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練”太極,竟然這麼好

1.“盲練”可以更好的練“意”

  太極拳是內功拳的一種,也可以說是“意拳”。而內功拳首在練意。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用意念引導穴位的衝合來完成的。

  “太極拳正確的身法是用意識貫注而養成的”。“虛實轉換全為意動”“太極拳各種勁法皆由意念活動而產生”“太極拳技擊中的以意化勁”。

“盲練”太極,竟然這麼好


  由此可以看出“意”的重要性。

  但是,在太極拳習練中,我們常常因為周圍環境變化時產生注意轉移而使自己“意斷”。盲練,沒有了花紅柳綠、樓亭水榭的影響,沒有了飛鳥、行人等變化因素的刺激,人的大腦清淨、空靈,可以專注的想太極拳的動作要領、“以氣運力”的路線、身體的感受。這樣可以使太極拳功力盡快上身。

“盲練”太極,竟然這麼好


  2.“盲練”可以有效提高平衡能力

  一個人的平衡能力既是打好太極拳的基礎,也是推手、技擊的重要素質。同時平衡能力也是太極拳盤架子時鍛鍊的重要素質之一。可謂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

  3.“盲練”可以更好的鍛鍊第二信息指揮系用視覺來的信號,與攻擊的對方沒有直接的接觸,只是表面現象,很多是假象,不是實質。根據假象和表面現象作出的判斷往往是錯誤的。第二信息指揮系統對於外來的信號,不但用視覺來觀察,而且用身體的觸覺來體驗。觸覺的體驗更能反應事物的本質,觸到對方意念的真實性。

  因此,太極拳應把觸覺的鍛鍊放在主要位置,把視覺的鍛鍊放在次要的位置。“盲練”是鍛鍊第二信息指揮系統最好的方法。

“盲練”太極,竟然這麼好


  閉上眼睛,心會更靜,皮膚、肌肉的敏感度會更高。經過一段時間的“盲練”,可以只憑感覺而不用視覺來解決技擊問題。

  觸覺將信號反應到大腦,大腦做出力量大小、接觸點、方向、速度、“勁”的表現、意念的真假虛實變換等等判斷後發出指揮信號,使身體做出相應的運動形式,即“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4.“盲練”可以減少視覺的負面影響

  練習太極拳時對眼法有個要求:“眼隨手動,手眼相隨,目隨勢注”,使眼神與手法、身法協調配合,從而做到“形神兼備,內外合一”。

  但是,個別初練者由於對這些要求理解不到位,過於強調“實”眼,而忽略了神意,致使動作僵化變形。

  而“盲練”沒有視覺的影響,注重的是內部的感覺,眼追手的意思有了,在意的是中正安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