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简单心理Uni

课程/实习/督导/同伴

学心理咨询,来简单心理Uni

本文字数5100+|阅读预计需要 13 min

截止到今天,美国政府已经停摆超过30天了。

根据最新民调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率从上个月的42%跌至34%,降至一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美联社报道,美联社-诺克公共事务研究中心23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此次政府关门的问题最严重,他们认为是特朗普造成超过80万联邦员工拿不到薪水。60%的美国人称,特朗普对政府关门负有极大责任。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回顾特朗普上任以来的种种“神奇事迹”,不禁让人想起早在2017年时,美国35名精神病专家曾联名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认为特朗普“严重缺乏同理心”,并且“情绪极度不稳定”,不适合担任总统职务。

另一些心理健康工作者则参与了由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 John Gartner 发起的签名,称特朗普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呼吁罢免特朗普的总统职务。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事实上,对特朗普总统精神状态的公开讨论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在特朗普胜选以前,美国媒体就对他的精神状况颇有非议。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一系列被视为不妥的言论,和所表现出来的自大、高傲的态度一度被贴上了“

自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NPD)”的标签。

对此,美国精神医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简称 APA)* 也已经在2017年8月发出了严正声明,提醒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恪守“戈德华特守则”,即不应该在没有经过专业问诊或得到正当授权的情况下,就对某公众人物的精神状况作出专业性、诊断性的判断。

*注:为避免误解,这里提到的 APA 是美国精神医学协会,不是美国心理学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也简称为 APA)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于特朗普就任以后发布行政令驱逐八国伊斯兰教移民、在外交场合出言不逊等行为,更多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者认为他们 “不能再保持沉默了”。不仅如此,还有诸多业内人士认为,戈德华特守则所提出的问题固然重要,但限制了心理健康从业者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阻碍了这些专业人士履行他们的社会责任。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治疗师们不应该再墨守成规、坐以待毙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戈德华特守则?面对特朗普这样有争议的公众人物,今天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何去何从?

01.

“戈德华特守则”

由另一个神奇总统候选人引发的历史变革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戈德华特守则的制定源于50多年前另一个美国总统候选人拜瑞·戈德华特 (Barry Goldwater) 的“被诊断”事件。1964年,《Fact》 杂志向12,356名精神科医师发出了调查问卷,请他们从专业角度评价戈德华特的精神状态是否适合担任总统。在对该杂志调查作出回复的2417人中,有1189人认为戈德华特的“精神状态不适合担任总统 (psychologically unfit) ”。戈德华特为此将《Fact》杂志告上了法庭,并成功胜诉。法院认为,该杂志歪曲事实,对戈德华特进行了恶意攻击。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六年后,美国精神协会以这次事件为戒,将戈德华特守则写入了第一版美国精神医学协会伦理手册中,告诫心理健康工作者不要再重复这样的错误。

《美国精神医学协会职业伦理守则》第7.3条,即俗称的“戈德华特守则(Goldwater Rule)”规定:

“当被问及对一个公众人物、或一个在大众媒体上透露过自己私人信息的个人时,精神科医师可以和公众分享他在某个精神障碍领域的专业知识。但在没有经过专业问诊、且没有得到正当授权的情况下,就向公众发表相关的专业性意见,是一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然而,距离戈德华特守则的制定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远程问诊和视频咨询已经成为了可能,并得到广泛应用,推特 (Twitter)、微博、直播等社交媒体形式让人们感到自己更加贴近了公众人物的生活。在今天的语境下,戈德华特守则是否还应该被坚守?

02.

正方:坚守守则

“精神疾病”的标签不能乱贴,不负责也不道德

引用美国精神协会主席 Maria A. Oquendo 的话来说,违背戈德华特守则是一种 “不负责,可能(对精神疾病患者)带来污名化,并且绝对不道德(irresponsible, potentially stigmatizing, and definitely unethical)”的行为。

支持戈德华特守则的声音中主要有三个观点:

1. 缺乏职业素养

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者 Richard Friedman 认为,在没有进行临床访谈的情况下,精神科专家的个人政见很有可能阻碍他们对政治领袖作出客观的医疗判断。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五版)》(DSM-5) 的编写者之一、美国杜克大学荣誉教授 Allen Frances 则表示,“业余选手” 轻率地给特朗普贴上“自恋人格综合症”的标签,是一种缺乏专业水平的表现

。Frances 说,“我撰写了 DSM-5 手册中自恋综合症的标准,而特朗普根本不符合”。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2. 对精神病患者的污名化

英国著名脑神经科学家奥利佛·萨克斯 (Oliver Sacks) 曾说,“我不认为我独特的自我 (identity) 可以被任何一个精神症状或者一个标签所代表”。

与大多数患有躯体疾病的病人不同,精神疾病患者当下还面临着很多大众的误解和歧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不理解,不仅加深了患者的自卑和抑郁情绪,而且也对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从业者的工作造成了阻碍。很多患者和家属即使在发现问题后也不愿意接受治疗,就是因为不想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而类似此次特朗普”被诊断”的事件,

以特朗普患有精神疾病为由认为他不适合担任政治领袖,只会加剧大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异样眼光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你可以患有精神疾病,并同时具有非常出色的能力;就像你也可以精神上一切正常,但完全不适合总统的职务 (排除健忘症等确实不适合担任总统的精神问题)”,Richard A. Friedman 说。

3. 犯错误的正当借口

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当的行为成为了“精神问题”的代名词?除了此次特朗普事件和戈德华特事件之外,媒体也曾试图在克林顿性丑闻*事件之后给克林顿贴上”性瘾者”的标签。精神科医师 Nada Stotland 博士评论道,“在当时,‘性成瘾 (sexual addition)’ 还没有被写入《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但就算当时已经认可了这项精神障碍的存在,克林顿就可以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Friedman 和 Frances 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Friedman 认为,不是所有的不良品行都反映了精神疾病:“我们应该认清,普通人人性中的阴暗面远比心理疾病要普遍得多;我们(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工作不是给行为败坏的人下处方”。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注:克林顿性丑闻,又称莱温斯基丑闻、拉链门,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发生性关系的事件。

03.

反方:对公众负责

心理健康从业者对公众有责任,远程诊断并非全无可行性

而在精神卫生工作者和研究者中,并不乏对戈德华特守则的异议。在2016年发布的一篇论文中,Jerome Kroll 和 Calire Pouncey 提出,戈德华特守则所提出的要求弊大于利。

一方面,它限制了精神科专家作为一个个体参与公众讨论的权利。另一方面,它所否定的远程诊断的模式在专家证人出庭 (expert witness)、保险付费计算和精神分析传记 (psychobiography) 的撰写中已经稀疏平常,美国精神协会并没有合理的原因限制精神科专家在谨言慎行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专业意见,对公众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

1. 心理健康从业者对公众有责任

在对戈德华特守则合理性的讨论中,Kroll 和 Pouncey 指出了美国精神协会道德守则中的矛盾性。道德守则的第7.2条强调,“心理健康从业者有责任为了促进社会进步、保护公众的精神健康而对相关的社会问题提出专业性的看法”。而戈德华特守则的内容明显限制了心理健康从业者对社会问题发表专业相关的评论。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公开信的签署者之一、在马塞诸塞州执业的精神科医师 Alexandra Rolde 认为,发表公开信的目的并不是要给特朗普下诊断,而是希望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对特朗普“令人担忧的某些人格因素”的注意。Rolde 并不支持在没有进行面谈之前就做出诊断的行为,但她认为自己有权对某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会如何影响他的执行能力做出专业性的评论。

2. 远程诊断的模式已有诸多先例

除了对社会责任的考量外,Kroll 和 Pouncey 也从专业应用角度讨论了远程诊断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他们指出,远程诊断已存在诸多先例。

首先,在精神病学研究中,对被试者精神状态的诊断不一定能够通过面谈的方式来进行。在很多试验中,研究者通过被试者在计算机上填写的心理测量问卷就对被试者的做出专业性的判断。

另外,两位作者还提到了撰写精神分析传记的传统。弗洛伊德著名的《史瑞伯:妄想症案例的精神分析》(The Schreber Case) 一书仅仅在德国法官史瑞伯自传的基础上就对其精神状况做出了详尽的分析和诊断。艾瑞克·埃里克森也曾在没有经过个人面谈的情况下就写下了对马丁·路德和甘地的心理史学分析。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04.

一些启示

呼吁更具体、完善的伦理守则的出现

那么,对「戈德华特守则」的讨论,又带给心理健康工作者怎样的启示呢?

围观了一场舌战之后,小编认为戈德华特守则所提出的问题无疑是重要的,但它给心理健康从业者所划的界线却是模糊的。作为一个心理健康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个关注时事的公民,如何能够在不违反从业道德的情况下,对社会问题发表专业意见、参与公众谈论?

对此,小编建议大家参照并遵守《中国心理学会咨询师伦理守则》中的相关规定:

“3.8 当心理师通过公众媒体(如讲座、演示,电台、电视、报纸、印刷物品、网络等)从事专业活动,或以专业身份提供劝导和评论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论要基于恰当的专业文献和实践,尊重事实,注意自己的言行应遵循专业伦理规范。”

在更具体、更完善的伦理守则出台以前,像此次特朗普总统“被诊断”的事件可能还会再次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职业协会更多的指引和帮助;又或许,立法部门应该要求白宫入驻专门的精神科医师,负责我们政治领袖的精神健康” ,纽约大学医学伦理部的首任主席 Arthur Caplan 说:

“但在此之前,我们还是把这些公开的诊断留给他们真正的医生吧。”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Reference

Carey (2016). The Psychiatric Question: Is It Fair to Analyze Donald Trump From Afar? Retrieved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Caruso (2017). Psychiatrists Debate Weighing in on Trump's Mental Health. Retrieved from Scientific American

Dodes (2017).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Warn About Trump. Retrieved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Frances (2017). An Eminent Psychiatrist Demurs on Trump’s Mental State. Retrieved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Friedman (2017). Is It Time to Call Trump Mentally Ill? Retrieved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Holmes. (2017). Stop Blaming Donald Trump’s Bad Leadership On Mental Illness. Retrieved from The Huffington Post

Kroll, J., & Pouncey, C. (2016). The Ethics of APA’s Goldwater Rule. J Am Acad Psychiatry Law, 44, 226-235.

Moreno (2016). The Real Story Behind the Goldwater Rule. Retrieved from The Huffington Post

Oquendo (2016). The Goldwater Rule: Why breaking it is Unethical and Irresponsible. Retrieved from APA blog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环球网新闻. (2019, Jan 24). 美政府关门第33天 特朗普民调支持率创近期新低. 环球网. Retrieved from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530405318105055&wfr=spider&for=p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