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中國:銷售增速降至個位數 淨利潤腰斬

從杭州起家的綠城中國,2016年曾擠進中國房企銷售榜前十,之後卻被新城控股、陽光城等企業超越,2018年已經掉至第17位。2018年綠城中國實現合同銷售1564億元,僅增長6.9%,排在20強房企銷售額增速末尾;全年淨利潤下滑超50%。雖受到出售附屬公司、計提減值虧損撥備等因素影響,但淨利潤率連年下滑亦是事實。

20強房企中銷售增速最低

不同於其他行業,房地產企業只有在已出售房屋正式交付後,才能將其確認為收入,因此房企2018年年報,反映的應該是2015年、2016年樓市最火爆時期的業績。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百強房企的銷售總額、銷售面積分別同比增長33.2%和32.0%,增長率分別高於全國同期增幅21.0%及30.7%。前十強房企銷售額增長率均值為23.1%,11強至30強房企增長率均值達57.9%,31強~50強房企為40.8%。

但綠城中國近日發佈2018年年報顯示,其總合同銷售金額為1564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僅增長6.9%,未完成年初制定的1600億元銷售目標,較2016年、2017年的58.4%、28.4%的銷售額增速出現明顯回落。克而瑞研究中心稱,這是20強房企中規模增速最低的。

每一輪樓市的火爆與沉寂,都會帶來行業的重新洗牌。在克而瑞的房企排名中,綠城中國2016年銷售金額已突破千億大關,排在中國房企第9位,但之後增長放緩,加上新城控股、陽光城、旭輝等一批“黑馬”出現,綠城中國開始掉隊,由2017年的第11位降至2018年第17位。

關於版目標與爭取目標,考核版目標是1300億元,爭取目標是1700億元。

李駿稱,從拿地到銷售,綠城原來的速度比較慢,但在新的大運營體系管控下,各項週轉指標都會大幅提升。而由於部分城市存在限價,綠城中國在整體財務成本比較低的情況下,沒有斬倉出貨。

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山大學銀行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宇嘉認同綠城的解釋,他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綠城的中高端項目較多,售價高,想拿到預售證不太容易。同時,綠城中國的項目多位於華東市場與一二線城市,這影響了其銷售業績,“華東的房地產市場表現應該是全國最差的,上海、杭州等城市調整幅度很大,讓綠城銷售壓力增大。”李宇嘉說。

年報顯示,2018年,綠城投資項目錄得合同銷售主要分佈於長三角地區,佔比達70.3%,同時還是浙江區域房企銷售榜第一。

李宇嘉認為,近兩年綠城高層動盪,一些元老相繼出走,這不可避免地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有媒體解讀稱,以“白武士”身份入主併成為綠城第一大股東的中交集團,已經逐步掌握了主動權,這讓一些老綠城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個人前景。

淨利潤率連續兩年下滑

綠城中國銷售增速雖然較低,但毛利率等指標有所向好。根據年報,綠城中國2018年取得收入603.03億元,較2017年增長43.7%;毛利率為22.8%,較2017年的19.2%有明顯增長;實現毛利137.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70.3%,年報稱,這主要是物業銷售收入增加較多所致。

不過,股東應占利潤僅為10.03億元,較2017年21.9億元同比下降54.2%。股東應占利潤這一指標大幅下滑,在2018年千億級房企的年報中並不多見。對此,綠城中國解釋稱,主要是由於集團出售附屬公司而帶來的股東應占利潤較2017年減少7.7億元;基於市場環境變化,計提的減值虧損撥備對股東應占利潤的影響較2017年增加6.51億元;以及因人民幣貶值對集團若干外幣借款計提未實現匯兌淨虧損4.88億元。

就物業減值計提虧損,綠城首席財務官馮徵在業績發佈會上稱,2018年共撥備了17.35億元,其中有幾個比較大的,一個在西安買的老項目,原來項目銷售虧損,做了撥備;溫州項目有資金困難,但不代表沒有回收性,後面還有很大機會;青島項目是早期拿的,地價比較高,按照最新的成本和未來售價進行了撥備。他還強調,實際的撥備,會根據未來會的實際情況,在合理的時候進行調整。

李宇嘉稱,綠城的拿地成本一直較高,也吞噬了企業利潤。年報顯示,2018年綠城新增土地項目37個,主要分佈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內的城市,平均樓面地價更是達到了約11398元/平方米。

绿城中国:销售增速降至个位数 净利润腰斩

雖然毛利率有所上升,但從近幾年的數據可以發現,綠城中國的淨利率、歸母淨利率已經連續兩年下滑。受股東應占利潤下滑影響,綠城中國淨利率從2016年的7.67%降至2018年的3.94%,歸母淨利率從2016年的6.62%大幅降至2018年的1.66%。

機構數據顯示,2018年中期行業平均加權淨利率和歸母淨利潤率分別為14.7%和11.6%。對於綠城中國而言,即使是扣除公允價值變動之後,其歸母核心淨利率也不過為約6.29%。

李宇嘉認為,結轉慢是綠城中國淨利率不高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可能是2018年交付的項目沒有趕上樓市最火爆時期賣出,另一方面是建設週期長,成本上升導致利潤下滑。

一些盈利指標雖不太好看,但資金上還算穩健。截至2018年年底,綠城中國銀行存款及現金(包括抵押銀行存款)為482.19億元,比2017年有所增加,為一年內到期借款餘額的2.76倍。同時,受益於央企資信支持,綠城中國2018年總借貸加權平均利息成本為5.4%,與2017年持平。不過,其淨資產負債率為55.3%,比2017年的46.4%有所上升。

3000億的目標能實現嗎?

儘管2018年銷售增速較低,但綠城中國還是制定了未來三年高速增長的目標。其中,2019年銷售額要達到2000億元,2020年要達到2500億元,2021年要達到3000億元。三年時間幾近翻番,要求今後每年的銷售增速都不得低於20%。李駿稱,今年考核版的目標是1800億元,爭取版是2000億元,有信心在2019年站到2000億元的平臺上。

在貨源上,2019年,綠城集團預計整體可售貨源約1495萬平方米,可售金額約2909億元。其中,2019綠城集團有117個投資項目在售,預計可售貨源約為812萬平方米,可售金額約2029億元。

綠城中國高層認為,2019年在因城施策的樓市調控原則下,原先表現不太好的項目會有些進步,銷售增幅可能會明顯體現出來。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從綠城近兩年的去化率和代建項目發展來看,完成這一銷售目標問題不大。年報顯示,綠城2018年投資項目整體去化率為68%,代建項目收入佔整體銷售收入的35%,且增長穩定。

但李宇嘉分析,政策環境的影響因素不可小覷,綠城中國想在今年跨入2000億元的門檻,還是存在一些困難。至於2021年實現3000億元的目標,他稱,未來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這一目標難以評估。

不過,中交集團進入管理層後,綠城的投資與管理方式正在發生變化,綠城透露,現在他們是手握資金等待項目,“在員工原薪酬激勵體系的基礎上,新增項目跟投、股份激勵等中長期激勵舉措機制的落地,將提升綠城的拿地投資能力。”

绿城中国:销售增速降至个位数 净利润腰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