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危險?或許高等級文明看待我們,真猶如我們看待螞蟻一樣

加拿大天文科學家發現了來自15億光年太空深處的神秘無線電訊號。有些科學家推測這些信號由黑洞或中子星碰撞造成,但是,與以往任何發現不同的是,由於這些訊號不斷重複爆發傳送,也有一些科學家相信,這些信號很有可能是外星智慧的跡象,是由外星人發出的。

外星人危險?或許高等級文明看待我們,真猶如我們看待螞蟻一樣

有人說,這一神秘信號的能量,大概相當於將太陽在幾十年到上萬年裡釋放的能量,在幾毫秒內集中釋放。這樣的量級,已經超出人類的想象力極限了。如果它真由外星文明發出,其文明層次同樣高到了無法為人類思維所理解的程度。

外星人危險?或許高等級文明看待我們,真猶如我們看待螞蟻一樣

據說,霍金曾發出警告,希望世界上能夠監聽到宇宙信號的射電望遠鏡不要回答任何可疑訊號。在不明白對方意圖的情況下,不要暴露人類文明的存在,以免給人類帶來危險。

外星人危險?或許高等級文明看待我們,真猶如我們看待螞蟻一樣

實話說,對於這位愛因斯坦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的這番警告,我一直覺得很訝異,甚至懷疑是否出於他的本意,畢竟,身患重疾、只能通過眼球轉動來“說話”的他,要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因為,從常理揣測,能夠造訪地球的外星生命,其文明等級比人類不知高出了多少倍。人類造出了厲害的核武器,但至今也不過將人送上了月球而已。而外星生命與我們的距離,至少得以光年計——順便說一句,光速也只是人類發明的概念,也許宇宙中,有一種東西比光跑得更快呢?比如有科學家就假想出了時間蟲洞理論。

外星人危險?或許高等級文明看待我們,真猶如我們看待螞蟻一樣

人類可考的文明史不過區區數千年,但是,就在這幾千年裡,人類從茹毛飲血走到了今天,文明的進化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一千年前的人類,理解不了今天的互聯網;就在幾百年前,人類還為地球究竟是圓的還是方的而爭論不休

那麼,一千年後的人類生活場景,我們能夠理解與想象嗎?同理,以人類的智慧,當然更加難以理解與想象可能比我們久遠得多的外星文明。有人計算過,如果將地球年齡而不是宇宙年齡折算成24小時,人類文明史不過相當於短短數秒鐘。也許,高等級文明看待我們,真猶如我們看待螞蟻一樣。

外星人危險?或許高等級文明看待我們,真猶如我們看待螞蟻一樣

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中國古代的“南柯一夢”。說是有一個叫淳于棼的人,某日帶著幾分醉意在大槐樹下歇涼,不知不覺間睡著了。夢中,淳于棼被兩個使臣邀去,進入一個樹洞。洞內晴天麗日,別有世界,號稱大槐國。在大槐國,淳于棼先後中過狀元、當過附馬,享盡榮華富貴。後來因事被撤掉一切職務,貶為平民,遣送回老家。淳于棼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羞憤難當,大叫一聲,從夢中驚醒。後來,他按夢境尋找大槐國,原來就是大槐樹下的一個螞蟻洞,一群螞蟻正居住在那裡。

外星人危險?或許高等級文明看待我們,真猶如我們看待螞蟻一樣

“南柯一夢”意指人生如夢,富貴權勢虛無縹緲。但是,我覺得在這裡也可以賦予它另外一種解讀,即人類的名山事業、人類的漫長曆史,在高等級文明眼裡,猶如人類眼裡螞蟻的忙忙碌碌一樣。螞蟻無法發現人類世界,因為相對人類來說,它實在是太渺小了。同理,人類之所以至今沒能發現外星人,也是因為人類思維無法理解外星文明。科幻電影裡大腦袋的外星人形象,在我看來嚴重缺乏想象力。外星生命為什麼一定要是人形呢,為什麼一定要和地球生命一樣擁有五官呢?為什麼不可以是別的形態,比如是一束有生命的光?

外星人危險?或許高等級文明看待我們,真猶如我們看待螞蟻一樣

這樣的高等級文明,對地球來說,會是那個惡作劇將螞蟻窩搗毀的熊孩子嗎?我認為這是杞人憂天,有能力抵達地球的外星文明,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因為它實在比我們高級太多,也就是文明太多。我認為宇宙間的任何文明進化都需要遵循一個永恆的定律,那就是愛與公正最終會戰勝邪惡。我不相信,一個高等級的、超出人類經驗之外的文明,會對地球大開殺戒。我們不能以地球人之心,度外星人之腹

外星人危險?或許高等級文明看待我們,真猶如我們看待螞蟻一樣

相反,我認為,外星人會以悲憫的眼光來看待我們,有科學家推測,很可能在太陽系外的某一顆恆星上存在外星人的中繼站,在觀察著太陽系內的一舉一動。或許人類正是它的觀察對象,甚至它已經來到我們身邊,只是不為我們所知而已。

換句話說,那可能正是上帝的視角。

外星人危險?或許高等級文明看待我們,真猶如我們看待螞蟻一樣

我很好奇,如果是這樣,外星人如何看待地球這顆星球上發生的一切?如何看待人類所經歷的戰亂與苦難,如何看待人類21世紀的極權統治?它為什麼不對此作出干預?

外星人危險?或許高等級文明看待我們,真猶如我們看待螞蟻一樣

我相信,外星文明不會是地球文明的毀滅者,而會是地球文明的拯救者,是愛與公正的拯救者。愛與公正最終會戰勝邪惡,地球也不能獨立於這樣的宇宙定律之外,此之謂天道。雖然,天意從來高難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