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滁州,你是有故事的班主任吗?

一“文”打尽!2018,那些有故事的班主任!

中国教师报

导 读

回顾2018年,本着“为班主任成长赋能”的使命,《中国教师报·班主任周刊》关注了一系列的方法、经验和人物。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好的班主任是有性格的,好的班级是有故事的。回顾2018年,本着“为班主任成长赋能”的使命,《中国教师报·班主任周刊》关注了一系列的方法、经验和人物。本期,我们对过往的一年里,曾经呈现过的核心观点和优秀人物进行了集中梳理,以飨读者。

在滁州,你是有故事的班主任吗?

1

给班主任的N条建议

教室是师生之间不断相遇美好的生活空间。班主任作为距离学生最近的教师,要成为更优秀的生命样本,要成为不断传递美好的“精神个体”。那么,班主任如何更从容地管理班级,更优雅地与学生交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特别开设了“给班主任的建议”栏目,邀请那些有经验的班主任或有思想远见的校长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山西运城新港实验学校校长魏智渊为新班主任给出了3条建议——“明确你的目标”“高品质地执行”“带着爱与勇气上路”。

在魏智渊看来,有经验的班主任也会犯大量错误,更不用说新手了。因此,不要怕犯错误,确立目标后就大胆行动,即使错了还可以改正。工作中最怕的是想得多做得少,同时又心怀恐惧。

如何真正高品质地执行?魏智渊提供了一条思路:知道目标在哪里,不胡乱执行;一旦开始执行,就要彻底执行;执行就要达成目标,问题没解决就不能停……

回忆并反思自己1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班主任梁岗给新班主任这样的建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教育其实就围绕“一个中心”——人,与教育有关的所有人——学生、家长、同事,肯定还有你自己。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立场只是起点,还要坚守两个基本点——依法执教和按律带班。

梁岗建议新班主任带班时遵循“先整体后个体”“先管理后教育”“通过发展解决问题”的规律。新班主任应该先培育班级发展的“土壤”,做好班级整体管理和建设。“土壤”肥沃了,班主任才能播撒文化的种子,开发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班本课程”,实现真正的以文化班、润泽生命。

“班主任是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教授迟希新说。

在迟希新看来,班主任要淡化“班级管理”理念,增强“班级经营”意识。不能单纯依靠规制掌控班级,而要通过关系和情感进行维系。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需要树立正视差异、尊重差异的态度,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和接纳,让班级不仅成为学生喜欢和向往的友善集体,也成为令自己享受和愉悦的精神家园。

但新班主任也有许多需要避开的错误做法。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藏南中心中学班主任丁柏恩指出,比如因为心烦,所以讲课前先发火;因为不自信,让学生额外学习自己教的学科;怕掌握不了学生情况,在班里搞“检举”;为了自己的“光辉”形象拒不认错;跟自己喜欢的学生格外亲近;过分相信其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是关于缺点的……

中途接班时,班主任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后娘”如何变成“亲娘”?

广东省深圳市百仕达小学班主任刘海美尝试过许多方法,让师生快速适应新环境。一是第一时间叫出学生的名字。二是准备心愿卡,建立师生情谊。三是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班级现状。四是架设家校共育之桥。

“这样做虽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但工作理顺了,师生关系亲密了,家校沟通和谐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自然就会顺理成章。”刘海美说。

曾因中途接班“焦头烂额”的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班主任郑艳红得出了经验,她说,要在最短的时间了解接手的班,让学生接纳自己;营造良好的氛围,共同确立班级愿景;发挥“自我”的力量,共同创建班级管理规范。

郑艳红强调,以上这些做法的核心是尊重。具体体现为三点:一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二是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三是与学生结成平等的关系。“让‘后娘’变‘亲娘’,关键在于你能理解、接纳学生,并时时刻刻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中途接班也有许多禁忌。浙江省杭州市千岛湖建兰中学班主任孙晨说,第一,切忌操之过急。第二,切忌了解学生不够。第三,切忌翻过去的小账……

孙晨指出,中途接班的班主任要根据班级情况掌握好管理尺度,太严会导致学生更加怀旧而迟迟不肯接受你,太松则会让班级风气走向歧路。不过,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学生,他们自然会配合你的工作。

知名班主任田冰冰说,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打开课程建设的大门,打开团队共育的大门,更要敢于打开资源联动的大门,多维协同推动育人工作。比如,班主任可以联动同年级班主任,共享优质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班主任可以大胆尝试联动兄弟学校的班主任,重要节日一起策划、分头实施;班主任还可以突破性地联动社会机构,共同设计研学旅行课程……

如此多的建议仅仅是一种参考。重要的是,班主任要找到自我成长的动力和通道。

在滁州,你是有故事的班主任吗?

2

新生代班主任的特质

这一年,本刊关注了许多默默在一线耕耘的班主任。我们特别开设了“新生代班主任”栏目,每月推出一位班主任作为“月度人物”。他们有一些共同特点,即对教育有无限的热忱,对学生有无条件的关爱,在带班时有足够的智慧和创意。

代立然是河北省涿州市实验中学班主任,“老代”是学生对他亲切的称呼。

老代带的“骐骥班”学生毕业时,他会和学生做一本“青春纪念册”,那是对每个学生初中三年的总结和记录。

骐骥班还有一个传统。学生毕业的当年国庆节或教师节前夕,一些毕业生会回校看望老代并与新生交流。上届班长会把“青春纪念册”和骐骥班徽交到新一届班长手中,象征着对骐骥班精神的一种传承。老代说:“要让班级成为孩子的精神故乡。”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安慧里校区班主任滕桂玲有时调侃自己是“活动家”。在她看来,要做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应该成为一个“活动家”。这里的“活动家”不是置学生于不顾,整天漂在外面,而是善于利用各种活动育人,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德育不同于智育,有着独特的工作机理。学生即使把‘守则’‘规范’背得滚瓜烂熟,不‘走心’的话几乎没有作用。德育工作必须创新方法,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受到教育。”所以,滕桂玲的班级活动丰富多彩,打破了教室乃至学校的界限,只要学生需要,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活动。

从一个原本让人谈之色变的“调皮班”,到一个团结互助的优秀班级。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南丰小学班主任华梦娇这个“魔术师”。

蹲下身,平视孩子的眼光;慢慢来,看到点滴的进步;携手走,为了共同的目标。这是华梦娇的三种转变方式。她说,教育的许多事情都是小事,但一点都不敢怠慢,因为每件小事都关系着孩子的成长。

湖北省武汉七一华源中学教师梅丽旻被学生称为“女神老师”。她的许多班级管理经验曾被媒体报道。

比如,梅丽旻的微信朋友圈成了“小梅小园微课堂”,这是她课外开展教育教学的平台。她将有益于学生思想与品格培养的内容及班级活动、教学情况等及时发布,让学生、家长及时阅读和互动。

梅丽旻经常使用的神器是“四个小本”。“每周小结本”是学生的“发泄本”,“每日进步本”是她与后进生私下约定的“联络点”,“心灵对话本”是她与暂时“管不住自己”的个别学生纸面交流的“热线”。近年来,在运用了十几年的“三个小本”基础上,梅丽旻又创新出“第四个小本”——暑假家校互动本。

梅丽旻有“四个小本”,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班主任赵聪莉则有“三大计划”。

其中,“存在感找回计划”让许多人不禁感慨。一个班级总会有几个学生存在感很弱,仿佛是“透明人”。针对这种情况,赵聪莉在后进生中开展了“存在感找回计划”。她将值日生轮流完成的一部分班级日常任务,比如护理窗台的花、擦洗饮水机等活儿分给他们,让他们在更多地为班级服务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在别人的肯定和认可中找到成就感。为了照顾这些后进生的自尊心,在开展这个计划前,赵聪莉悄悄将他们集中到办公室,召开短会,讲明利害,统一思想,明确目的。

海南华侨中学班主任汤成慧班级的“男生会议”“女生会议”也让人眼前一亮。

男生会议,汤成慧讲怎么成为一名有担当、受欢迎的男生,如何打理自己、提升颜值,怎么提升自己的气质,对待女生应该持什么态度,如何给姑娘们过节……女生会议,汤成慧讲什么样的女生受欢迎,讲女生的圈子文化、塑料花姐妹,讲女孩子应该怎样看待男生,讲如何分辨好男生和坏男生,讲生理卫生……汤成慧像大姐姐一样指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汤成慧还特别善于团结一个班的教师团队。她说:“我和科任老师讲,这个班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我们6个人的。”汤成慧在组织活动时,总是以6位老师的名义开展。为了有的放矢帮助到每个学生,各科教师经常聚在一起开联席会,聊学习状态,聊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等。除了联席会,班里还实行导师制:学生首选导师,说明为什么选这个老师,然后老师再进行选择,最终确定导师及帮扶学生。导师主要在情感、心理、学习方面辅助班主任工作,分担班主任的压力……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一小学班主任艾彦华把班级生活过成了一首诗。两年前,艾彦华班上的孩子写的雾霾诗在网上点击量达到了十几万,他们班一夜之间成为“网红班级”。而这,只是他们班级诗文化的一个缩影。

艾彦华被学生称为“诗人老师”,他们班会用诗词进行交流。为了第一时间把准班级脉象,摸清“敌情”,艾彦华立了个不成文的规矩:学生每天要写日记,每周要写周记。没想到学生谭晨竟然在周记本中用一首打油诗向她叫板。艾彦华一看,这小子写的还真有点儿意思。于是立即回诗一首。后来,在每周一的日记赏评课上,艾彦华针对那个学生的文笔、思想进行大力表扬。艾彦华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管理不知不觉地渗透进去……

在滁州,你是有故事的班主任吗?

3

班改让班级精神站立

有人说,课改改到深处是班改。班改作为课改的一部分内容,需要班主任本着系统思维去研究。

安徽华佑教育集团校长汪兴益介绍,安徽铜都双语学校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集团旗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路子——“家”文化、“和”氛围。

用传统的办法治班,学生往往怕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是在“管”学生,是在用个人权威、校纪校规等强压学生服从。安徽铜都双语学校要求班主任具备过硬的素质、良好的责任心,但不允许班主任在班级“一手遮天”。

基于此,学校构建了班级自治管理委员会和年级自治管理委员会。两级自管会分别设立德道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和学道中心。年级自管会每个中心安排一名教师为中心主任、一名学生为中心校长,中心校长负责日常工作,中心主任则起指导、协调的作用。这种班级自管体制的一大好处就在于:学生之间相互管理、相互提醒甚至相互监督,往往能够取得班主任亲自管理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班改一定是需要制度建设的,但制度不一定来自班主任。湖南省株洲市景弘中学的办学宗旨就是办一所学生自己的学校。对于班级,学校也提出办学生自己的班级,所有班级的制度都由学生自己制定。

制定什么样的制度?如何执行制度?怎样保证制度得以落实?这些问题应该由学生自己说了算。班主任向元武所带的班级,就利用两节课的时间专门制定班级制度。学生从班级目标、班干部人员设置、班干部职责划分等维度,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利用全班大展示的方式,让每个小组都进行展示讨论。

班级制度一般在开学第一个月开始制定,往后逐渐完善,在学期中的时候形成定稿。在定稿颁布之前,要向班级每个成员征求意见。在班级细则颁布当天,班级会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像通过宪法一样通过班级制度,同时还会邀请全班学生的家长参加。当然,如果班级制度没有落实,制度制定得再规范也是一纸空文。

如何通过班级管理改革,打造班级生命共同体?常州大学附属小学班主任周仁启和同事对班级任课教师的共同成长进行研究,以促进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之间互通性、综合性的交融。他以郁金香课程为例,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

学校给每个孩子发放两颗郁金香种子后,班级各学科教师对这个课程展开了“头脑风暴”:怎样围绕这个课程设计教学,让孩子能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探究、记录郁金香,在观察体验中学会成长、学有所得呢?于是,各学科教师围绕郁金香这一主题,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学科教学中逐渐渗透,形成本班独有的综合课程——郁金香课程。这改变了以往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巧妙地建构了学科共同体,让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各科教师分别发挥各自所长,从不同学科专业的角度带着孩子观察、体验、学习,从而对郁金香有了更深层次、更立体化的了解,形成了一种更为开放的班级课程体系。

班主任只有不断广纳资源,才能给予学生更丰富的滋养。知名班主任田冰冰与家长代表共同规划“百家讲坛课程表”,以“四结合”的方式系统规划家长课程——即结合班级资源,结合家长意愿,结合年段特点,结合当期重点。系统规划课程时间和课程形态,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成为孩子独一无二的“家长教师团”,共享这份课程饕餮盛宴。不仅如此,田冰冰所带的班级还筹建四类家长代表委员会,分别是膳食委员会、课程委员会、班级委员会、监察委员会,让家长深度参与班级的监督和管理。

湖北省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夏丽娟用评价串起了班级生活。他们设计了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其中“成长护照”是一大创新,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行为习惯等均在“护照”上有所体现。每天放学前教师填写评价表,下午学生带回家由家长填写在家表现情况,从而达到全员评价、促进养成的作用;“成长足迹档案”则是另一“武器”,这是期中和期末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的过程,也是将形成性评价引向终结性评价的过程。

不过,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龙泉实验小学刘伟伟看来,班改最先改的应该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是无穷的,教师永远也教不完。但是思考能力、交往能力、研究能力、自律、奉献……这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孩子来说才是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所以,班主任不应该再迷恋成为一个问题解决专家,而应该成为一个塑造孩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

班改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守护一种关系、一种精神,让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和谐,“让班级精神渐渐长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