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積極落實民生實事!大病困難幫扶中心已救助11653人次

幫扶大病群體是2018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實事之一,今年4月18日,中山市大病困難幫扶中心(以下簡稱“幫扶中心”)試運行,截至目前,幫扶中心共救助大病困難群眾11653人次,發放救助金899.21萬元,為不少大病困難家庭雪中送炭。在救助方式上,幫扶中心積極探索新救助模式,採取“政府專項資金+社會慈善資金”的運作平臺,構築多層次更高效的救助機制。

市民政局積極落實民生實事!大病困難幫扶中心已救助11653人次

顛覆被動的救助方式,幫扶中心主動出擊尋找幫扶對象,讓更多的困難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切實幫助其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今年,市民政局出臺了《2018年中山市大病困難幫扶中心進一步加強大病困難救助方案》(下稱《方案》)、《中山市困難居民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通過修訂政策,市民政局不斷擴大幫扶對象範圍,提高救助補貼比例,增強政策的可操作性、靈活性和便利性。

市民政局積極落實民生實事!大病困難幫扶中心已救助11653人次


構建多層次全方位救助機制

中山某鎮區村民梁女士,與丈夫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夫妻倆每月近萬元的打工收入,在當地農村生活綽綽有餘。不幸的是梁女士在去年被確診為白血病,幸福的家庭陡生變故。

好在她的手術十分順利,然而骨髓移植成功的喜悅瞬間就被高達54萬餘元的醫療費抵消了,一場大病讓梁女士一家成了低收入家庭。

儘管市醫保為患者報銷了41.65萬元,市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幫忙解決了自付費用0.65萬元,當地鎮區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也承擔了自費費用5萬元,仍有7.08萬元需要梁女士自行支付。幫扶中心得知情況後主動聯繫了梁女士,為她解決了自行負擔的部分醫療費用6.63萬元,梁女士家最終只需自行負擔4500元,僅佔她全部醫療費用支出的0.8%。

市民政局局長沈名曉曾表示,目前,中山市實施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平均每年救助困難群眾約1.2萬人次,資助金額約1200萬元,已解決了個人負擔費用約70%,但仍有近30%約500萬元需由個人負擔,少則幾千元,多則幾十萬元,對困難群眾是很大的負擔。

通過採取“政府專項資金+社會慈善資金”的運作平臺,充分調動社會資源的同時填補中山市現有政策無法覆蓋的空白區域,是幫扶中心救助機制設計的立足點。引入社會資源參與慈善事業,今年,通過與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合作,幫扶中心依託“完美博愛慈善基金”獲得定向捐贈300萬元,豐富了慈善基金來源,有助於幫助困難群眾多分擔經濟負擔,進一步提升幫扶質量。

市民政局積極落實民生實事!大病困難幫扶中心已救助11653人次


顛覆被動救助模式主動送溫暖

顛覆過往被動式的救助模式,幫扶中心建立了主動發現機制,工作人員通過各醫院的“一站式結算”系統進行篩查,從而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幫扶對象並主動對接,從受理申請到救助款入賬僅需5個工作日。

劉叔是中山市石岐區的一名普通市民,因長期患病導致家庭經濟困難。面對總額27.3萬元的住院手術費,算來算去除去醫保報銷、符合政策範圍內的救助金額外,他還需自行負擔2.38萬元的醫療費,這讓本不富裕的劉叔一籌莫展,怕自己成為家人的負擔。

幫扶中心工作人員通過“一站式結算”系統進行篩查,主動獲悉了劉叔的情況,並按照救助政策對其進行了救助,從數據篩查到救助款發放前後不到4天時間,便為劉叔解決了自行負擔的費用2.14萬元,最終,劉叔本人只需負擔2400元,約佔其全部醫療費用的0.9%。幫扶中心的主動救助,為劉叔及時解決了難以自行負擔的醫療費用問題,避免了疾病給其家庭造成的嚴重影響。

經過層層救助金額的發放,基本能夠覆蓋救助對象的絕大部分醫療費用。在政策救助的基礎上,對於低保、低收入以及支出型貧困救助對象,幫扶中心還將使用大病困難專項慈善救助資金進行額外救助。

市民政局積極落實民生實事!大病困難幫扶中心已救助11653人次


政策放寬大病幫扶力度再“加碼”

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率先成立中山市大病困難幫扶中心,為多層次的慈善救助機制在中山落地提供了執行上的保障。不僅如此,中山市民政局還從政策層面全力支持幫扶中心的運作,不斷擴大救助對象的覆蓋範圍,提高救助比例,在完成民生實事的基礎上,將兜底保障工作進行到底。

今年8月,中山市民政局發佈了《方案》,再次為幫扶大病困難群體“加碼”。

《方案》新增“小額醫療費用救助”條款,目前已為600多戶“雙低”家庭分擔了經濟壓力。根據《方案》,一個“雙低”家庭在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及市、鎮兩級民政部門醫療救助後,單次或累計尚未解決的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在500元以上(含500元)、3000元以下的,自付部分按100%、自費部分按80%給予救助,每年度救助限額為5萬元。

此外,對於符合一定“財產限定條件”的準支出型貧困救助對象,當在本市社會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含特定病種門診醫療)發生的個人負擔醫療費用3萬元以上時,市慈善總會每年度根據財力狀況設立專項資金,在專項資金額度內,對救助對象個人負擔醫療費用超過3萬元以上部分給予自付部分70%、自費部分50%的救助,每年度救助限額5萬元。

市民政局積極落實民生實事!大病困難幫扶中心已救助11653人次


今年10月,市民政局又出臺了《辦法》,對“支出型救助對象”採取了更為靈活的分段式財產認定標準,同時《辦法》也首次將非中山戶籍居民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範圍,再次擴大了救助對象的覆蓋面。《辦法》將“支出型救助對象”分為四檔,家庭存款越少的困難居民,符合救助金額的比例越高,能夠獲得的醫療救助款也就越多。

市民政局救災救助科負責人透露,新《辦法》實施後,今後每年中山市預計將增加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資金支出約400萬元,新政策將幫助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的醫療負擔,提升中山市整體醫療救助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