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向世界霸气发话:不惧权威,尊重市场,企业就不会很差

3月27日,主题为“改革促进共融,合作实现共赢”的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举行。数位重磅嘉宾共同探讨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使各类资本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真正发挥各自优势,以“混”促“融”、以“混”促“赢”?董明珠出席在论坛上并对此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讲话……

董明珠向世界霸气发话:不惧权威,尊重市场,企业就不会很差

优秀的企业是在市场上打拼出来的

在2002年的时候,我们完全是一个国有控股的企业,但又完全是一个充分市场竞争的企业,我们以市场为导向经营。所以现在让我选择,我一个都没有选,单个的选项跟我没有关系。我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只想着怎样努力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企业。

我们的经营班子,没有受到国有企业有的困扰,也没有受到民营企业有的便利。当时我们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民营企业可以进行各种不择手段的行为。甚至说得不好听的,那个时候还比较流行民营企业“政企不分”。实际上不是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是民营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占有了绝对的优势。而国企民企的优势我都不占,我们就是在市场上打拼出来的。格力电器走到了今天,我很自豪,去年我们企业营收达到了2000亿元,这就是市场化带来的活力。

不惧权威,尊重市场,企业就不会很差

我觉得企业的文化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文化是什么呢?第一我认为是诚信,其实诚信的涵盖面非常广。大家可能在讲国企“难做”,有“公公”“婆婆”管着。

但其实只要企业的领导不惧权威,尊重市场,企业就不会很差。民企条件比国企更优厚,政府出钱扶持民企,民企本身就带有这个“光环”。

不是所有,但确实有很多民企在政商勾结上出了很多问题,否则国家不会提出“反腐倡廉”。现在抓的都是国企、政府官员,民企行贿都没有怎么抓,真正地把这点公平了,这个社会就和谐了,优秀的企业是靠实力竞争的。

国企或民企背景不能决定企业的好坏

我更愿意把当下国企混改这个工作,看成怎么样推动国企市场化。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无论企业背景怎么样,都能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那国企混改就有成果了。

国企控股,看世界上的舆论、西方的舆论,为什么大家都认为中国的国企就是“独裁”的,资源被它所独占、支配?其实并不是如此,很多人对它的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并不认为国企或民企这样一个背景就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好坏。你看每天有多少企业关门倒闭?难道都是国企吗?不是,是民企。但是我们国企,是不是就都能做好呢?也不是。

所以我的亲身体会就是,制度建设是最重要的,第二个是人才梯队建设。这个人才梯队,刚才讲的德国的模式我是非常认同的。战略性的东西、远景规划,一定要反复去验证是否合理可行,执行人非常重要。我们有时候有些东西推不动,往往是因为执行力不够,一个好的企业,除了战略定位要好,更重要的是执行力要到位。

国企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我们现在坐在这里讨论国企混改,就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回头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我们取得了无数成绩。但就是因为取得了成绩,我们才能看到我们的短板。

国家希望通过混改让国企更加市场化。我觉得要想实现市场化,在混改的同时,还要加快法治化的速度,完善法治。只有这样一个公平的环境,才能改变过去的背书与法律观念。企业就是企业法。那么,人才的选拔就不是行政命令了,也是市场化的。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不是让别人来选股东就是混改了。我们的国有企业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国外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并不完全理解,一讲到国有,就觉得好像这就是政府的,政府的就一股独大,想怎样就怎样,民营企业就受欺负,其实这是外国对中国的不了解。

过去我们很多民营企业是占有优势的,我还是坚持这一点。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今天国企混改也不是因为民营企业吃了亏,不是这个概念。要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我觉得就是依靠法治化、市场化,人才结构更加科学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