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伊利股份長期的優!

近期,伊利集團召開了2018年度股東大會,其中有一條審議的關於《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為全資子公司在境外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提供擔保的議案》引起筆者關注,故而在本週末思慮再三,並多次查看和研究伊利過去經營成績和目前現狀。閒來和諸位球友們一同探討下伊利的已有成績與未來發展情況。

1.好行業:現在乳業老大,未來食品大健康老大

根據公司所處行業來看,歷年來基本可以保持毛利在35% - 40%之間,淨利率以往可以維持在5%附近,近幾年雖行業競爭加劇,但是因其成本控制得當,竟然把淨利率提高到了10%以上。當然,因在行業二位大哥的激烈競爭下,順便饞食了老三,老四。。。等其他小弟的市場份額,這點從老三光明2018年以來的財報資料可以看出其營收和利潤同步下滑,而二位大哥營收大幅增長,伊利利潤也在增加可以大致看出來。為了可以看的更加詳細些,筆者對其過去8年的營收等情況淺作一分析,以供研究和參考。

1.1.行業整體營收與利潤情況

由於大部分乳業企業還未發佈2018最新年報,以2017年報數據為準統計如下:

股市分析:伊利股份長期的優!

先整體看看乳業情況,從淨利潤角度可以分出二大梯隊,賺錢的前3名和其他賺的少甚至虧損的(圖中藍色賺的少的和紅色虧損的,其中最多賺的是新乳業也就2億)。而從賺錢的前3名中從淨利率大小上又可以分出2個層次,伊利龍頭地位初顯算一層,蒙牛營收緊跟,蒙牛,光明淨利率追趕的第二層。

再看第一層次的前三名目前行業格局,可以看出伊利和蒙牛營收上基本差距有,但還不是太大。但是淨利潤上伊利是蒙牛的近3倍差距;這麼看來,伊利和蒙牛二強已基本確立,其目標是向千億營收挺進(伊利更是計劃2020年突破千億營收)。而以光明等在可見的未來保持在300億營收內,甚至保留已有的市場份額不被二強吞噬即可算成功。其三,在報表中是看不到的,依據伊利2018年年報,乳品加工行業可統計的家數已有2017的631家減少24家到587家,乳品行業整體銷售收入3399億,比2017年增長11%,而利潤總額230億元,比上年減少1%。

目測未來很長時間這樣的趨勢將會保持繼續形勢。那麼,再來看看乳業前三營收和淨利潤增長情況。

1.2.行業前三名營收和淨利潤近8年情況

股市分析:伊利股份長期的優!

股市分析:伊利股份長期的優!

整體對比三強情況:

伊利提前佈局全國,而蒙牛和伊利擁有同樣的優勢,營收還好說,比方2010年起步時和伊利一樣300億起步,而如今營收也差不多;但是利潤方面,2011年伊利追上蒙牛後,差距逐漸拉大。而單看蒙牛的利潤情況,8年之間一直在10億 - 20億附近晃悠。伊利則是從不足10億增長到60億,向百億淨利邁進。光明維持好上海大本營,地區保持平穩發展,但仍未能大規模離開本地,四面出擊。

而從利潤增長率來看,光明增長最為穩定,每年平均增長10% - 15%之間,伊利則每年增長在10% - 25%之間,蒙牛的利潤增長率最不穩定,高的有2017年增長超過300%,低的有2016年增長 - 130%。而且2016年還發生過虧損,很不穩定。

如此來看,奶業雙強已基本確立,未來5 - 10年雙強營收大概率可維持超過10%以上的營收增長,短期3年內的利潤增長就不要太奢望了,3- 5年後可能迎來利潤的大幅增長。

1.3.伊利和蒙牛成本分析:毛利,淨利和三費佔比營收情況

股市分析:伊利股份長期的優!

股市分析:伊利股份長期的優!

可以發現,雖然最近幾年行業三費(特別是銷售費用)的大幅增長,但是伊利和蒙牛營業成本都在大幅降低,營業成本從過去佔營收的70%降低到佔營收的60%附近。同時因蒙牛的銷售費用大幅超過營業收入的增長和淨利潤的增長速度,所以擠壓其營業利潤率也同步大幅降低。而伊利相對成本控制更加合理。從而營業利潤率從開始的不足5%增長到目前的略超10%的營業利潤率,蒙牛營業利潤率一直保持穩定在的5%附近(什麼時候乳業淨利潤也變成和商超一樣了)。長久下去,如果不借助外來力量。伊利只要保持自己的的營收策略,則一家獨大可期,但也不能奢望。且行且看且珍惜。

注意:以上統計時,因港股和A股利潤規則不同,為了保守起見,伊利三費中其中財務費用為正時,則加總,為負時,則置為0進行統計;同樣港股中的蒙牛三費對應的分別是銷售及經銷費用,行政費用,財務費用 = 融資成本 - 利息收入。若為正,則加總,若為負,則置為0統計。

2.好公司:財務方面無重大問題

2.1.過去歷年財務無償債風險,同時合理利用現金

伊利過去一方面通過年初短期借款進行營業,但是其財務上無償債風險,同時其賬上現金有多餘的就立刻大額分紅給股東,而不是讓大量現金呆在賬上,這與老巴的一美金法則,不謀而合。

而關於其是否有償債問題,過去這裡有一篇文章進行過分析。

關於企業賬上現金與有息負債:伊利與二康區別

2.2.伊利自身財務與股東回饋情況

股市分析:伊利股份長期的優!

基本上,除了2014年因應收賬款大幅增加之外,其餘每年都可以保證,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比實際收到的淨利潤多出很多,再次說明其淨利潤含金量的真實性。而分紅率從2010年無分紅,近幾年基本維持在50% - 70%之間,考慮未來企業的發展,以及行業內可能的龍頭併購投資等。大概率分紅率保持在50%左右就挺好的。

3.好管理層:關於奶源之爭一點淺見

通過對比伊利和蒙牛2位大哥近幾年的行業動作,可以發現其核心在奶源之爭,蒙牛採取的是大手筆收購打包,伊利則採取輕裝上陣,最終實現彎道超車戰略。

以伊利2018年最新年報顯示,乳品行業營收總共3399億,利潤總額為230億元,而伊利2018年營收為789.7億,利潤總額為75.7億。營收佔比1/4附近,淨利潤佔比1/3附近。可以看到全國每賣出4瓶奶製品,就有1瓶來自伊利,同時獲取行業內1.3瓶的利潤。

其實,在看到蒙牛過去對奶業整體上游現代牧業,中國聖牧等的大規模收購行動之時,而伊利則實行的是對上下游的扶持與幫助。二者策略其實類似於現在互聯網行業的巨頭A和T。A的模式是對產業已有成果的大規模回收,而T的模式則是對產業進行扶持和做好連接工作。

筆者認為,短期來看,A和蒙牛因為收購的企業如果沒溢價的情況下收購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溢價的情況下,能否產業整合出一個配合自己更大收益的可能是要打個問號的?而伊利和T則是對行業的扶持,這筆扶持就當是成則我們共同發展,敗則就當資金損失罷了。

比方以二家企業目前情況,考慮極端情況,

以2018年伊利的扶持為例,對上下游資金擔保額度約為28億附近,就算這28億全部損失掉了,對伊利也不過是半年的淨利潤而已。而以蒙牛的自2017年收購情況來看,如果一旦不達預期,哪怕可以保持收購成果的一半,則以2017年賬面高達45.3億的商譽減值一半則對其目前微薄的利潤至少是3年以上的打擊。

當然,這個問題,本沒有什麼好壞,重點在於企業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渠道經銷商的關係是應該給他們提供一種好好幹,有好處的競爭關係,但是我不管你們死活的伊利模式;還是應該用大量的真金白銀,買回來,統一整合後成為一家人合作共贏的蒙牛模式。就用時間去驗證吧!

4.其他好的政策:國家政策有扶持

公司因處於西部大開發戰略規劃中,個別稅收有優惠。比方公司的農產品初加工項目免徵所得稅,還有個別子公司適宜15%的所得稅優惠(不知本次減稅降費政策會不會有更多優惠)。同時僅幾年政府補助比方2018年約7.4億,2017年約7.8億的優惠幅度。

好了,以上主要從財務方面展示伊利的優秀之處,下一篇同樣再通過數據展示其不足的地方,以做到心中有數和未來思考的依據。(作者:愛折騰的公子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