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中道光帝忽戰忽和,背後竟暗藏如此驚人“隱情”!

鴉片戰爭中道光帝忽戰忽和,背後竟暗藏如此驚人“隱情”!

鴉片戰爭中,道光帝忽戰忽和,遊移不定,導致貽誤戰機,自取敗亡。後人對此一直詬病不已,並因而認定道光帝資質平庸,軍事才能更是乏善可陳。

果真如此嗎?老唐通過精研史料,認為事實並非如此簡單,而是有著鮮為人知的、更深層次原因。

先簡要回顧幾個重要歷史節點。英軍初至,道光帝下令沿海各省嚴陣以待,準備戰鬥;英軍北上天津,中英雙方準備和談,道光帝下令,沿海各省可酌情裁撤兵勇;隨著談判陷入僵局,英軍武力侵佔珠江要塞,道光帝調遣內地官兵援粵,又準備開打;英軍兵臨廣州城下,主帥奕山瞞著朝廷、私下與英軍議和,取得暫時苟安,道光帝又下令沿海各省裁撤兵勇;三個月過後,英軍大舉進攻,道光帝忙不迭地發起戰爭動員令。如此反反覆覆,也是沒誰了!

鴉片戰爭中道光帝忽戰忽和,背後竟暗藏如此驚人“隱情”!

有人說,道光帝之所以有如此荒唐表現,主要是由於他對英軍意圖、戰爭形勢缺乏精準研判造成的。此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主要的,下面兩點可作為“反證”:

1.由於受條件限制,道光帝雖搞不清楚英軍下一步具體要做什麼,但他自始至終對英軍高度戒備,正所謂“英夷犬羊之性,最是反覆無常”,必須隨時加強防範。所以,道光帝不可能僅憑一時的“緩和”跡象,就大張旗鼓地裁撤兵勇。

2.戰爭後期,雙方在江蘇激戰猶酣,道光帝已急不可待地要求浙、閩、粵等其它沿海省份裁撤兵勇。難道道光帝真的糊塗到如此地步了嗎?

很顯然,道光帝急著裁撤兵勇,並非表明他開始“轉和”,而是另有“難言之隱”,那就是:“錢荒”啊!

先說說當時清廷的財政狀況。道光時期,每年的財政收入基本恆定在4000萬兩白銀左右,每年財政支出三大塊:薪酬、賑災、軍費。正常情況下,收支相抵,所剩無幾。

問題關鍵,戰爭階段乃非常時期,軍費開支十幾倍、數十倍激增,國庫早就捉襟見肘,沒錢,這仗可一天也撐不下去啊!戰爭即將結束之際,道光帝終於向身邊大臣吐露“苦衷”:“兵勇早撤一日,則可節省一日之資費”啊!

當然,道光帝作為清軍最高統帥,必須對這場戰爭的失敗承擔主要責任。老唐所要強調的是,如果我們對歷史情境、歷史細節多一些瞭解,或許就會對歷史人物多一些理解與同情。

這裡是老唐說史,歡迎留言點評,老唐期待就這一話題,與您繼續深入探討下去。

鴉片戰爭中道光帝忽戰忽和,背後竟暗藏如此驚人“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