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极(七)秦汉两代的仙人传说

之间介绍了上古和春秋的仙人。跟着时代走,现在介绍到秦朝了。这时出现的仙人大大有名,他就是

北极真人安期生。影响了千古一帝秦始皇。

按《列仙传》的记载,安期生是琅琊郡阜乡人。在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极(七)秦汉两代的仙人传说

安期生

东海边卖药为生,有说见到他吃枣子,其大如瓜。当时的人都称他为“千岁翁”,意思就是说一千年来很多人都见过他。爷爷对孙子说他见过,爷爷的爷爷对爷爷说他见过,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对爷爷说他见过…..秦始皇东游时遇到了他,两人交流了三天三夜。秦始皇对他说的很着迷,于是赐他价值数千万的黄金玉璧。但安期生却一离开阜乡就将这些东西放下了,还留了一双装饰着赤玉的鞋子和一封书信,里面说:“几年后来蓬莱山找我吧。”于是秦始皇才派徐福、卢生等人出海寻仙。但最后还是没到达蓬莱,只有在阜乡一带建立了十来处安期生的祠庙。

这个传说很可能是真的。因为按现有的历史记载,秦始皇的确相信安期生的存在,也因此出海。但关键在于他们可能根本没有见过彼此。历史上,安期生可能是一个自海路泛舟而来的南亚甚至中亚或者欧洲的海商,他带来了一些当时中国没有的知识。所以被当时人神化了。但又有说安期生的老师是道家那时的传人“河上公”,可信度有多少就看你自己相信什么了。

所以安期生有名,也是有时代的影响。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也把各地的宗教统一了起来。但秦朝没有彻底完成统一思想的任务。由于其统治残暴,终于被农民起义推翻。时代转入了汉朝。为了修复经济,政府采用了道家学说治国。这段时间有很多道者出现。

司马季主就是其中有名的一位。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极(七)秦汉两代的仙人传说

司马季主与贾谊、宋忠论道

司马季主是楚地人,年龄不详,可能经过了秦末的动乱。在汉文帝时,他在长安的街市上卖卦。这时还没有人意识到他的不平凡。因为这时代以算卦为生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就连政府也有时借助卦象处理军国大事。结果有一天,市里来了两个人,就是大臣宋忠、贾谊,他们就是要来这里寻找异人,了解天道。结果他们遇到了司马季主。

司马季主当时正在和几个弟子在卦馆里谈天说地。贾谊与宋忠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就感觉这个算命先生不是凡人,就恭敬地请教。司马季主就给他们借算卦为题,讲述了一遍天地人生的道理,指点他们位高必危,需及早抽身。

两人感觉司马季主说得很正确。可惜他们已经来不及了,很快就遭到了悲惨的命运。司马季主对此也只有叹息,于是隐居山林。然而也是仙缘到了,司马季主不知怎么的,得以进入了委羽山的大有仙宫中石室,得到了太玄仙女西灵子都藏于其中的秘笈,加以修炼。可惜的是,原来这是部兵解秘笈,也就是说,要用兵器了断尘缘。所以最后虽然成功,但司马季主还落了个身首异处。

奇怪的是,到了三国时期,司马季主居然一下子火了,连诸葛亮也为他写了篇铭文。这热度使百年后的杨羲也感觉得奇怪,于是问降神的东卿茅盈是怎么一回事。茅盈把司马季主的生平给杨羲看了一下,杨羲就不说话了。茅盈也把这文件烧了,因此这份文件没有流入人间。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司马季主一下子大红大紫呢?我们只能推测,是否与当时的晋皇室有关,因为他们都是姓司马的。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极(七)秦汉两代的仙人传说

一把神兵是兵解者的理想工具

司马季主的师父太玄仙女西灵子都也在上清境,她除了司马季主外,还有好些弟子。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姓张的人。但世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邯郸人,于是叫他“邯郸张君”。他收了个弟子叫“刘京”,刘京本来是汉文帝的侍郎,跟随张君学道,学会了造作仙药朱英丸,活了一百三十岁,但看起来还是三十岁的样子。后来遍游五岳后成了仙。

这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上层开始儒教化。因此,道家学者纷纷转向宗教领域。

这其中很有名的就是“八老元仙”,其实就是著名的“淮南八公”。他们也属于后圣帝君麾下二十四真人中。 对于他们的故事,可以参看拙文 这里不再赘述。

与淮南八公几乎同时间的是东极真人陵阳子明。有说他本来是陵阳县的县令,叫“窦伯玉”,字“子明”。一天钓鱼无意中钓上条白龙。窦伯玉吓了一跳,于是放了它。结果捞到条白鱼,剖开肚子一看,里面有卷仙书。窦伯玉依书修炼,到黄山上采集到五石脂,用沸水服下去,三年后就有龙来接他,结果成了仙。他飞升的地方就是九华山。但现在有人说这不过是个以讹传讹的故事。窦伯玉本来就是个想装神弄鬼引皇帝注意的家伙,没想到搞死了自己。其实这观点在没有信仰的当下也不算奇怪。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极(七)秦汉两代的仙人传说

东极真人陵阳子明

也许那个时代天界的体制还不完善,于是有很多本该升仙的家伙还躲在人间,中黄四司大夫领北海公涓子就是其中一位。他本来是齐国人,通过研究仙药在人间已经活了几百年。后来有一天,他在荷泽钓上一条鲤鱼,把鱼肚子剖开一看,里面有道符,原来这是东海青童的“伯阳九仙法”,涓子因此进入了宕山修炼,学成了呼风唤雨的法术。他曾经把一部分法术教给淮南王刘安,但对方没有学会。

涓子有个弟子叫苏林倒是得了真传。他的名号是“玄洲上卿太极中候大夫苏君”。苏林的字是“子玄”,本来是濮阳曲水人,但有传说他在周武王时代就已经出生了。小时候的苏林是个孤儿,以为人放牛为生,以孝道闻名,但却意外地遇到了涓子,得道成仙。另一种说法是,苏林就是《太平广记》里的“苏仙公”,他还有一个母亲和舅舅。就算成了仙,变了模样,他还牵挂着母亲。曾经给母亲留了几件宝物,让母亲衣食无忧。后来母亲去世了,他还回来看过。只是不见其他人。别人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自己成了仙已经不是人的模样了,害怕吓坏大家。

不过苏林后来还收了周义山为弟子。这就把东华系与上清系的关系拉近了。

时间来到东汉初年,有名的仙人是王长和赵升。这俩都是张天师的弟子。奇怪的是师父还在第四层的太清境,两个弟子都到了太极境。是什么原因呢?不清楚。

有说张天师在云台山修炼,手下有弟子三百七十人,其中有二十四位入门弟子,但只有王长一人得了真传。张天师对这很不满意。于是说:“等段时间后,东方会来一个人,他长得什么什么样,会成为我的弟子。”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极(七)秦汉两代的仙人传说

王长像

果然,到了预言的日子,赵升来了,长相和张天师说的一样。于是张天师收他为弟子。

不过张天师还是有些不放心,试了赵升七次,结果赵升都通过了考验。

其中一次考验是这样的。在巴西有座大水山,山上的万丈悬崖之上,长着一棵大桃树。三年一开花,五年一结果。张天师问众弟子:“谁能为我取得这桃子?”其他弟子都不敢回答,只有赵升,勇敢地上前,跳下了悬崖。当然张天师怎么会害死这么好的徒弟呢?而是让他稳稳落在树上,摘到了桃子。

七次考验一过,张天师授予赵升真传。后来张天师飞升了。王长、赵升又修炼了三十年,终于成了仙。在天上管理着胃宿。仙号为:“三天都护王长赵升”。

时间来到了后汉三国时期,这时来了个大佬,名叫“张奉”。

张奉字公先,小名激子,是河内人。少年时间就显露出不凡的风度与才学。当时朝庭的高官太傅袁隗(其实就是袁绍的叔叔)看上了这个年轻人。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男女双方见面时,袁小姐特别穿上了华丽的服装,打扮得花枝招展。没想到张奉理都不理她,简直把她当路人。袁小姐也是个聪明人。她赶快换了一身朴素的粗布衣服。这回张奉和她说话了。于是一见钟情,成了夫妻。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极(七)秦汉两代的仙人传说

袁 隗

不过有说这是假的。袁隗看上的人叫“张范”。但张范没答应他的好意。后来张范成为了曹操的手下。而张范有个弟弟叫“张承”的,字就是公先。这么说来,张范有可能是张奉的哥哥。三国的确有个张奉,但却是蜀国的。总之,记载很混乱。真假难辨。

不过按道教的说法。张奉感觉朝政黑暗,最后隐居了。他进入了剡山,无意中遇到一位周哀王时得道的真人,叫“山图公子”。得以修炼。最后终于成功了。先入了东华宫,证明他还是太微一系的。后来其职务全称是“九宫尚书领太极仙侯”。这意味着他不但在太极境中有职务,在九宫境中也有。其实他就是九宫境的主尊。

与张奉同时,可能稍微早一点的仙人是西岳卿副司命季翼仲甫。这个“季”其实是抄错了。他是姓李名翼字仲甫。有的书上叫他“李仲甫”。据记载,李翼与茅盈都是西城王君的弟子。他是服水玉得道,后来收了一个弟子,就是名震天下的左慈左元放。

但是这个其实只是上清派的说法。李仲甫真正的出身是不属于上清、正一之外的太清派。这一派自认为是老君嫡传,专门研究外丹术。后面会在介绍太清系仙人时人仔细介绍。李仲甫有记载同老君有血缘关系。他懂隐形术与变化之术。在传授左慈道术时已经在人间游戏了三百多年。后来进入了西岳华山成了仙。

三国时代,曹操建了个方士集中营,要把这些方士集中管理起来。这时左慈名声已经很大了,世人都相信,他有三部炼丹的密籍,可谓当时四大丹王之一。但他不愿意为曹操所用。于是逃亡到江南吴国,这在里他遇到了葛玄。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七)太极(七)秦汉两代的仙人传说

葛玄像

按照道经记载,葛玄的来历是这样的。他字“孝先”,是东汉葛焉葛德儒之子。葛焉曾经在朝庭担任尚书之职。八十岁才生了这个儿子。但葛玄从小就喜爱道术。十三岁就外出隐居,进入天台山学道。首先他就感动了一位太极境中的仙人,即“

太极法师徐来勒”,徐来勒降凡授予了葛玄仙法。

不久后,太上道君(也可能是太上老君)又派三位真人下降天台山传道。他们是太上玄一第一真人郁罗翘、太上玄一第二真人光妙音、太上玄一第三真人真定光。他们把《灵宝经》 传授给了葛玄。这三位真人合称“太上玄一三真”。

很明显,葛玄被视为灵宝派的开山祖师。那么,作为上清派的陶弘景又怎么会把他放入太极境呢?其实从迹象分析,葛玄本来在第六层地仙境里。按南北朝时的说法,葛玄并没有成仙,只是达到了不死的境界。但唐朝闾丘方远将其升入了太极境。称他为“太极左仙公葛玄”。

神话虽然玄妙,现实是葛玄继承了左慈的丹法。也许是为了对抗虎视眈眈的曹操,葛玄选择了投靠孙权,在他的保护下从事炼丹活动。当然,最后还是没给孙权炼出来。

有左仙公就有右仙公,太极境的右仙公叫“戎山真人右仙公范伯华”,说他是幽州人,但也没啥名气。

以上就是太极境的所有仙人的简历。很明显,这一层大都是重要的“异端分子”。 仔细分析太极境的组成,无派系的古仙人占很大的份量。把他们放在这里,很多人都感觉不妥。也难怪后来随着后圣帝君信仰的衰落,太极境会被归入了玉清境。这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道教的兼容并蓄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