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給孩子買保險又怕有貓膩?一份專業買保險攻略奉上

如今,80後90後對保險的認知已經不同於他們的父輩了,它再也不是充滿陷阱又帶傳銷標籤的舶來騙局,而無知萌芽期過後必然迎來保險業的高速增長期。大家有沒有發現,“保險”已經成為很多親子聚會里必不可少的話題。

大家已經都有這個意識了,那麼如何為孩子選購保險呢?我總結了一些淺見供大家參考,以免踩雷。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保險的本質是通過合同約定來保全財富,僅此而已。它不能帶來健康,也不能減少任何風險發生的幾率。它只能在未來慢慢長河中有限地保存你的財富,並且這種保全服務是有償的。

想給孩子買保險又怕有貓膩?一份專業買保險攻略奉上

如果有了這層共識,至少我們可以不用被道德和監護人義務所綁架。因為以孩子為“保險標的”的投保行為,其實和孩子無關。他們既不是付出方,也很難在短期內受益,你的投保行為只能為家庭財富的保全而服務。

保險業內有句話:“孩子大人,先保大人。”除去兩個極端——超高淨值人群和特困的低保貧困人群,對於絕大多數的家庭而言,家庭主要收入來源是大人,風險發生概率大的也是大人,這就是為什麼大人應該先於小孩投保的理性原因。

受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影響,很多家庭的第一份保單都是少兒重疾險,這樣的情況在保險業成熟的地區其實並不多見的。

想給孩子買保險又怕有貓膩?一份專業買保險攻略奉上

回到咱們的主題,先保大人再保孩子,那麼要給孩子買保險,應該如何選擇呢?

劃重點!先買社保!孩子出生後就應儘快去社區辦理社保。很簡單,帶上出生證、戶口本、身份證到社區填的社保事務點(各個地區手續可能不同)寫相應表格,然後再到社保局網站線上申請,再去銀行繳費,就可以坐等啦。

有些商業醫療保險的費用規定,已有社保的保費會比沒有社保的保費便宜許多,所以在給孩子配置商業保險之前,記得一定要先去上社保。

想給孩子買保險又怕有貓膩?一份專業買保險攻略奉上

下面我就從意外險,定期壽險,重大疾病險,醫療險,年金險這幾個險種來分別說說自己的觀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意外險、定期壽險

意外險和定期壽險都是以生命為標的物的,我自己會把它理解為身價保全,即生命離開我們時,補償給家人的現金金額。意外險更強調風險發生原因必須是非主觀意願(這就排除了疾病致死);而定期壽險更強調在約定的保障期內發生身故。由於概率低,這兩個險種都是低保費、高槓杆的產品,可以組合配置。

理性地講,這確實是家庭最基礎的險種,發生概率低使得它的保費很低、保額很高,發生時破壞力大又使得它的配置非常有必要。

所以,少兒意外險是必保險種。和成人相比,少兒意外發生率也較高,比如摔傷、被利器割傷、貓抓狗咬、校車事故、開水燙傷等等,都是屬於意外險理賠範疇。

想給孩子買保險又怕有貓膩?一份專業買保險攻略奉上

我個人不太建議配置少兒定期壽險,至少優先級會在靠後。原因是,少兒身故對於家庭的精神層面的摧殘很大,但並不會給家庭帶來經濟方面的重創,也因此保險金賠償的治癒能力有限。所以,為家庭裡的收入主要來源者配置成人意外險和定期壽險是必配的。

重大疾病險

重大疾病險是少兒保險的主要險種。

我也聽過一些資深保險從業者把它稱作“提前的壽險”,那也許是因為二類重症對於每個患者來說確實是很難過去的一道坎。但現在隨著醫學發展速度的提高,以及保險條款對輕症保障範圍的增加,重疾險的功用已經更偏向於愈後生存期的收入保全,而不再只是對壽險的衍生。

想給孩子買保險又怕有貓膩?一份專業買保險攻略奉上

需要注意的是,重疾險是給付型,即得到醫學確認後一次性兌現,並不是對醫療費用的報銷,因此它的履約金額幾乎是固定的。

如此來看,在選擇重大疾病險時,比費率更需要考量的是保障年限,輕症覆蓋範圍,給付便利程度。在未來,我們孩子的預期壽命一定會比我們長得多,疾病的範圍也會大得多,而在理賠友好程度上,大公司的產品會更具優勢。

醫療險

其實社保範疇裡的醫保也有少兒部分,城鎮少兒醫保的保障範圍也算廣,缺點是保障金額不足,私立醫院和醫保外用藥不在保障範圍。

少兒商業醫療險費比成人低,也算性價比很高的產品。但大部分人對商業醫療險的要求不止是醫療支出的補償,而是提前獲取稀缺醫療資源,因此近年來高端醫療險賣得很好。快速預約、專家號不排隊、涉外醫院、高端病房......這些附帶的“福利”令每一個陪過孩子看病的家長看到這些廣告詞都會很動心。

高端醫療險,除了貴,沒毛病。選擇時需要看指定醫院範圍,最好向有預約就診經驗的人諮詢體驗感受(網上也可查詢)。

高端醫療險對預算和健康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有些品牌不允許單獨投保少兒高端醫療產品,必須和成人一起買。而且與其他險種不同,醫療險的保費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遞增,因此必須要考慮好後期的支付能力。

想給孩子買保險又怕有貓膩?一份專業買保險攻略奉上

年金險

年金險(包括教育金)也是少兒險中經常被問及的險種,你可以把它看作強制儲蓄。

我以前很排斥強制儲蓄,直到後來我才發現,沒有強制根本儲蓄不了。年金險需要長期才能產生高複利,有些年金產品在65歲以後才能產生高倍數的生存金,因此我個人不建議少兒選擇年金(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想給孩子買保險又怕有貓膩?一份專業買保險攻略奉上

插一句,年金險的中長期複利和貨幣式基金差不多,肯定大大高於銀行儲蓄。但對於有更多投資渠道的人來說,年金由於其流動性缺陷並不具有特別大的吸引力。

我自己買了年金,也把它看作是對健康的投資,會把每年的年金和分紅用於健身,旅行等,要讓自己活得更久才能真正發揮時間複利的作用。

總結一下

1、如果你是一個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者,應該先給自己投保。

2、投保順序建議為:主要經濟支柱>次要經濟支柱>孩子>老人

3、如果想要給孩子投保,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是個相對周全的保障。

4、高端醫療考驗家庭經濟的承受能力,年金險主要看你自己的投資水平,這兩個可以看自己家的情況來決定。

5、關於購買渠道,國家對保險公司監管還是很嚴格的,其實大公司小公司不是關鍵,只要是正規公司都可以的,主要還是看性價比和服務吧。

另外現在比較流行去香港買保險。如果本身就有在海外建立賬戶計劃的,在香港買比較方便。因為香港保險的購買和理賠都是用美元計算和交易的,將來發生出險時,保險金轉回國內可能會受到外匯管制的限制。

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以後,有的自發地想到了買保險這件事,有的是在身邊朋友或者保險業務員的推薦下想要給孩子買保險,面對林林總總的保險介紹,你可能需要分門別類地理清一些概念,今天的文章就是想起到這個作用。

雖然無法向您推薦某家保險公司的某個保險產品的具體名稱,但是希望我分享的關於保險的認知能對你選擇保險有所啟發。

文丨Grace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