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到底有沒有精神病?|從「戈德華特守則」談心理師倫理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簡單心理Uni

課程/實習/督導/同伴

學心理諮詢,來簡單心理Uni

本文字數5100+|閱讀預計需要 13 min

截止到今天,美國政府已經停擺超過30天了。

根據最新民調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支持率從上個月的42%跌至34%,降至一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

據美聯社報道,美聯社-諾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23日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此次政府關門的問題最嚴重,他們認為是特朗普造成超過80萬聯邦員工拿不到薪水。60%的美國人稱,特朗普對政府關門負有極大責任。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回顧特朗普上任以來的種種“神奇事蹟”,不禁讓人想起早在2017年時,美國35名精神病專家曾聯名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認為特朗普“嚴重缺乏同理心”,並且“情緒極度不穩定”,不適合擔任總統職務。

另一些心理健康工作者則參與了由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 John Gartner 發起的簽名,稱特朗普有嚴重的精神障礙,呼籲罷免特朗普的總統職務。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事實上,對特朗普總統精神狀態的公開討論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早在特朗普勝選以前,美國媒體就對他的精神狀況頗有非議。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一系列被視為不妥的言論,和所表現出來的自大、高傲的態度一度被貼上了“

自戀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NPD)”的標籤。

對此,美國精神醫學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簡稱 APA)* 也已經在2017年8月發出了嚴正聲明,提醒心理健康從業人員恪守“戈德華特守則”,即不應該在沒有經過專業問診或得到正當授權的情況下,就對某公眾人物的精神狀況作出專業性、診斷性的判斷。

*注:為避免誤解,這裡提到的 APA 是美國精神醫學協會,不是美國心理學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也簡稱為 APA)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於特朗普就任以後發佈行政令驅逐八國伊斯蘭教移民、在外交場合出言不遜等行為,更多的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工作者認為他們 “不能再保持沉默了”。不僅如此,還有諸多業內人士認為,戈德華特守則所提出的問題固然重要,但限制了心理健康從業者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阻礙了這些專業人士履行他們的社會責任。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治療師們不應該再墨守成規、坐以待斃了。

那麼,究竟什麼是戈德華特守則?面對特朗普這樣有爭議的公眾人物,今天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應該何去何從?

01.

“戈德華特守則”

由另一個神奇總統候選人引發的歷史變革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戈德華特守則的制定源於50多年前另一個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瑞·戈德華特 (Barry Goldwater) 的“被診斷”事件。1964年,《Fact》 雜誌向12,356名精神科醫師發出了調查問卷,請他們從專業角度評價戈德華特的精神狀態是否適合擔任總統。在對該雜誌調查作出回覆的2417人中,有1189人認為戈德華特的“精神狀態不適合擔任總統 (psychologically unfit) ”。戈德華特為此將《Fact》雜誌告上了法庭,併成功勝訴。法院認為,該雜誌歪曲事實,對戈德華特進行了惡意攻擊。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六年後,美國精神協會以這次事件為戒,將戈德華特守則寫入了第一版美國精神醫學協會倫理手冊中,告誡心理健康工作者不要再重複這樣的錯誤。

《美國精神醫學協會職業倫理守則》第7.3條,即俗稱的“戈德華特守則(Goldwater Rule)”規定:

“當被問及對一個公眾人物、或一個在大眾媒體上透露過自己私人信息的個人時,精神科醫師可以和公眾分享他在某個精神障礙領域的專業知識。但在沒有經過專業問診、且沒有得到正當授權的情況下,就向公眾發表相關的專業性意見,是一種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

然而,距離戈德華特守則的制定已經過去了四十餘年,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遠程問診和視頻諮詢已經成為了可能,並得到廣泛應用,推特 (Twitter)、微博、直播等社交媒體形式讓人們感到自己更加貼近了公眾人物的生活。在今天的語境下,戈德華特守則是否還應該被堅守?

02.

正方:堅守守則

“精神疾病”的標籤不能亂貼,不負責也不道德

引用美國精神協會主席 Maria A. Oquendo 的話來說,違背戈德華特守則是一種 “不負責,可能(對精神疾病患者)帶來汙名化,並且絕對不道德(irresponsible, potentially stigmatizing, and definitely unethical)”的行為。

支持戈德華特守則的聲音中主要有三個觀點:

1. 缺乏職業素養

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者 Richard Friedman 認為,在沒有進行臨床訪談的情況下,精神科專家的個人政見很有可能阻礙他們對政治領袖作出客觀的醫療判斷。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第五版)》(DSM-5) 的編寫者之一、美國杜克大學榮譽教授 Allen Frances 則表示,“業餘選手” 輕率地給特朗普貼上“自戀人格綜合症”的標籤,是一種缺乏專業水平的表現

。Frances 說,“我撰寫了 DSM-5 手冊中自戀綜合症的標準,而特朗普根本不符合”。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2. 對精神病患者的汙名化

英國著名腦神經科學家奧利佛·薩克斯 (Oliver Sacks) 曾說,“我不認為我獨特的自我 (identity) 可以被任何一個精神症狀或者一個標籤所代表”。

與大多數患有軀體疾病的病人不同,精神疾病患者當下還面臨著很多大眾的誤解和歧視。公眾對精神疾病的不理解,不僅加深了患者的自卑和抑鬱情緒,而且也對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從業者的工作造成了阻礙。很多患者和家屬即使在發現問題後也不願意接受治療,就是因為不想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而類似此次特朗普”被診斷”的事件,

以特朗普患有精神疾病為由認為他不適合擔任政治領袖,只會加劇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異樣眼光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你可以患有精神疾病,並同時具有非常出色的能力;就像你也可以精神上一切正常,但完全不適合總統的職務 (排除健忘症等確實不適合擔任總統的精神問題)”,Richard A. Friedman 說。

3. 犯錯誤的正當藉口

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當的行為成為了“精神問題”的代名詞?除了此次特朗普事件和戈德華特事件之外,媒體也曾試圖在克林頓性醜聞*事件之後給克林頓貼上”性癮者”的標籤。精神科醫師 Nada Stotland 博士評論道,“在當時,‘性成癮 (sexual addition)’ 還沒有被寫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但就算當時已經認可了這項精神障礙的存在,克林頓就可以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嗎?”

Friedman 和 Frances 也提出了相似的觀點。Friedman 認為,不是所有的不良品行都反映了精神疾病:“我們應該認清,普通人人性中的陰暗面遠比心理疾病要普遍得多;我們(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工作不是給行為敗壞的人下處方”。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注:克林頓性醜聞,又稱萊溫斯基醜聞、拉鍊門,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與白宮實習生莫妮卡·萊溫斯基發生性關係的事件。

03.

反方:對公眾負責

心理健康從業者對公眾有責任,遠程診斷並非全無可行性

而在精神衛生工作者和研究者中,並不乏對戈德華特守則的異議。在2016年發佈的一篇論文中,Jerome Kroll 和 Calire Pouncey 提出,戈德華特守則所提出的要求弊大於利。

一方面,它限制了精神科專家作為一個個體參與公眾討論的權利。另一方面,它所否定的遠程診斷的模式在專家證人出庭 (expert witness)、保險付費計算和精神分析傳記 (psychobiography) 的撰寫中已經稀疏平常,美國精神協會並沒有合理的原因限制精神科專家在謹言慎行的前提下表達自己的專業意見,對公眾進行相關知識的普及。

1. 心理健康從業者對公眾有責任

在對戈德華特守則合理性的討論中,Kroll 和 Pouncey 指出了美國精神協會道德守則中的矛盾性。道德守則的第7.2條強調,“心理健康從業者有責任為了促進社會進步、保護公眾的精神健康而對相關的社會問題提出專業性的看法”。而戈德華特守則的內容明顯限制了心理健康從業者對社會問題發表專業相關的評論。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公開信的簽署者之一、在馬塞諸塞州執業的精神科醫師 Alexandra Rolde 認為,發表公開信的目的並不是要給特朗普下診斷,而是希望引起公眾和有關部門對特朗普“令人擔憂的某些人格因素”的注意。Rolde 並不支持在沒有進行面談之前就做出診斷的行為,但她認為自己有權對某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態會如何影響他的執行能力做出專業性的評論。

2. 遠程診斷的模式已有諸多先例

除了對社會責任的考量外,Kroll 和 Pouncey 也從專業應用角度討論了遠程診斷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他們指出,遠程診斷已存在諸多先例。

首先,在精神病學研究中,對被試者精神狀態的診斷不一定能夠通過面談的方式來進行。在很多試驗中,研究者通過被試者在計算機上填寫的心理測量問卷就對被試者的做出專業性的判斷。

另外,兩位作者還提到了撰寫精神分析傳記的傳統。弗洛伊德著名的《史瑞伯:妄想症案例的精神分析》(The Schreber Case) 一書僅僅在德國法官史瑞伯自傳的基礎上就對其精神狀況做出了詳盡的分析和診斷。艾瑞克·埃裡克森也曾在沒有經過個人面談的情況下就寫下了對馬丁·路德和甘地的心理史學分析。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04.

一些啟示

呼籲更具體、完善的倫理守則的出現

那麼,對「戈德華特守則」的討論,又帶給心理健康工作者怎樣的啟示呢?

圍觀了一場舌戰之後,小編認為戈德華特守則所提出的問題無疑是重要的,但它給心理健康從業者所劃的界線卻是模糊的。作為一個心理健康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個關注時事的公民,如何能夠在不違反從業道德的情況下,對社會問題發表專業意見、參與公眾談論?

對此,小編建議大家參照並遵守《中國心理學會諮詢師倫理守則》中的相關規定:

“3.8 當心理師通過公眾媒體(如講座、演示,電臺、電視、報紙、印刷物品、網絡等)從事專業活動,或以專業身份提供勸導和評論時,應注意自己的言論要基於恰當的專業文獻和實踐,尊重事實,注意自己的言行應遵循專業倫理規範。”

在更具體、更完善的倫理守則出臺以前,像此次特朗普總統“被診斷”的事件可能還會再次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職業協會更多的指引和幫助;又或許,立法部門應該要求白宮入駐專門的精神科醫師,負責我們政治領袖的精神健康” ,紐約大學醫學倫理部的首任主席 Arthur Caplan 說:

“但在此之前,我們還是把這些公開的診斷留給他們真正的醫生吧。”

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精神病?|从「戈德华特守则」谈心理师伦理

Reference

Carey (2016). The Psychiatric Question: Is It Fair to Analyze Donald Trump From Afar? Retrieved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Caruso (2017). Psychiatrists Debate Weighing in on Trump's Mental Health. Retrieved from Scientific American

Dodes (2017).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Warn About Trump. Retrieved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Frances (2017). An Eminent Psychiatrist Demurs on Trump’s Mental State. Retrieved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Friedman (2017). Is It Time to Call Trump Mentally Ill? Retrieved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Holmes. (2017). Stop Blaming Donald Trump’s Bad Leadership On Mental Illness. Retrieved from The Huffington Post

Kroll, J., & Pouncey, C. (2016). The Ethics of APA’s Goldwater Rule. J Am Acad Psychiatry Law, 44, 226-235.

Moreno (2016). The Real Story Behind the Goldwater Rule. Retrieved from The Huffington Post

Oquendo (2016). The Goldwater Rule: Why breaking it is Unethical and Irresponsible. Retrieved from APA blog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環球網新聞. (2019, Jan 24). 美政府關門第33天 特朗普民調支持率創近期新低. 環球網. Retrieved from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530405318105055&wfr=spider&for=p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