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牛:華裔“賭聖”馬愷文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牛人是華裔“賭聖”馬愷文以及他的創業故事。馬愷文之所以能被稱為“賭聖”,是因為他把數學方法應用到了賭博行業,利用他那如“英特爾芯片”一樣準確的算牌能力,在 MIT 求學期間他就賺了幾百萬美元。

不過,在介紹他之前,我想先向你推薦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叫《決勝21點》,可能不少人都看過,但估計很少有人知道這部影片的靈感來源就是馬愷文在 MIT 求學時的經歷,而且馬愷文本人還出演了電影裡的莊家。這部電影裡面的教授,就是《紙牌屋》裡的主演凱文·斯派西。

科技大牛:華裔“賭聖”馬愷文

《決勝21點》劇照

電影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主人公本·坎貝爾因為有著超常的數學天賦和快速心算能力,得到了數學教授米基·羅薩的青睞,他加入了由教授帶頭的“特殊團隊”。而這個天才團隊就是利用數學才能在賭城拉斯維加斯玩“21點紙牌”遊戲,瘋狂賺錢。

他們並沒有像常規的賭博電影中所說的那樣“做局”或者“出老千”,而是依靠數學,特別是利用概率統計理論來分析決策,也就是通過提高自己的勝率來賺錢。他們在賭場玩得如魚得水,贏得瀟瀟灑灑。但很快,他們就被賭場監管發現有“算牌”嫌疑,於是他們就和賭場上演了一場“貓捉老鼠”的故事。電影中有一句經典名言叫“Always count the variable change”,意思是永遠要考慮變量的變化,實際上,整部電影的發展就是在不斷印證這句話。電影劇情充滿了變化,也充分展示了“變化”帶來的巨大影響,每一個細微的改變都隨著劇情發展而被無限放大。

這麼精彩的電影就是以馬凱文的故事為藍本改編的,下面我們看看真實的馬愷文是什麼樣的。

一、從埃克賽特中學到MIT

馬愷文從小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伍斯特市長大,他的父親是伍斯特理工學院的化工系教授。父親非常清楚數學的重要性,所以一到暑假,他每天都會給兒子輔導兩個小時的數學。13歲時,馬愷文被送到美國著名的私立高中埃克賽特中學讀書。在那兒馬愷文接受了先進的“哈克尼斯圓桌教學”,簡單來說,“哈克尼斯圓桌教學”就是,12 名學生和1名老師一起圍著圓桌,用提問、討論和辯論的方式來交流學習。說起幼年的教育經歷,馬愷文總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他說過,父親的高壓政策和埃克賽特的哈克尼斯教學法都讓他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敏銳的思維分析能力和強大的社會交流能力。他認為,這些都是他成為21點小組成員時必備的技能。

科技大牛:華裔“賭聖”馬愷文

馬愷文

後來,馬愷文順利考入了 MIT 進行深造。讀大三那年,馬愷文受邀加入著名的“21點俱樂部”,起先他是不願意加入的,但因為幾個朋友都是小組成員,還說每週都有機會去賭城拉斯維加斯。於是他同意了邀約,並開始接受嚴格的算牌訓練。非凡的數學天賦,讓馬愷文在小組中獲得了 “英特爾芯片”的外號,同時也擁有了去賭城一展身手的機會。一開始他們先去大西洋城進行實驗,可結果卻很悲慘,他們經常把帶去的錢輸個精光。

不過,經過幾年的實戰訓練後,他們積累了大量經驗,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篩選機制。每位申請者都必須通過嚴格的數學測試,包括概率、邏輯和記憶力測試。通過以後還要接受俱樂部高強度的免費培訓,然後每位隊員還要通過8到10輪六副牌的“21點”考驗。值得一提的是,最後去賭場時,這些21點專家們並不是各自為戰,而是組成一支“核心戰隊”共同作戰。這並不奇怪,因為他們發現一個秘密,只要整合每個成員的優勢就能提高4%左右的勝率,那就足以戰勝莊家了。

那會兒馬愷文和隊友經常帶上10萬到30萬的現金飛往拉斯維加斯度週末,雖然有時也會出現玩一兩圈就輸掉10萬塊的“悲劇”,但總體上一直是贏的,最棒的一次一個週末就淨賺45萬美金。

二、轉型為創業者和暢銷書作家

當然,賭場可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算牌賺錢。隨著面部識別系統和防止算牌的計算機軟件的大量使用,賭場分辨“算牌者”的能力越來越強,馬愷文和團隊的賭場生涯也越來越艱辛。

1997年,MIT 的“21點俱樂部”因為金錢分配問題產生了小矛盾,再加上小組成員都被賭場列為“黑名單”,所以俱樂部最終還是解散了。但是呢,就在上學這幾年時間裡,馬愷文和他的團隊依靠這種基於數學理論的策略方法和縝密的邏輯思維,在賭場賺了幾百萬美金。馬愷文自己說,他畢業都不想找工作了,因為什麼工作都沒有去賭場刺激,也沒有打21點來錢快。他最終還是找了份工作,原因很簡單:別人問他職業是什麼的時候,他總不能說是賭博吧。

科技大牛:華裔“賭聖”馬愷文

馬愷文

不過呢,雖然在華爾街找到了高薪的金融工作,馬愷文還是覺得給別人打工太無聊,所以乾脆出來創業,而且把在賭博中培養出來的概率思維、嚴密的邏輯和強大的心理素質用在了創業領域。

90年代末,他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Golfspan,目的是幫助高爾夫玩家提高球技。當時馬愷文一口氣簽下了美國高爾夫排名前15中的7位選手,花錢請他們錄製視頻,然後放到網上出售,有點類似現在我們的“大師課”,但是這做法在當時還是太超前了。由於視頻的清晰度不夠,精心製作的視頻內容又被盜版在網上肆意傳播。3年之後馬愷文辭去了首席技術官的職位,這家公司也被美國一家互聯網服務商收購了。

2000年馬愷文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公司名字叫做 Circle Lending,意思是“借貸圈”,有點像今天的 P2P 貸款。同樣因為創意在當時過於超前的原因,這家公司並沒有成長起來。不過它的存在還是促進了借貸行業的發展,後來被馬愷文轉賣給一家金融投資機構。

2003年,馬愷文又建立了 Protrade 公司,開始了第三次創業。為什麼要創辦這家公司呢?這就要說到馬愷文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點球成金》了。馬愷文說,電影中一位棒球球隊經理人按照自己對棒球的領悟,組建了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棒球隊。更重要的是,影片穿插了很多統計學、管理學和大數據分析相關的情節,展示了數字背後巨大的力量。因為這部電影,馬愷文就想創立這麼一個體育諮詢網站,通過蒐集、統計和分析運動員與體育比賽的數據,來幫球隊經營者做出更好的交易決策,也幫運動員拿到更合適的合同。

科技大牛:華裔“賭聖”馬愷文

《點球成金》宣傳海報

而且,馬愷文創立的這個網站還成了美國職業運動的一個虛擬交易市場,每位職業球員都有自身的標價,價格會隨著他們各自的實力和人氣產生波動。只要成為網站的註冊會員,你就能獲得網站的遊戲幣。除了 Protrade 外,馬愷文還創立了另一家公司 Citizen Sports,它是一個基於 iPhone App 的體育信息平臺。2010年,這家公司被雅虎收購。

另外,馬愷文不單是創業者,還是一名暢銷書作家,他寫了一本書叫《數字信徒:來自賭場的商業智慧》。在這本書中,他結合自己的賭場經歷,以及在證券、互聯網行業的打拼經歷,向我們介紹了怎樣把數學和計量方法運用到企業經營中,做出最優的運營和投資決策。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不妨買來看看。很多人對這本書喜歡得一塌糊塗,尤其喜歡它的名字,數字信徒。

科技大牛:華裔“賭聖”馬愷文

數字信徒:來自賭場的商業智慧

三、數字化轉型

馬愷文的故事就講到這兒。

其實,在數字化轉型的趨勢下,“人腦神算”已經被淘汰,很多行業轉而採用機器計算來提升運營效率,為用戶提供更貼心的服務。所以將來你要去賭場,不用自己算,戴個增強現實的眼鏡就足夠了,不過未來賭場可能也會禁止增強現實眼鏡的進入了。

當然,比如當年 Netflix 利用大數據製作了當紅名劇《紙牌屋》。再比如,廣告公司也利用大數據分析讓自己的廣告做到“精準投放和精準傳播”,這些都是大數據不斷深入到各個行業的例證。

今日內容小結

總結一下,今天我們主要介紹了馬愷文的賭場經歷和他的數學思維在商界的成功應用,希望你掌握以下2點:

第一,當雙方利益絕對對立時,比如“算牌玩家”和賭場,儘管需要付出高額的成本,但是為了阻止對方獲利,最新的科技總會被快速運用。所以,這場科技和腦力的博弈,就催生了巧妙的策略和強大的技術。

第二,馬愷文把在賭博中培養的概率思維、嚴密的邏輯和強大的心理素質複製到商界,並且大獲成功。這和電影《點球成金》中把統計學、管理學以及大數據分析應用到管理棒球隊如出一轍。而如今,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這些數據分析工作早已被計算機代替,並在娛樂行業大規模地推廣應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