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神仙世界—樑唐篇:(十七)太極(七)秦漢兩代的仙人傳說

之間介紹了上古和春秋的仙人。跟著時代走,現在介紹到秦朝了。這時出現的仙人大大有名,他就是

北極真人安期生。影響了千古一帝秦始皇。

按《列仙傳》的記載,安期生是琅琊郡阜鄉人。在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極(七)秦漢兩代的仙人傳說

安期生

東海邊賣藥為生,有說見到他吃棗子,其大如瓜。當時的人都稱他為“千歲翁”,意思就是說一千年來很多人都見過他。爺爺對孫子說他見過,爺爺的爺爺對爺爺說他見過,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對爺爺說他見過…..秦始皇東遊時遇到了他,兩人交流了三天三夜。秦始皇對他說的很著迷,於是賜他價值數千萬的黃金玉璧。但安期生卻一離開阜鄉就將這些東西放下了,還留了一雙裝飾著赤玉的鞋子和一封書信,裡面說:“幾年後來蓬萊山找我吧。”於是秦始皇才派徐福、盧生等人出海尋仙。但最後還是沒到達蓬萊,只有在阜鄉一帶建立了十來處安期生的祠廟。

這個傳說很可能是真的。因為按現有的歷史記載,秦始皇的確相信安期生的存在,也因此出海。但關鍵在於他們可能根本沒有見過彼此。歷史上,安期生可能是一個自海路泛舟而來的南亞甚至中亞或者歐洲的海商,他帶來了一些當時中國沒有的知識。所以被當時人神化了。但又有說安期生的老師是道家那時的傳人“河上公”,可信度有多少就看你自己相信什麼了。

所以安期生有名,也是有時代的影響。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也把各地的宗教統一了起來。但秦朝沒有徹底完成統一思想的任務。由於其統治殘暴,終於被農民起義推翻。時代轉入了漢朝。為了修復經濟,政府採用了道家學說治國。這段時間有很多道者出現。

司馬季主就是其中有名的一位。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極(七)秦漢兩代的仙人傳說

司馬季主與賈誼、宋忠論道

司馬季主是楚地人,年齡不詳,可能經過了秦末的動亂。在漢文帝時,他在長安的街市上賣卦。這時還沒有人意識到他的不平凡。因為這時代以算卦為生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就連政府也有時藉助卦象處理軍國大事。結果有一天,市裡來了兩個人,就是大臣宋忠、賈誼,他們就是要來這裡尋找異人,瞭解天道。結果他們遇到了司馬季主。

司馬季主當時正在和幾個弟子在卦館裡談天說地。賈誼與宋忠站在旁邊聽了一會,就感覺這個算命先生不是凡人,就恭敬地請教。司馬季主就給他們借算卦為題,講述了一遍天地人生的道理,指點他們位高必危,需及早抽身。

兩人感覺司馬季主說得很正確。可惜他們已經來不及了,很快就遭到了悲慘的命運。司馬季主對此也只有嘆息,於是隱居山林。然而也是仙緣到了,司馬季主不知怎麼的,得以進入了委羽山的大有仙宮中石室,得到了太玄仙女西靈子都藏於其中的秘笈,加以修煉。可惜的是,原來這是部兵解秘笈,也就是說,要用兵器了斷塵緣。所以最後雖然成功,但司馬季主還落了個身首異處。

奇怪的是,到了三國時期,司馬季主居然一下子火了,連諸葛亮也為他寫了篇銘文。這熱度使百年後的楊羲也感覺得奇怪,於是問降神的東卿茅盈是怎麼一回事。茅盈把司馬季主的生平給楊羲看了一下,楊羲就不說話了。茅盈也把這文件燒了,因此這份文件沒有流入人間。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司馬季主一下子大紅大紫呢?我們只能推測,是否與當時的晉皇室有關,因為他們都是姓司馬的。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極(七)秦漢兩代的仙人傳說

一把神兵是兵解者的理想工具

司馬季主的師父太玄仙女西靈子都也在上清境,她除了司馬季主外,還有好些弟子。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姓張的人。但世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邯鄲人,於是叫他“邯鄲張君”。他收了個弟子叫“劉京”,劉京本來是漢文帝的侍郎,跟隨張君學道,學會了造作仙藥朱英丸,活了一百三十歲,但看起來還是三十歲的樣子。後來遍遊五嶽後成了仙。

這一直到漢武帝時期。國家上層開始儒教化。因此,道家學者紛紛轉向宗教領域。

這其中很有名的就是“八老元仙”,其實就是著名的“淮南八公”。他們也屬於後聖帝君麾下二十四真人中。 對於他們的故事,可以參看拙文 這裡不再贅述。

與淮南八公幾乎同時間的是東極真人陵陽子明。有說他本來是陵陽縣的縣令,叫“竇伯玉”,字“子明”。一天釣魚無意中釣上條白龍。竇伯玉嚇了一跳,於是放了它。結果撈到條白魚,剖開肚子一看,裡面有卷仙書。竇伯玉依書修煉,到黃山上採集到五石脂,用沸水服下去,三年後就有龍來接他,結果成了仙。他飛昇的地方就是九華山。但現在有人說這不過是個以訛傳訛的故事。竇伯玉本來就是個想裝神弄鬼引皇帝注意的傢伙,沒想到搞死了自己。其實這觀點在沒有信仰的當下也不算奇怪。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極(七)秦漢兩代的仙人傳說

東極真人陵陽子明

也許那個時代天界的體制還不完善,於是有很多本該昇仙的傢伙還躲在人間,中黃四司大夫領北海公涓子就是其中一位。他本來是齊國人,通過研究仙藥在人間已經活了幾百年。後來有一天,他在荷澤釣上一條鯉魚,把魚肚子剖開一看,裡面有道符,原來這是東海青童的“伯陽九仙法”,涓子因此進入了宕山修煉,學成了呼風喚雨的法術。他曾經把一部分法術教給淮南王劉安,但對方沒有學會。

涓子有個弟子叫蘇林倒是得了真傳。他的名號是“玄洲上卿太極中候大夫蘇君”。蘇林的字是“子玄”,本來是濮陽曲水人,但有傳說他在周武王時代就已經出生了。小時候的蘇林是個孤兒,以為人放牛為生,以孝道聞名,但卻意外地遇到了涓子,得道成仙。另一種說法是,蘇林就是《太平廣記》裡的“蘇仙公”,他還有一個母親和舅舅。就算成了仙,變了模樣,他還牽掛著母親。曾經給母親留了幾件寶物,讓母親衣食無憂。後來母親去世了,他還回來看過。只是不見其他人。別人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他說自己成了仙已經不是人的模樣了,害怕嚇壞大家。

不過蘇林後來還收了周義山為弟子。這就把東華系與上清系的關係拉近了。

時間來到東漢初年,有名的仙人是王長和趙升。這倆都是張天師的弟子。奇怪的是師父還在第四層的太清境,兩個弟子都到了太極境。是什麼原因呢?不清楚。

有說張天師在雲臺山修煉,手下有弟子三百七十人,其中有二十四位入門弟子,但只有王長一人得了真傳。張天師對這很不滿意。於是說:“等段時間後,東方會來一個人,他長得什麼什麼樣,會成為我的弟子。”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極(七)秦漢兩代的仙人傳說

王長像

果然,到了預言的日子,趙升來了,長相和張天師說的一樣。於是張天師收他為弟子。

不過張天師還是有些不放心,試了趙升七次,結果趙升都通過了考驗。

其中一次考驗是這樣的。在巴西有座大水山,山上的萬丈懸崖之上,長著一棵大桃樹。三年一開花,五年一結果。張天師問眾弟子:“誰能為我取得這桃子?”其他弟子都不敢回答,只有趙升,勇敢地上前,跳下了懸崖。當然張天師怎麼會害死這麼好的徒弟呢?而是讓他穩穩落在樹上,摘到了桃子。

七次考驗一過,張天師授予趙升真傳。後來張天師飛昇了。王長、趙升又修煉了三十年,終於成了仙。在天上管理著胃宿。仙號為:“三天都護王長趙升”。

時間來到了後漢三國時期,這時來了個大佬,名叫“張奉”。

張奉字公先,小名激子,是河內人。少年時間就顯露出不凡的風度與才學。當時朝庭的高官太傅袁隗(其實就是袁紹的叔叔)看上了這個年輕人。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男女雙方見面時,袁小姐特別穿上了華麗的服裝,打扮得花枝招展。沒想到張奉理都不理她,簡直把她當路人。袁小姐也是個聰明人。她趕快換了一身樸素的粗布衣服。這回張奉和她說話了。於是一見鍾情,成了夫妻。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極(七)秦漢兩代的仙人傳說

袁 隗

不過有說這是假的。袁隗看上的人叫“張範”。但張範沒答應他的好意。後來張範成為了曹操的手下。而張範有個弟弟叫“張承”的,字就是公先。這麼說來,張範有可能是張奉的哥哥。三國的確有個張奉,但卻是蜀國的。總之,記載很混亂。真假難辨。

不過按道教的說法。張奉感覺朝政黑暗,最後隱居了。他進入了剡山,無意中遇到一位周哀王時得道的真人,叫“山圖公子”。得以修煉。最後終於成功了。先入了東華宮,證明他還是太微一系的。後來其職務全稱是“九宮尚書領太極仙侯”。這意味著他不但在太極境中有職務,在九宮境中也有。其實他就是九宮境的主尊。

與張奉同時,可能稍微早一點的仙人是西嶽卿副司命季翼仲甫。這個“季”其實是抄錯了。他是姓李名翼字仲甫。有的書上叫他“李仲甫”。據記載,李翼與茅盈都是西城王君的弟子。他是服水玉得道,後來收了一個弟子,就是名震天下的左慈左元放。

但是這個其實只是上清派的說法。李仲甫真正的出身是不屬於上清、正一之外的太清派。這一派自認為是老君嫡傳,專門研究外丹術。後面會在介紹太清系仙人時人仔細介紹。李仲甫有記載同老君有血緣關係。他懂隱形術與變化之術。在傳授左慈道術時已經在人間遊戲了三百多年。後來進入了西嶽華山成了仙。

三國時代,曹操建了個方士集中營,要把這些方士集中管理起來。這時左慈名聲已經很大了,世人都相信,他有三部煉丹的密籍,可謂當時四大丹王之一。但他不願意為曹操所用。於是逃亡到江南吳國,這在裡他遇到了葛玄。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極(七)秦漢兩代的仙人傳說

葛玄像

按照道經記載,葛玄的來歷是這樣的。他字“孝先”,是東漢葛焉葛德儒之子。葛焉曾經在朝庭擔任尚書之職。八十歲才生了這個兒子。但葛玄從小就喜愛道術。十三歲就外出隱居,進入天台山學道。首先他就感動了一位太極境中的仙人,即“

太極法師徐來勒”,徐來勒降凡授予了葛玄仙法。

不久後,太上道君(也可能是太上老君)又派三位真人下降天台山傳道。他們是太上玄一第一真人鬱羅翹、太上玄一第二真人光妙音、太上玄一第三真人真定光。他們把《靈寶經》 傳授給了葛玄。這三位真人合稱“太上玄一三真”。

很明顯,葛玄被視為靈寶派的開山祖師。那麼,作為上清派的陶弘景又怎麼會把他放入太極境呢?其實從跡象分析,葛玄本來在第六層地仙境裡。按南北朝時的說法,葛玄並沒有成仙,只是達到了不死的境界。但唐朝閭丘方遠將其升入了太極境。稱他為“太極左仙公葛玄”。

神話雖然玄妙,現實是葛玄繼承了左慈的丹法。也許是為了對抗虎視眈眈的曹操,葛玄選擇了投靠孫權,在他的保護下從事煉丹活動。當然,最後還是沒給孫權煉出來。

有左仙公就有右仙公,太極境的右仙公叫“戎山真人右仙公範伯華”,說他是幽州人,但也沒啥名氣。

以上就是太極境的所有仙人的簡歷。很明顯,這一層大都是重要的“異端分子”。 仔細分析太極境的組成,無派系的古仙人佔很大的份量。把他們放在這裡,很多人都感覺不妥。也難怪後來隨著後聖帝君信仰的衰落,太極境會被歸入了玉清境。這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道教的兼容幷蓄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