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常見病—溼疹的中醫外洗治療

嬰幼兒溼疹

所有的家長都知道,新生兒最容易出現的疾病就是新生兒溼疹了,這是新生兒最常見的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現代醫學認為主要和飲食、過敏、室內溫溼度等有關,以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嚴重的會出現糜爛、有滲出物並伴劇烈瘙癢為特徵,常常反覆發作,致使幼兒情緒不寧,哭鬧不止。

嬰幼兒常見病—溼疹的中醫外洗治療

中醫辨證

中醫學將此類疾病歸為奶癬、胎瘡、嬰兒溼瘡、浸淫瘡等。《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記載:“此證初生如疥,瘙癢無時,蔓延不止,搔津黃水,浸淫成片。”《諸病源候論》在“浸淫瘡候”有述:“小兒五臟有熱,燻發皮膚外為風溼所折,溼熱相搏身體。其瘡初出甚小,後有膿汁,浸淫漸大,故謂之浸淫瘡也。”其發病之因,內因母體胎水溼熱,即人們常說的“胎毒”遺留於小兒體內,加上嬰幼兒腸胃功能不完善,造成乳汁內蓄,溼熱鬱蒸。在感受風、熱、溼之邪侵犯機體皮膚從而引起發病。

嬰幼兒常見病—溼疹的中醫外洗治療

因為幼兒年齡過小,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是以外治法來治療為主,除特殊情況,一般不採用口服藥物進行治療。而外治方法中又以中藥的外洗為效果最佳。

溼疹方:蒼耳子、蛇床子、地膚子、蒼朮、苦參、大黃、黃柏、白鮮皮各10g每天1劑,水煎取濾液200mL待涼後備用。操作方法:用紗布浸透藥液,稍擰擠,乾溼適宜,每次溼敷患處10分鐘左右,早中晚各洗1次。

外治溼疹方中蛇床子解毒除溼,蒼耳子祛風止癢,蒼朮散風勝溼,苦參、白鮮皮清熱燥溼,大黃、黃柏清熱解毒除溼,地膚子促溼濁速去而不留滯,各藥合用,共奏解毒除溼之功。

嬰幼兒常見病—溼疹的中醫外洗治療

結束語

幼兒溼疹還與生活環境、室內的溼度、溫度、飲食等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定要從多方面入手,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及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敬請關注《岐伯小醫館》,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