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上午漲逾2%衝擊3200點,A股能否上演周線級別反彈

4月首個交易日,三大股指集體高開。

開盤1分鐘,上證綜指報3122.22點,重上3100點!

開盤10分鐘內,上證綜指創反彈新高!

深證成指重新站上10000點關口,創去年6月以來新高!

截至午間收盤,三大股指集體大漲,上證綜指收於3161.49點,上漲2.29%;深成指收於10217.06點,上漲3.13%;創業板收於1751.03點,上漲3.39%。

沪指上午涨逾2%冲击3200点,A股能否上演周线级别反弹

市場人氣進一步回升,兩市成交額6500億元,大幅放量。北上資金半日淨流入近60億元。

沪指上午涨逾2%冲击3200点,A股能否上演周线级别反弹

盤面上,行業板塊全線上漲,兩市無一板塊下跌,題材股表現強勢。

漲幅榜上,區塊鏈、牧漁、船舶製造、有色金屬、燃料電池、傢俱製造、核電核能板塊漲幅居前。

區塊鏈概念掀漲停潮,晨鑫科技(002447)、中元股份(300018)、匯金科技(300561)、海聯金匯(002537)等逾20股漲停。

燃料電池板塊活躍,凱恩股份(002012)、京城股份(600860)、美錦能源(000723)等多股漲停。

軍工股表現活躍,行業指數創階段新高。中船科技(600072)、鈞達股份(002865)、航天晨光(600501)、中國應急(300527)、中國重工(601989)等多股漲停。

核電板塊午盤強勢拉昇,沃爾核材(002130)、合金投資(000633)、蘭石重裝(603169)盤中快速漲停。

A股有望上演周線級別反彈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利好因素疊加,將帶動A股開啟新一輪反彈。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週末公佈的PMI數據用“三高”印證了對經濟短期企穩的樂觀預期:同比高於往年、高於預期、環比高於季節性波動。PMI超預期,反映了我國經濟動能恢復較好,有利於全球經濟的企穩,也有利於改善市場對全球經濟企穩的預期。此次中國PMI數據有望帶動全球資產價格的一波上行。

同時,國泰君安證券通過覆盤大盤在2014-2015年牛市的走勢發現,上證指數在第一波上漲結束後盤整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再次創出新高,走出主升浪行情。目前權益市場調整時間也接近一個月,本次調整幅度不大主要是和外資不斷入場購買藍籌股有關,指數向下已經有一定支撐。

隨著經濟數據的發佈,市場對於基本面的預期風險將快速釋放,同時進入上行軌道。從參與者結構來看,4月的上漲節奏將由外資和機構主導,個人和遊資助力,上漲級別有望由日線演繹為周線級別。從風格來看,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價值股和成長股都會有機會,但風格會有分化,關鍵是要找準定價主體,以及如何根據定價主體選擇對應的板塊邏輯。未來定價主體主要是外資和本土機構,純概念股行情將退卻,利潤是定價核心。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表示,A股主邏輯仍是“金融供給側慢牛”, 震盪期提供配置機會。“金融供改”旨在讓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作用,打通新經濟信用擴張渠道。近期高層講話進一步加強信號,看好慢牛持續性。短期面臨實體亮相、監管修正、海外波動,“慢牛中的震盪期”提供配置機會。

他分析稱,工業企業利潤數據與PMI結構亮點可循,表明實體經濟逐步映射政策轉向,從“實體供改”向 “金融供改”的新階段邁進。金融供給側慢牛配置思路傾向新經濟寬信用體系中受益的民企以及受益於上游價格擠壓減弱利潤再分配的中游製造和下游消費。另外,預計4-5月A股將再度迎來外資流入小高峰。

還有私募人士指出,儘管上週市場出現較大震盪,但兩融規模整體仍保持增長態勢。截至3月29日,兩市融資融券餘額為9222.47億元,其中融資餘額9132.37億元,融券餘額90.10億元。上週五市場強勢上行,兩市融資買入額為842.79億元,為當週最高。

沪指上午涨逾2%冲击3200点,A股能否上演周线级别反弹

今年以來融資融券規模變化

週期消費搭臺 成長唱戲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後續主線可以簡單概括為“週期消費搭臺,成長唱戲”。

1、週期板塊。雖然短期宏觀層面尚不能看到數據體現,但中觀層面早週期領域的積極變化已經發生,穩增長預期疊加低估值因素,週期板塊將有明顯表現。

2、消費板塊。外資流入趨勢再度確立,疊加地產後週期復甦,消費股配置行情再度到來。

3、科技成長板塊。伴隨基本面和業績悲觀預期釋放,市場繼續修復、風險偏好有望進一步提升,受益科技創新政策紅利以及科創板輻射,科技成長概念主題如人工智能、氫能源等將迎來表現機會。

戴康認為,整體上戰略看多成長+券商,具體可沿以下幾點尋找機會:

1、短期經濟與盈利驗證期,“去偽求真”推薦景氣度有支撐、4月1日減稅傾斜受益的製造業如軍工、工程機械、重卡;

2、戰略配置“金融供改供需兩端”,需求端新經濟科創成長電子(半導體、消費電子)、計算機(軟件),供給端券商。主題關注科創板映射(半導體、機器人)、養老服務。

拔萃資本表示,上週五的大漲緩和了回調的風險,特別是對於創業板來說,週五的大陽線扭轉了近兩個星期下行的走勢。大盤這次超預期的大漲很有可能會突破前高,但是在缺乏成交量的情況下也很難出現逼空行情,區間震盪依舊會是主旋律。在上週五權重搭臺後,題材股預計會出現一輪反彈,但是在新題材出現以前,只能當做反彈看待。

弘尚資產表示,短期市場風險偏好回升,賺錢效應好轉,且支撐市場走勢企穩的因素並未消退,如貨幣政策持續寬鬆等。隨著A股市場國際化、制度化、市場化建設不斷推進,科創板各項制度改革推出,市場整體人氣及賺錢效應仍將持續改善,場外資金入場仍在持續。繼續聚焦未來可能受益於宏觀政策放鬆,領先於經濟基本面回暖的早週期板塊(如金融等),以及受益於產業扶持政策持續加碼的新基建板塊(新型基礎設施包括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TMT板塊)。

弘毅遠方首席經濟學家杜彬表示,上週五的市場是在大藍籌帶領下的上漲,預計非銀和銀行板塊在後續還將繼續有表現,北向資金青睞的白馬股也會有機會,科技類的板塊預計在大盤迴升中也值得關注。目前是年報和一季報的業績期,特別是一季報,將會繼續主導個股的行情。

某私募基金經理表示,雖然上週一北向資金淨流出超百億元,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動盪,但A股低開高走,表現強勢。事實上,A股本身和全球其他市場的相關性並不高。此外,地產數據的回暖、龍頭企業的業績高增也提振了市場信心。目前以高倉位調結構為主,選股上依舊基於中長期視角展開,相關個股表現並不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