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壶,这些你要了解(二)

养壶,这些你要了解(二)

如何养壶?

1.择壶——含泥量高、含砂量低的紫砂壶是养不出来的。

2.查残——有残缺的壸养得再好,终究也是残品。

3.除土——新壶初用前,先用水洗去内外尘灰、泥屑,然后置冷水中小火煮沸,沸后不久熄火,稍凉后再煮沸,如此再三,土味尽去。

4.外养—每次泡茶后必把茶叶掏空,用热水把茶壶冲洗干净,擦拭后晾干。

5.内修——壶不事二茶。尽管古文献中未见古人一把壶只泡一种茶的表述,也有论者认为紫砂壶对更换茶叶后的香味影响不大。但今天绿茶,明天红茶,后天黑茶,相互混杂,壶养出来也品性不佳。

6.适茶——紫砂壶大致有高、矮两类,高壶宣泡发酵茶,发酵茶不避深闷;矮壸宣泡不发酵茶,不发酵茶不宜深闷。

7.择水——泡茶的水最好用山泉水或矿泉水。

8.平心——急性子养不出好壶。心平气和,顺其自然,养到千度以上烧成的壶没了火气它的色泽才会漂亮。

9.兔磕——轻拿轻放,若不慎磕破一角,遗憾至极。

10.忌油——茶壶要放在没有油烟的地方,最忌汗渍油污之手摩挲把玩,“若膩滓烂斑,油光斯乐,是日”和尚光,最为贱相”

11.裸存——如果壶暂时不用,应将壶身内外擦干爽,不积湿气,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切忌将湿壶包裹密封。湿气封闭易生霉斑。

12清霉——因疏忽未及时将茶渣倾出,茶壶又长期不用就会发生霉变,产生异味。可注满沸水晃数下倾出,即没入凉水,反复几次,霉味即无。“壶宿杂气,满贮沸汤,倾即没冷水中,亦急出水泻之,元气复矣。

养壶,这些你要了解(二)

“养壶三不”是什么意思?

一把好壶从开始泡第一泡茶的时候就开始和拥有者结缘了。养壶者各有心得,基本原则为:

1.不急——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不要在养壶的过程中品茶

2.不吝——茶叶的等级要高,越是精品壸越要用上等茶叶,用山泉水或矿泉水

3.不躁——泡茶的程序要对:用沸水浇壶身外壁,谓之“润壶”;用湿毛巾擦拭壶身谓之“褒壶”;多壶轮番使用,谓之“歇壸”;异荼异壸,谓之“祀壶”

“褒壶”的擦与刷要适度。壶表淋到茶汁后,用软毛小刷刷去,用沸水冲净,再用清洁的茶巾稍加擦试即可,不应反复推搓。洗刷时不要使用清洗剂,以免“色浆”破坏。勿让壶沽油烟,否则结构不通透,难浸茶汁。

养壶,这些你要了解(二)

养壶有什么特别注意事项?

1.紫砂壶的烧成温度多在1000℃以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难以存身。新壶到手,用水煮并不是消毒,目的是适水和清洁。只要清洗一下壶的内外,把烧制时留下的石英砂洗掉,再用开水注入壶中,再倒出,再注入,清洗几次,无土腥味后即可沏茶。

2.紫砂壸吸附性较高,直接用手擦抹壶体,手上的汗汁油汁会结痂于壶表,渗入于壶体。沏茶后壶体温度較高,宜用湿毛巾擦抹壶体。一定不要把紫砂放在有油烟的地方。

3.紫砂壶烧成后为双重气孔结构,气体经壶体可微弱外逸,水分子不会经壶体外渗。当壺体受热时,用软刷蘸茶汁刷壶、用茶汁直接淋壶,茶汁中的脂体会顺势进入壺体,但凝脂留在壶表就会阻塞气孔,损害通透,应尽快用热水冲净。

4.喝完茶后应把茶叶、茶汤全部倒出,用清水把壶内清洗干净。将茶汤留在壸内随壶阴干,意欲累积“茶山”的方法是不正确的。明代周高起在《阳茗壶系》中就说紫砂壶“直倾渴即涤,去渟滓”。他把“壶质地坚洁,注茶越宿,暑月不馊”的说法称作是“俗夫强作解事”,

指出:“越数刻而茶败矣,安俟越宿哉!”

5.紫砂泥料做的壶,在泡养前并不显眼,用手抚摩很相糙。经过约一个月的泡养,必然由于包浆的原因,会有如玉一般温润的光泽,用手抚摩会感觉细腻爽滑。随着泡养时间的推移效果会越来越好。养壶要有耐心,“先养心后养壶。

养壶,这些你要了解(二)

下列养壶法为何不科学?

1.包浆法。泡茶时,将茶汁淋在壶上,以为壶多淋几下就能多吸收一些“营养”,且不擦不刷。久而久之,壶被一层茶垢包起来,壶表面变得腻黑而无美感。

2.干擦法。泡茶时,趁壺身尚热将茶汁淋在壶身上,等茶汁倾倒后,用干茶巾往返擦拭。这种方式养的壶,变亮较快,但养成后,最怕人的手气、水气,一旦沾到了壶面,则养成的光泽极易消褪,导致壶面光泽不匀。

3.湿擦法。壶身热时用茶巾沾茶水擦拭壶身,不断推搓。这种方法就像擦皮鞋,将茶汁层一层擦在上面。假如久置半年以上不用,光泽会逐渐褪去。

4.勤刷法。泡茶时淋茶水在壶上,趁壶热吸收之际,用羊毫或小刷子,勤加刷拭,使茶汁平均刷在壶上,似乎是刷皮鞋形成的是一种虚光。

养壶,这些你要了解(二)

注:本文图片为《秋水》,秋水也好,春水也罢,盈盈不足一壶。这款壶型饱满,圆润,全美品,做工精良,泥料优秀,性价比高,是一把不错的紫砂壶。作者:王俊飞 实力派艺人;泥料:原矿绿泥;容量:325c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