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北伐結束後,國民黨各方的勢力情況


1926年7月9日,蔣介石在廣東發表北伐宣言,至此北伐正式開始。

1926年10月10日,北伐軍攻克武漢。

1927年3月24日,北伐軍攻克南京。

1927年3月27日,北伐軍攻克上海,至此第一階段北伐完成。

第一階段的北伐結束,國民黨的每一位人都喊著“繼承總理遺志,繼續揮軍北伐”,但是無論是南京的蔣介石,還是武漢的汪精衛,都僅僅只是口頭上的叫喚,沒有進行實質的北伐。

國民黨在北伐之後,主要形成了五大勢力集團和一些小股力量的地方勢力。五大勢力中,最強大的就是擁有江浙滬的蔣介石集團,其次是擁有兩湖的汪精衛、唐生智集團,然後是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集團,以及北方的馮玉祥集團和山西閻錫山集團。這五大集團的衝突,將是國民黨新軍閥戰爭的主題,而附帶的廣東李濟深、江西朱培德、湖南程潛和粵軍張發奎等,則是這場戰爭的配角。下面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五大勢力集團。

一、蔣介石集團:

控制區域:江蘇、浙江、福建、上海、南京及安徽一部。

擁有軍隊:15萬左右,主要由北伐第一軍擴充而來。

經濟實力:江浙買辦集團做後盾,財源豐厚,每年可入兩億元。

政治優勢:控制南京,當年孫中山指定首都,擁有胡漢民、張靜江等委員。

代表人物:蔣介石、何應欽、胡漢民、孔祥熙、宋子文等等。

綜合實力:政治80分,軍事60分,經濟100分,綜合實力85分。

二、汪精衛、唐生智集團:

控制區域: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一部。

擁有軍隊:20多萬,主要由北伐的第二軍(譚延闓)、第三軍(朱培德)、第六軍(程潛)、第四軍(張發奎)、第八軍(唐生智)發展而來,內部派系林立。

經濟實力:物資困難,物價飛漲,每年收入5000萬左右;

政治優勢:武漢曾經是國民黨中央所在地,汪精衛、譚延闓等人黨內地位比較高。

主要人員:汪精衛、譚延闓、唐生智、張發奎等

綜合實力:政治85分,軍事80分,經濟50分。綜合75分。

三、李宗仁、白崇禧集團:

控制區域:廣西、廣東、安徽一部

擁有軍隊:不足十萬人,主要由北伐第七軍發展而來,還有廣東李濟深的部隊,人數不多,但是戰鬥力強。

經濟實力:自身經濟比較弱,主要依附於蔣介石集團。

政治優勢:李宗仁,白崇禧屬於黨派的晚輩,自身黨派基礎比較弱,唯有李濟深黨內資歷比較深。

主要人員:;李宗仁、李濟深、白崇禧、黃紹竑。

綜合實力:政治60分,軍事70分,經濟40分,綜合60分。

四、馮玉祥集團:

控制區域:陝西、河南、河北一部等;

擁有軍隊:20多萬,主要為西路軍發展及收編軍閥吳佩孚殘部;

經濟實力:陝西、河南都是不發達的區域,基本是過苦日子。

政治優勢:馮玉祥加入國民黨時間短,再加上原先為軍閥,政治基礎很差。

主要人員:馮玉祥及其部將韓復榘、石友三等。

綜合實力:政治40分,軍事65分,經濟50分,綜合55分。

五、閻錫山集團:

控制區域:山西、河北一部。

擁有軍隊:10萬左右,主要為山西部隊,內部矛盾比較小。

經濟實力:晉商發展比較好,自給自足,還有一些富餘。

政治優勢:和馮玉祥一樣,沒有政治基礎。

主要人員:閻錫山、傅作義等

綜合實力:政治40分,軍事55分,經濟80分,綜合60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