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前言

战时海上运输系列是我之前在微信公众号写的一个系列短篇,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日本帝国的战时海上运输线,将分为以下篇目逐次发出。

目录:

  •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 战时海上运输(4)石油运输的ヒ船団和ミ船団
  • 战时海上运输(5)数据分析,重拳出击的美国航母编队
  • 战时海上运输(6)航路断绝!南号和北号作战
  • 战时海上运输(7)松船团
  • 战时海上运输(8)竹一船团
  • 战时海上运输(9)饥饿战役
  • 战时海上运输(10)多号作战


战时标准船

海上运输的运输成本较低,在国家经济以及军事层面,确保战时海上运输的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战争时期,为了迅速的弥补在战争中被敌军击沉的船舶吨位,有必要在短期内大量建造经过结构简化的船舶,称为战时标准船。

战前海军研究认为,开战第一年度会损失80~100万总吨,第二年度为60~80万总吨,第三年度以后为40~60万总吨,而开战时候的商船保有量为630万总吨。海军计划中的造船能力为:开战第一年度为45万总吨,第二年为60万总吨,第三年度以后为80万总吨。

梦想与现实对比(单位为万吨)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PS:日本通过俘获和打捞沉船,42年获得61万吨,43年获得10万吨,43年获得3万吨船舶,吨位战中这部分数据已计入日本船舶吨位增长中

(例:42年度为 建造24 + 俘获61 - 损失102 = -17)。

日本二战中的战时标准船舶

日本一共进行了4个批次战时标准船的建造,包括一般货船,油轮,矿石运输船等型号,总建造数量1036艘,合计263万吨

数据来自《海上护卫战》

  • 第一批次,186艘,(72万1020吨);
  • 第二批次,844艘,(186万7830吨);
  • 第三批,仅6艘在战时建成,(4万7300吨),其它在日本投降后建成;
  • 第四批,停留在图纸计划阶段,未建造;

这其中也包括了铁道部的青函联络船,油轮和航母兼用的特型TL,以及陆军特殊登陆舰,这些在广义上也被称为战时标准船舶。

不仅钢制船舶——称为甲船,用木材建造的乙船也进行了战时标准化的设计,43年1月开始建造应急木船,分为70、100、150、200,250吨五个等级,后来简化为100、150、250吨三个等级,计划建造95万吨,实际总建造数量超过2378艘(约合32.7万吨木船)。

因为我比较关心日本战时石油运输的原因,特别统计了一下日本战时5000吨以上的油轮情况。

以下,包括陆军航母2艘在内,合计89艘油轮。

  • 1TL型19艘
  • 2AT型34艘
  • 2TL型27艘
  • 3TL型5艘
  • 3AT型2艘(一艘战后建成 )

顺便说一下这个船型命名方式,

  • 首字1、2、3、4代表战时标准船的建造批次。
  • T代表Tanker,油轮
  • L代表Lager——大型,M代表Medium——中型,S代表Small——小型
  • 2AT代表2A型货船改造油轮


陆军航母

特TL型,建成2艘,载机12架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载机——九三式中间练习机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九三式中間練習機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 しまね丸(特1 TL型) 45年2月29日竣工(同型舰还有大滝山丸(未成))
  • 山汐丸(特2 TL型) 45年1月27日竣工(同型舰千種丸在44年12月下水,但中止建造)

这两艘船45年建成后没发挥任何作用,都在本土被盟军空袭重创,搁浅在海滩上。

45年7月28日被英国海军空袭,命中3弹大破的しまね丸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战时标准船的型号

第一次战时标准船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1A型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 1A型,6400吨,航速15(12)节,主机为三胀往复式发动机

用于南方和本土运输,建成8艘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 1B型,4500吨,航速14(11.5)节,主机为蒸汽轮机

用于中国大陆和本土之间运输,建成16艘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 1C型,2400吨,航速14(11)节,主机为三胀往复式发动机

用于中国大陆和本土之间运输,建成34艘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 1D型,1900吨,航速13.2(10)节,主机为三胀往复式发动机

重物运输,战时多被征为军用,用于运输车辆和大发艇。被认为战标船中最优秀的一型,建成22艘。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 1E型,830吨,航速12.4(10)节,主机为柴油

沿岸杂货运输,建成21艘

  • 1F型,490吨,航速12(10)节,主机为柴油

沿岸杂货运输,建成13艘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日田丸 Hida Maru


  • 1K型,5300吨,航速13.5(10.5)节,主机为三胀往复式发动机

五千吨标准矿石船,用于中国大治——八幡制铁所之间的铁矿石运输,后来也参与海南岛榆林至本土之间的运输,该船只能与这几个港口之间的陆上设施配套,建成20艘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 1TL型,10000吨,航速19(16.5)节,主机为蒸汽轮机

万吨型油轮,南方石油运输,建成19艘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 1TM型,5200吨,航速15.5(12.5)节,主机为蒸汽轮机

五千吨型油轮,建成26艘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1TS型,生田丸


  • 1TS型,1010吨,航速12(10)节,主机为三胀往复式发动机

千吨型油轮,建成5艘

第二次战时标准船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2A型,第一大拓丸,6888吨


  • 2A型,6600吨,航速10(9)节,主机为三胀往复式发动机或者蒸汽轮机

1A型和1B型合并,建成101艘

  • 2AT型,6600吨,航速10(9)节,主机为三胀往复式发动机或者蒸汽轮机

挪用2A型改建油轮,建成34艘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2D型,东洋丸


  • 2D型,2300吨,航速11(9)节

1C和1D型合并,建成126艘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 2E型,870吨,航速9(7.5)节,主机为柴油机,建成419艘
  • 2ET型,870吨,航速9.6(7)节,主机为柴油机

挪用2E型改建应急油轮,建成165艘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2TL型,受美军空袭即将沉没的极运丸

  • 2TL型,10100吨,航速15(13)节,主机为蒸汽轮机

1TL和1TM型合并,建成27艘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2TM型


  • 2TM型,2820吨,航速11.5(9.5)节,主机为蒸汽轮机

1TS型的改进,巨港原油运往新加坡,建成40艘

第三次战时标准船

  • 3A型,7200吨,航速15.5(13.5)节,主机为蒸汽轮机
  • 3B型,4900吨,航速16.5(14)节,主机为蒸汽轮机
  • 3D型,3000吨,航速15(12)节,主机为蒸汽轮机
  • 3E型,880吨,航速10(8)节,主机为柴油机
  • 3TL型,10200吨,航速19(16)节,主机为蒸汽轮机
  • 3AT型,7100吨,航速15.5(13)节,主机为蒸汽轮机
  • 3ET型,870吨,航速8节,主机为柴油机

第四次战时标准船

仅停留在图纸设计阶段,未开工建造任何一艘

  • 4B型,3400吨,航速18节,主机为舰本式锅炉,横滨造船、未开工建造
  • 4TL型,9600吨,航速22(19)节,主机为蒸汽轮机,长崎造船、未开工建造
  • 4TM型,3400吨,航速18节,主机为舰本式锅炉,神户造船、未开工建造
  • 4ET型,1150吨,航速13(10)节,主机为蒸汽轮机,潘磨造船、未开工建造

其他战时标准船的衍生型号

  • W型,第五青函丸,青函联络船
  • H型,石狩丸
  • 特TL型,11800吨,航速18.5节,主机为蒸汽轮机,8600马力,载机12,陆军航母


  • M型甲,摄津丸,陆军登陆母船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 M型丙,熊野丸,陆军登陆母船
  • TE型,650吨,只能被拖航的油柜船
  • EC型,武智丸


~(完)~


战时海上运输(3)战时标准船

动图来自Love.Death.and.Robots~幸运13号~

这是一个海战爱好者的港湾,喜欢请点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