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古建築文化歷史悠久,形成獨特、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在古代匠人是如何將古建築建造出來的?古建築的構件繁多複雜,每類構件的構造及權衡尺度是依據什麼?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中確定建築物各部位尺度、比例所遵循的共同法則。這些法則規定了古建築各部位之間的大的比例關係和尺度關係,它是使各種不同形式的建築保持統一風格的很關鍵、很重要的原則。這些原則背起來不容易。

在《大木作工藝》一書中,看到大木作還有大木歌!古代的工匠師傅們代代相傳,也是依靠這些歌謠來摘錄下來供大家參考!

1

以柱徑為模數

學算房屋非易輕,皆向簷柱徑頭增,

簷柱壹尺金加寸,若問高低按舉升,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中國古建築清式帶斗栱的大式做法以鬥口為模數,不帶斗栱的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均以簷柱徑為權衡,通常用“D”來表示,建築物各部構件尺寸均為D的倍數。

2

舉架、步架

如有五舉加簷柱,以得金柱長短徑,

如有排山算山柱,按深壹丈三五乘,

得數並在簷柱上,不可不加半椀桁,

問深壹丈分幾步,五檁四步起脊桁,

若是捲棚除中算,中步按徑叄徑容,

城中得步為椽路,簷頭按卡五舉升,

每步陸發按拽斜,五六七八九舉升,

十舉一四無深度,高歸之法行不行,

若問出簷柱丈三,丈外三三不須添,

如有鬥口按口舉,丈舉平房不同然,

再加柁梁長和短,進深二柱有其然,

要短三四五六架,每步按架五六還,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木構架相鄰兩檁中一中的水平距離為步架,步架依位置不同分為廊步(或簷步)、金步、脊步等小式廊步架一般為4D-5D,金、脊各步一般為4D,頂步架尺寸一般都小於金步架尺寸。

舉架:所謂舉架,指木構架相鄰兩檁中一中的垂直距離(舉高)除以對應步架長度所得的係數。清代建築常用舉架有五舉、六五舉、七五舉、九舉等。表示舉高與步架之比為0.5、0.65、0.75、0.9等。

3

梁、柁墩、角背

要得此梁厚與寬,五九柱子加壹肩,

寬從厚裡二寸添,如若尺外再加寬,

若知瓜柱長短徑,各向步架按舉成,

得數將柁寬減去,寬厚隨柁柱可成,

柁墩寬定柱貳分,高隨步舉寬柁同,

若喜堅固加角背,單雙亦可配合然。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古建築各部位及構件之間是有比例關係的,比如梁的高、厚度的推算方法,以及附屬梁類的構件:瓜柱、柁墩、角背等的長、寬尺寸的推算口訣。

4

抱頭梁、穿插枋

若問廊內抱柁梁,如何算得厚寬長?

隨問廊子加柱徑,寬厚隨梁外加牆。

又問穿插在何方,張向抱柁梁可祥。

寬厚簷枋一般量,不加不減也不長。

請問簷枋長定由,長同面寬何達求。

寬隨柱子不必愁,厚從寬裡減二休。

請問平水如何情,真與抱柁減半桁。

但知墊板怎得厚,一柱二分配量桁。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儘管古建築形式紛繁複雜,但各個部位都有較為固定的比例關係,它使各種不同形式的建築保持統一風格。

5

檁、簷飛椽、腦椽、花架椽

又問桁條長怎成,長隨簷枋柱徑同。

惟有箍頭如何求,添一柱徑定無增。

若問簷椽又何算,按步五舉二出簷。

要知寬厚不為難,一柱三椽徑頭翻。

但知如何得飛椽,長隨柱子一分然。

得舉飛頭外加尾,一頭三尾果其然。

若是花架與腦椽,不動簷椽與飛椽。

長隨步架按舉先,五六七八配合然。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傳統古建-古建築的大木歌謠

檁,箍頭、簷椽出簷多少、簷飛椽、腦椽、花架椽的推算尺度口訣,古時候的工匠都是口傳親授,將歌謠應運而生,傳承者古建築的精髓和匠人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