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受毒品之害的?

在中國悠久璀璨的文明史上,毒品一直在困擾著人民,與之帶來不可估量估量的災難,時至今天毒品也是重大的社會問題。近日,“陳羽凡吸毒被抓”,北京石景山警方通過官方微博發佈了,43歲的陳某吸毒被抓,並寫道“毒品,讓最美凋零”。

古代人是如何受毒品之害的?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在小亞細亞及地中海東部山區發現了野生罌粟,青銅時代後期(約公元前1500年)傳入埃及, 中國人接觸毒品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先秦時期,被視為仙丹一類的“不老藥”,後有唐朝記載由阿拉伯商人朝貢獻給中國皇帝,罌粟與鴉片被中國醫學家日益認識只作為治病救人止痛的一中藥材來食用,宋朝只是將罌粟製品視為保健品來食用,早期宋人將罌粟做成餅或粥來吞食,到了大明朝國力強盛但宮廷腐敗,鴉片成為了至尚的消遣,大明萬曆皇帝明神宗就是每日吸食鴉片追求醉生夢死,常年不理朝政,鴉片從宮廷傳到社會,蔓延全國。

古代人是如何受毒品之害的?


當然普通的老百姓事消費不起,因為當時的鴉片堪比黃金,主要的吸食者就是權勢貴族和一些有錢人士,可以說明代是毒品正式腐蝕中華民族的開始。在清朝,人們稱鴉片為中烏香之毒,由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確立向中國傾銷鴉片的政策,也將鴉片吸食之法傳到了中國” 吸食毒品大範圍流行範圍也擴大,其使用方式是放在特製煙槍上吸食,當時鴉片問題漸漸的也成為政治性問題,道光十八年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粵查辦禁菸。

古代人是如何受毒品之害的?


道光十九年民族英雄林則徐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燬。銷燬鴉片兩萬多箱,約237萬餘斤,共歷時23天,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虎門銷煙,禁菸運動的勝利,沉重打擊了西方殖民者借鴉片貿易牟取不義之財的罪惡行徑,維護了民族的尊嚴。

古代人是如何受毒品之害的?


在中國近代史民國時期,各地軍閥為擴大地盤,縱容並鼓勵種植罌粟,以致田土荒蕪,煙管開的遍地都是,與之帶來的就是民不聊生的黑暗社會。新中國成立後,中央在全國開展了禁毒運動,嚴厲懲辦制販毒品活動基本禁絕了毒品。隨著改革開放至今境外毒品不斷湧向中國,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領導全國人民同毒品違法犯罪進行堅決的鬥爭,但願人們能夠遠離毒品,不要錯上加錯。

古代人是如何受毒品之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