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與穆天子

西王母與穆天子

《穆天子傳》是“汲冢竹書”中唯一流傳至今的古代典籍

《穆天子傳》是“汲冢竹書”中唯一流傳至今的古代典籍。所謂“汲冢竹書”,是晉武帝司馬炎時期,在汲郡(今河南汲縣)一座戰國古墓中發掘出土的一批竹簡古書。大約是西晉咸寧五年 (279年), 一個名叫不準的汲郡盜墓賊,盜掘了戰國時代魏國第4代國君魏襄王的陵墓,他得到的不是金光耀眼的金銀財寶,卻是散發著衰朽氣味的竹簡數十車,竹簡上全是曲裡拐彎的蝌蚪文。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汲冢古文”。這個盜墓賊不準先生還算頗有“賊德”,他沒有譭棄這些看起來一文不值的寶貴竹簡,使之得以流傳後世,他也因此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些衰朽斷殘的竹簡,經過晉代學者荀勖、束皙等人多年的整理與釋讀,最終釐定了先秦古書約十餘種,共七十五篇。這些古書,統稱為“汲冢竹書”,其中包括《穆天子傳》五篇。這批竹簡如今早已不存,同時出土的古本編年體史書《竹書紀年》也在宋代佚失,清代存有輯校本,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追溯穆天子漫漫西征之路,但見濤飛雲走,煙雨籠罩。他的這次西征,縹緲虛幻,波詭雲譎。其實,透過歷史煙雲,這次漫漫西行,還是有跡可尋的。據《國語·周語》記載,公元前967年,周穆王對西北部族犬戎進行大規模征伐。據說,犬戎可能是匈奴之始祖,此說確否,尚待考證。那時候,犬戎屬於周朝的“荒服”,活躍在周朝西部地區(今甘肅、寧夏交界一帶),每年必須向周王室進貢方物特產。所謂“荒服”,乃古代“五服”之一。何謂“五服”?《國語·周語》記載了西周祭公謀父對此的闡釋:“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具體而言,就是以京城為中心,按照距離京城的遠近,劃出正方形或圓形邊界,定出地域類別,依次劃分為“甸服”、“侯服”、“賓服”、“要服”、“荒服”,統稱“五服”。《尚書·禹貢》:“五百里荒服”,泛指遠離京城的邊遠荒僻之地。周穆王時期,犬戎首領桀驁不馴,不但拒絕進貢,且態度倨傲,犬戎武裝還不斷襲擾周朝邊民,穆王勃然大怒,毅然決定御駕親征,率領王朝大軍,大規模征伐犬戎,征伐的結果是:“獲其五王,遂遷戎於太原。”對穆王此次遠征,《列子·周穆王》的記載是:“穆王不恤國是,不樂臣妾,肆意遠遊,命駕八駿之乘……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瑤,王和之,其辭哀焉。”

西王母與穆天子

穆天子拜會西王母,雖為神仙,也難免互相鍾情嘛

關於這次周穆王與西王母瑤池相會,《穆天子傳·卷三》有活靈活現的精彩描繪:

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好獻錦組百純,白組三百純。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西王母又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嘉命不遷,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將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天子遂驅升於弇山,乃紀丌跡於弇山之石,而樹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據傳說,當週穆王乘坐由造父駕馭的八駿周遊天下,抵達崑崙山下之時,但見崑崙之巔瑞雪飄飛,仙氣繚繞,馨香暗湧,便傳令停車,擎著白圭、玄壁等晶瑩閃爍的珠寶玉器,前往拜見西王母。玉肌花貌的西王母一見天子,嫣然一笑,款款前行,請他參觀玉帝金碧輝煌的寢宮,爾後登臨瑤池,設宴款待。那時侯,天空中百鳥飛翔,群仙舞蹈,瑤池之波,碧水盪漾,彩虹倒影,恍若夢幻,西王母猶如玉樹臨風,纖手凝脂,玉腕勝雪,含笑相望,隨口吟道:

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

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西王母的歌謠,似乎飄漾著莫名柔情,最後兩句更是殷殷叮嚀:天子東歸之後,假若龍體康健,還能再來見我嗎?穆天子望著西王母,似乎神魂也開始飄蕩起來,順口吟道:

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

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西王母與穆天子

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他信誓旦旦地表示:等到萬民安康和樂的時候,我就來看你,最晚不超過三年,我一定會再次踏上這片神奇的原野。

呵呵!這哪裡是一個崑崙女神與一個威風凜凜的國君在對話呀,彷彿一對戀人在告別。然而,這還沒完呢。西王母聽罷天子的回答,又唱道:

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

嘉命不遷,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將去子。

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唉唉。剛剛相見,又要分手,我的心啊,吹笙鼓簧,萬般翱翔!

穆天子就在西王母的惆悵中告辭,率領麾下眾將來到日落之處的弇茲山下,在山頂石壁上篆刻了一行大字:西王母之山。

對於《穆天子傳》這段情景交融、歷歷在目的記載,曾有人提出異議甚至批評,說西王母乃是高居崑崙山“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玄室”,統轄“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的齊天聖母,怎麼會對一個野心勃勃東征西討的周穆王“動情”,以至於含情脈脈地為他吟誦歌謠,相約來日再相會呢?嗯嗯。呵呵。此言差矣!其一,西王母雖然是高踞崑崙仙闕之大神,餐冰雪,飲明月,萬方仰首膜拜,畢竟也具備熠熠閃爍的人性之光,面對異性,偶爾動情,自然流露,並不意外。其二,更重要的是,王母希望阻止穆王西征,“息戈止戰,造福百姓”,歷來是她對俗世帝王的諄諄教誨,面對周穆王這樣的大野心家,她必須“以情動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所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對這條恆定不移之規律,王母運用得如此出神入化,幾乎令鐵嘴鋼牙鐵石心腸的周穆王拜倒在石榴裙下,差點調轉馬頭,班師回朝。——儘管最後,周穆王終究被自己的野心所擄,繼續西征,卻在日落之處的弇茲山下,篆刻了“西王母之山”幾個大字,以為永久的紀念,足見其情動於心,難以忘懷也。

(2019,3,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