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质,追寻内心的那份宁静与自然

回归本质,追寻内心的那份宁静与自然

春天来了,大地上开始冒出绿油油的嫩芽,岸边的树梢上也开始渲染了一点点绿色,各种小鸟的叫声开始悦耳起来,风中飘来阵阵的泥土清香。万物复苏,一阵欣欣向荣的景象。

再过一阵子,就能听到池塘边青蛙的叫声了。记得儿时夜晚,在月光下听着外婆讲故事,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甚是悦耳。皎洁的月光铺满了整个院子,时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年代。

那年5岁,但是对于儿时的回忆,却在脑海里永远也抹不去!那个年代生活很苦,其他的都没事,最主要的还是贫穷。家家户户粮食都不够吃,虽然将农田包产到户了,但农民还是靠天吃饭,没有便利的水源去灌溉农田,地里的庄稼收成并不是很好。交了公粮,留下来的粮食基本到第二年开春就吃完了。要等到收麦子的时候才能续上粮食吃。

小时候经常饿肚子,饿得哇哇直哭。虽然大人已经尽量节省粮食给我们,但是还是不够吃。那会真的是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肉,条件好的地方可能不会。但是我们这里家家户户的确是这个状况!还要交很多税,一年下来到手的钱并不富裕。

回归本质,追寻内心的那份宁静与自然

三四月份的时候空气里弥漫着槐花的香味,经常跟着大人去捋槐花,回来以后用槐花和面粉和在一起,做槐花麦饭。那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味,是除了过年吃肉以外,最让人念念不忘的美食。蒸熟的槐花麦饭用油泼的辣子入口,味道简直无法形容,槐花的清香味和着辣椒油的香味,刺激着味蕾。甚至现在一想起来,都口水直流!

天渐渐热了起来,大地由冬天的一片荒凉景象变得郁郁葱葱。空气中的味道有花香、草香、泥土的清香。桃树,梨树,苹果树上的果实,像个婴儿一样慢慢长大,一阵风吹来树叶沙沙响。闭上眼睛细心聆听大自然奏响的乐章,偶尔还会刺激着你的皮肤,你的嗅觉,这种舒适度简直堪称完美!而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回归本质,追寻内心的那份宁静与自然

再过一段日子,天气已经变的非常暴躁。太阳晒的人都不想睁开眼睛,麦田里的麦穗懒洋洋的随风飘动,慢慢的已经开始泛黄了。鸟儿就开始叫着“算黄算割”,提醒人们准备开始割麦子了。这种鸟儿不知道是什么鸟,有人说是布谷鸟,也有说其他的。说是等人们割完麦子后,这种鸟就死了。

听外婆讲:“以前有个老头,辛辛苦苦种的麦子,还没到的时候来了一场天灾,麦子绝收。老头就气死了,在他死后他就变成了一只鸟,等到麦子快熟的时候就开始提醒人们麦子要收了,等到麦子收完以后就吐血而亡了。”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在麦子熟的时候,正好是天气变化无常的时候,经常会下暴雨、冰雹。一场冰雹过后,麦子基本就绝收了。

割麦子的时候,全家男女老少一起上阵,个个汗流浃背疲惫不堪,但是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最开心的是我们这些小孩子,跟在大人后面乐的屁颠屁颠的,收了麦子又有白馒头吃了!最开心的还不是这,麦子脱完粒后,我们一群小害虫到处跑到处钻,把村里人的麦秸堆当成游乐场,在里面挖洞捉迷藏,玩的不亦乐乎。经常被大人拧着耳朵拎回家。

那时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其乐无穷。一点都没感觉到苦;回想起来正是当时物质的贫穷,没有现代化城市的喧嚣,才有时间静下心来去体会生活,体验大自然带来的无穷乐趣。

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城市喧闹的生活已经让人麻木,对物质方面的追求反而衬托出人们精神文明需求的薄弱。以前人们互相帮助,学雷锋做好事的精神大多只存在与课本之中;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碰瓷,欺诈的事情。导致人们都不敢学好人,做好事。

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好好读书,以后当官赚大钱,做个有钱有权有地位的人。在学校里面收到的教育也是如此,只注重考试成绩,升学率。而不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导致我们的很多人虽然上着名牌大学、开着豪车、住着洋房、却毫无素质、思想龌龊、道德败坏,为了金钱权利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

最近很火的‘流浪大师’的出现成为整个社会中的一股清流,值得人们思考。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他与那些外表光鲜亮丽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参照。他的爆红在我看来不是因为他有多博学,而是那种不卑不亢的态度。

回归本质,追求内心的纯洁与高尚,寻求内心的纯洁与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