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四氣調神(冬)

養生之四氣調神(冬)

此處四氣即春夏秋冬四季,筆者前面文章中提到過,古人認為,四季養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冬季養生。

《黃帝內經》說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瘻厥,奉生者少”。

“閉藏”二字,可謂冬季養生的主旨所在。此處“閉”即“閉氣”的意思,就是關閉體內氣機散洩,“藏”則是要收容、收斂。水冰地坼,由水到冰、由液到固、由散到聚,此為收藏之象也。

“無擾乎陽”,就是說陽氣宜靜不宜動,切記不可驚動之。“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這就是說一入冬我們就要早睡但是不能早起,那麼什麼時候起床呢,就是我們常說的太陽曬屁股了再起床最好。但是這對於上班族來說基本不太可能,所以筆者建議諸君能做的就是儘量早睡,然後等到太陽昇起,一定要去曬一會太陽,尤其是男士,冬天曬太陽很有必要。“使志若伏若匿”,腎神為志,志乃情志,情志腎精也。這句話就是說腎精忽隱忽現、似起似落。當然,這也是冬季藏的必然選擇。

養生之四氣調神(冬)

“若有私意,若己有得”,這句話是說如若感覺內心有一絲躁動,也要記著這是積累所藏,不可妄失,養字為上!

“去寒就溫,躲避寒冷”,筆者前面文章說過,冬季人體內是一個內藏的格局,陽氣藏於體內丹田處,故而需要我們保持體熱,冬季宜食溫熱滋補的食材,比如可以適量飲用醪糟酒,既可驅寒保持身體的溫暖,又可清化體內後味。

“無洩皮膚”,中醫認為,人體表皮盛於體毛,但是皮主收斂,毛主宣散。小孩身上有一層細細的毛,很潤澤地把陽氣收在裡。但是人年老後,那層毛髮全部都沒有了,發散的性質已經很弱了,所以說老人如果粉粉的滿面紅光,是一個危險的相,虛陽外越的表現。

“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不要使氣多次或很快地流失掉。如果過分開洩皮膚,裡邊的氣就可以快速跑掉,這就是冬天的養生之道。

養生之四氣調神(冬)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如果忤逆了它,沒有藏住,最終傷害的是你的腎經,傷害我們的收藏功能。腎經不只是有兩個腰子,氣走的線路是腎經,是一條很長的線路,它生命的方式是收斂。痿,就是筋病,如腿沒有勁,或者抽筋、半身不遂等都是痿症,都屬於肝經的病。冬天腎水沒有藏住,春天就會出現痿症,出現肝病,筋脈鬆弛的病。厥,四肢厥冷,如果冬天藏精不夠,到了春天,還是手腳冰涼。春天的病從冬天來。

“奉生者少”,如果冬天沒有養好,給春天生髮的力量就不夠。

諸君切記:《黃帝內經》的養生根本原則是,既要有生髮、生長,也要有收斂、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