万人才。但再看欧洲,德国不到一亿人口,一年毕业的只有几十万工,远远不如中国,人才数量上我们就占优势,我们要搞智能网联、软件驱动硬件,全世界除了美国走在最前端,我们也占了不少位置。我们每年培养的大量人才会让中国经济更具有竞争力,为市场做出巨大贡献。十年以后,中国最少有一两家本土汽车企业做到全球化,那时候我们就不再讲“本土企业”了,我们完全在一个平台、一个跑道上竞争,因为国际化谁也阻挡不了。我们目前不断在海外试水,也是要验证技术能力、产业链延伸能力够不够。汽车产业原来是硬件制造为主,如果变成软件驱动,全世界只有中国、美国和整个欧洲有这么多人力资源支持。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路线已经说明了人才竞争这条路线,软件驱动硬件的行业中国会很有优势。

王晓秋谈荣威i6 PLUS:市场严峻,“活下来”才有意义。

图: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 俞经民

#提问:接下来2019年荣威品牌有什么样的市场预期?

俞经民:我们一定要实现增长,但增长是在产品力、渠道力两方面形成双马达的情况下才会实现的。PLUS精神是给用户带来“大”、“赞”、“6”全方面的体验,每一个方面都经得起大家的盘。我们刚刚介绍了六个方面,其实由于时间有限,不如在自己团队内部沟通的时候讲的那么精细,因为可以盘的地方实在太多,比如颜值是不是比朗逸PLUS更高?功能是不是更实用?舒适度、动力感、智能互联相融合,可以升级的最强语音和最强地图,还有智能化安全、融合式的AliOS、最强动力、最低油耗等等,希望给到用户的是最好的品质。同时,现在市场变了,但幸好我们掌门人早有准备,把A+B-的品质做到这样的价格。看大片我们都知道,震撼正片的背后还有彩蛋,荣威i6 PLUS转身还有两万块。关于渠道力,刚刚我们的经销商投资人发消息讲:“今天没到场,在看视频直播,越看越激动,看到两万块,眼泪流下来,很上乘。”我们的渠道不仅是深入,而且要产品到位,服务到位,要实现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的转变。上乘人不仅是在上乘工作的,更是要创造上乘产品的。荣威MARVEL X品牌向上,但我们最值得骄傲的是媒体老师们买的比例是很高的,因为你们最懂车,对荣威这个品牌是真爱。

王晓秋谈荣威i6 PLUS:市场严峻,“活下来”才有意义。

图:上汽集团乘用车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张觉慧

#提问:荣威i6 PLUS一直被称为朗逸的升级版是为什么?

张觉慧:我曾经是上汽大众技术中心的中方总经理,在上海大众,现在叫上汽大众干了二十年。最初,为了能让中国人自主开发新车型,我们跟德国人协商了很长时间,最终成功拿到了朗逸的开发权,那就是第一代朗逸。在完成第一代朗逸开发后,我才来到了自主品牌——上汽乘用车。

我在大众的时候,了解到了大众MQB平台,那时候MQB平台还没有量产新车,德国人就跟我们探讨MQB架构的需求、技术的输入,借此我也理解了MQB平台。我做了一辈子的汽车,当时在大众做汽车研发就做了二十年,我产生了一个自己的汽车梦,讲大一点则是中国人的汽车梦,那就是我要独立开发出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平台,并且还要在自己的平台上打造出我们自己的产品。更重要的是,我还要做技术高端的、领先的、先进的产品,这是我身为一名技术人员的职业病,就是喜欢追求最前沿、最尖端技术。荣威i6就是我们平台化开发出的第一个产品,是我们依托全新A架构打造出来的第一款车。这个A架构的开发,我们参照了大众MQB的理念,刚才蔡总介绍产品全新荣威i6 PLUS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升,那就是品质的提升。两年前,荣威i6面世,我们以为已经成功打造出一款新车型,但推到市场后,通过市场的反馈以及用户长期的使用,我们发觉一些小问题。所以,这次我们在全新荣威i6 PLUS上做了很多改进,欢迎各位媒体朋友有机会来试驾亲自体验,到时候你就会感觉到新车在品质上实现了大幅提升。比如,我们在整车的刚度、局部的刚度都做了大量的修正,实现了一种气质性的、内在的提升。

王晓秋谈荣威i6 PLUS:市场严峻,“活下来”才有意义。

我在大众干了二十年,也正因为这二十年的工作经历,使我对德国制造、德国品质有很深刻的了解,而且这种理解已经是深入骨髓的,同时德国人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现在你让我做一个达不到德国品质标准的产品,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当一个产品达到了你对它的要求,再往上升级是很难的。就像我们过上了比较优越的生活后,再让你回去过穷苦日子,你会觉得很难。因为,优越的生活过起来比较容易,而且也是你追求的东西。在全新荣威i6 PLUS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延用了德国的品质,全新荣威i6 PLUS和朗逸比品质,绝对没有大的差距,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德国品质。刚才有朋友讲,全新荣威i6 PLUS的车身尺寸、定位都是A+级,这是因为我当时就觉得,我是自主品牌跟合资品牌比,车就是要大一号,所以现在我们全新荣威i6 PLUS的尺寸,基本上远远超过朗逸,已经接近帕萨特,但我们的定位还是做成“朗逸的升级版”。对我来说,我做了第一代朗逸,做第二代新车型的时候,肯定就会让新车型基于原来的经验基础,实现超越原来的水准。不论是在产品开发上,还是理念、标准、品质要求上,全新荣威i6 PLUS都会实现很大程度的超越。也只有在这个追求下,我们才能为中国用户提供更价廉物美的产品。

总结:

荣威i6 PLUS的售价区间足以为它带来多位竞争对手,而优惠完不到7万元的门槛势必会对此价格的自主市场产生很大冲击,以目前了得情况来看,荣威i6 PLUS的性价比显得格外不俗,尤其是面对吉利帝豪GL这样的对手。而新车把对手定位合资品牌的朗逸,这还是非常吸引眼球的,毕竟与“常青树”竞争是十分考验产品综合实力的。大众这个品牌在中国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在不少人心中就是20万元以下最具高级感的品牌,而荣威官方用i6 PLUS所打的是高性价比的一手牌,且在智能化和价格方面更为有优势。在如何满足消费者诉求方面,上汽荣威一直有自己的见解,旗下产品也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或许就像晓秋总说的那样,“活下来”永远是第一条,“活着”更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