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道光帝忽战忽和,背后竟暗藏如此惊人“隐情”!

鸦片战争中道光帝忽战忽和,背后竟暗藏如此惊人“隐情”!

鸦片战争中,道光帝忽战忽和,游移不定,导致贻误战机,自取败亡。后人对此一直诟病不已,并因而认定道光帝资质平庸,军事才能更是乏善可陈。

果真如此吗?老唐通过精研史料,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而是有着鲜为人知的、更深层次原因。

先简要回顾几个重要历史节点。英军初至,道光帝下令沿海各省严阵以待,准备战斗;英军北上天津,中英双方准备和谈,道光帝下令,沿海各省可酌情裁撤兵勇;随着谈判陷入僵局,英军武力侵占珠江要塞,道光帝调遣内地官兵援粤,又准备开打;英军兵临广州城下,主帅奕山瞒着朝廷、私下与英军议和,取得暂时苟安,道光帝又下令沿海各省裁撤兵勇;三个月过后,英军大举进攻,道光帝忙不迭地发起战争动员令。如此反反复复,也是没谁了!

鸦片战争中道光帝忽战忽和,背后竟暗藏如此惊人“隐情”!

有人说,道光帝之所以有如此荒唐表现,主要是由于他对英军意图、战争形势缺乏精准研判造成的。此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主要的,下面两点可作为“反证”:

1.由于受条件限制,道光帝虽搞不清楚英军下一步具体要做什么,但他自始至终对英军高度戒备,正所谓“英夷犬羊之性,最是反复无常”,必须随时加强防范。所以,道光帝不可能仅凭一时的“缓和”迹象,就大张旗鼓地裁撤兵勇。

2.战争后期,双方在江苏激战犹酣,道光帝已急不可待地要求浙、闽、粤等其它沿海省份裁撤兵勇。难道道光帝真的糊涂到如此地步了吗?

很显然,道光帝急着裁撤兵勇,并非表明他开始“转和”,而是另有“难言之隐”,那就是:“钱荒”啊!

先说说当时清廷的财政状况。道光时期,每年的财政收入基本恒定在4000万两白银左右,每年财政支出三大块:薪酬、赈灾、军费。正常情况下,收支相抵,所剩无几。

问题关键,战争阶段乃非常时期,军费开支十几倍、数十倍激增,国库早就捉襟见肘,没钱,这仗可一天也撑不下去啊!战争即将结束之际,道光帝终于向身边大臣吐露“苦衷”:“兵勇早撤一日,则可节省一日之资费”啊!

当然,道光帝作为清军最高统帅,必须对这场战争的失败承担主要责任。老唐所要强调的是,如果我们对历史情境、历史细节多一些了解,或许就会对历史人物多一些理解与同情。

这里是老唐说史,欢迎留言点评,老唐期待就这一话题,与您继续深入探讨下去。

鸦片战争中道光帝忽战忽和,背后竟暗藏如此惊人“隐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