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宣传日」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110宣传日」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110宣传日」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一)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

正值岁末年初,既是市民群众消费购物的高峰,也是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的高发期。请市民群众提高防范意识,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主要有以下十类:

1、冒充公检法诈骗。

2、冒充熟人、领导诈骗。

3、冒充客服类诈骗。

《电话中的“视频笔录”》

4、助学、补助类诈骗。

5、冒充黑社会诈骗。

6、网络购物诈骗。

《发送验证码后银行卡内222万现金不翼而飞》

7、航班改签诈骗。

8、伪基站诈骗。

9、兼职、刷信誉诈骗。

10、中奖类诈骗。

《什么样的“骗局”让老伯深信不疑?》

(二)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

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当市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公安机关是如何开展快速接警、紧急止付的?我们就来揭秘一下吧。

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报警电话后,接警员通过询问判断属于电信诈骗类警情的,在第一时间处警属地分局的同时,将电话转接至“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由反诈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详细询问和信息登记。然后再根据报警人提供的内容,分别录入通信链,资金链和互联网,方便民警提取信息。

「110宣传日」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此外,上海市公安局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启用962110作为对本市“电信网络诈骗潜在被害人”电话劝阻和短信提醒的统一专号,该号码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市反诈中心民警通过962110电话远程劝阻“电信网络诈骗潜在被害人”,当市民的手机来电显示出现这个号码,至少说明两点:1、你之前已经被诈骗份子骚扰过了;2、反诈中心的民警正在极力帮助你走出骗局,请您第一时间接听该电话。同时,反诈中心将相关信息发至110报警服务台,视情下发至属地分局,并及时派员上门进行当面劝阻。

「110宣传日」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三)被害人报警注意事项

1、报警人若是异地报警,且案发地在上海,报警人可在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当地的公安机关移交上海公安机关,或者来上海向公安机关报案;若是在国外受骗,或者案发地不在上海,可以到当地的警署报案。

2、事发后,被害人需冷静处理,及时致电所属银行客服,说明原因,挂失或者让银行及时止付。

3、报警人需要携带的证件:身份证,转账时使用的银行卡。

4、报警人需要记录接到诈骗电话或者信息的时间和使用的通讯号码。

5、报警人银行转账时所在的辖区、路名、银行名称、柜面还是ATM机。

6、报警人使用微信、QQ等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提供社交账号和支付账号,若是绑定银行卡转账,要记录绑定的银行卡账号。

7、为了办案需要,报警人需要主动提供交易明细。

8、报警人需要提供诈骗分子使用的收账账号,转账时间。

9、报警人需要记录诈骗互联网的信息,例如APP名称,网址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