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自己的成長曆程,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一位朋友懷孕7個月,非常焦慮地告訴我,她覺得自己做不好母親,因為她自己的父母“太不靠譜”了,她不知道該怎麼去做一個“靠譜”的母親。

“要麼我就事事按照我爸媽做的,反著來。”

她最後總結到。

然而哪個新手父母不是從焦慮惶恐中過來的呢?

因為沒有父母的“崗前培訓”,也沒有哪一本書可以告訴我們養育過程中什麼是正確答案。事實上,買了一堆的育兒專業書籍,在實踐操作中都毫無例外地敗給了“現實情境”——

因為家長也是人,在焦急憤怒無助的各種情緒下,我們做出的行為,不是按照書上“理智的方式”,而是我們從小被教育的模式:

“再不聽話我揍你了啊!”

“你不要再磨蹭了,來不及了你知不知道!”

“你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

吼過怒過之後,我們才驀然驚覺,自己變成了那個曾經最討厭的父母樣子,那個自己曾經發誓一定不會對孩子這麼做的樣子。

正視自己的成長曆程,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母親被虐待對兒子

我們不禁會疑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教育就逃不開這樣的惡性循環?難道我就成不了想象中那個最好的父母?

可能,這本書可以告訴你一些答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暢銷全球30餘年的經典兒童教育學著作:

《與原生家庭和解》

這本書由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所著,作為一位以關注兒童早期心理創傷及其對成年生活影響而聞名世界的心理學家,她顛覆了傳統的兒童心理學觀點,提醒世人注意到父母對兒童的傷害會持續到好幾代人。

這本書並不是直接教我們用什麼方法去管理孩子,而是從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的角度出發,讓成年人能夠直面自己曾經受過的教育問題,直面因為自己原生家庭的原因造成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先接納自己,和那個受過傷的自己和解,再整裝待發,用平衡的心態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找到和自己的孩子相處的最合適的態度和方法。

先做好自己,再成為更好的父母。

先接納自己,再成為孩子的英雄。

正視自己的成長曆程,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家庭,孩子和家庭的概念-微笑的家庭和兩個小女孩在家裡讀書


這本書分為前言、三章正文和後記。

正視自己的成長曆程,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各種花樣素材

在前言裡,作者重新定義了“自戀”

這個詞語,說明了“自戀障礙”這個心理問題的存在。同時,作者還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理念:越是聰明、懂事、敏感的孩子,越容易被父母操控情感,乃至丟失了真實的自己,患上嚴重的自戀障礙。

在作者看來,“自戀”一詞,應該是一箇中性詞,它既描述了“愛上自己、始終關心自己”的健康心理狀態,也包括了“以自我為中心、無法愛上他人、自私”等負面情況。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只注意到了後者,所以早早就開始鄙視自私者——父母會因為孩子的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自戀”表現,而給孩子冠上“自私者”的標籤:

一個孩子如果滿足了父母有意或無意的要求,他就是一個“好孩子”,但如果他拒絕滿足要求,或者自己的想法與父母的背道而馳,那他就會被說成是自私者。

敏感的孩子會為了不想失去父母的愛,早早開始學習分享、給予、犧牲和放棄,在他們長大後,就會把真實的自我隱藏得很深。

我們常把自愛與他愛對立起來,但是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難以想象他會真的愛別人。如果一開始就沒有機會去活出自己的真性情, 去體驗自我,又怎能 做到自愛?

正視自己的成長曆程,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各種花樣素材

第一章:天才兒童的悲劇和精神分析師的自戀障礙。

作者認為,被他人當作“個人行為中心”來看待和尊重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需求之一。只有這種自戀型需求得到滿足,才能養成良好的自我感覺,構建自我認同感的自體核心。在尊重和容忍自己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能更好地處理分離焦慮,形成自我意識,邁向獨立自主。

想要給孩子營造同樣健康適度自戀氛圍的父母,必須自己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換言之,如果兒時沒有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父母,通常自己也存在很強的自戀需求,他們一生都在彌補這個缺陷,追求一個在乎、理解並且尊重他們的人。而滿足父母這個需求的最好人選,就是自己的孩子。為了生存,孩子就如同向日葵追隨太陽一樣,全然依賴著他們的父母。

所以,有自戀障礙的孩子和父母,往往有一些共性,比如:

1. 作為母親的那位女性,很可能自己本身就極度缺乏安全感,所以她用強勢、權威和獨裁專制來控制自己的孩子,從而滿足自己的自戀平衡。

2. 相應的,孩子也有一種驚人的直覺,能夠無意識地察覺到母親的種種情緒和需求,並給予回應,以獲得母親的認同和滿意,為孩子自己帶來生存保障。

這種直覺,在我們都很羨慕嚮往的所謂“天才兒童”和精神分析師身上,體現地更為明顯:

因為他們更加地聰明和敏感,能夠在很小的時候就將“回應母親的要求”這件事情完成地更好,甚至培養出“感知他人需求”的發出的無意識信號的能力。

因此,他們常常因為自己出色的能力而備受稱讚,他們的自信和滿足,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但一旦他們不再是第一、不再是超級明星,或者當他們突然感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完美形象破滅了,就會不時收到恐懼、罪惡感、羞愧感的折磨。

然而更可悲的是,等到他們長大後,雖然內心充滿痛苦,但他們卻不覺得自己的童年有任何值得同期的地方,對童年的自己沒有情感上的理解。事實上,除了追名逐利以外,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實需求是什麼。

一味地迎合父母的需求,甚至會導致孩子發展成“虛擬人格”或者“虛假自我“。 不僅別人預料不到他面具背後還有多少是不為人知的,連他自己都無法區分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這樣的人往往抱怨自己感到空虛、生活沒有意義、無家可歸,這是因為他們的身上的活力和自發的情感已經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自己抹殺了。

那麼,怎麼來挽救這樣的自己呢?作者認為,轉折點在於,必須讓內心裡哪個幼小孤獨的自己逐漸醒過來,並能夠真實地去面對他:

即使他是又壞又醜、愛生氣、愛吃錯、懶惰又臭哄哄,但我的父母依然愛我,我也依然是我自己,而不是愛我裝出來的那個知書達理、善解人意的樣子。

換個角度,作為父母,我們是否也應該在此反思一下對待孩子的態度呢?我們究竟愛的是那個延續著我們血脈的小生命本身,不論他如何調皮搗蛋、不聰明或者不聽話,還是用我們手中的權杖,去塑造了一個“理想的孩子”呢?

正視自己的成長曆程,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第二章 抑鬱和自大——自戀障礙的兩種表現形式

在第一章裡,作者闡述了每個孩子都有合理的自戀需求,如果得到及時回應和滿足,就可以發展出“健康的自戀”。那麼,從父母親的角度,哪些行為是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健康自戀呢?

作者提到以下幾點:

1. 對於孩子時期的衝動攻擊,母親是持包容態度的,而不會因此動搖安全感和自尊心;

2. 孩子追求獨立的行為,不會被母親認為是“攻擊”和負面行為;

3. 孩子可以擁有表達負面情緒的權利,比如季度、憤怒、抗拒等等,而不用時刻被要求做一個道德模範,壓抑負面情緒;

4. 孩子可以不用取悅任何人,按照自己的活力,在各個階段自由發展;

5. 孩子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安心“使用”自己的父母,而不被父母“控制”。

然而在現實中,大多數的“自戀障礙”患者,本身就擁有一個同樣自戀障礙的母親,時常極度不安、心情抑鬱。母親小時候無法從他的母親那兒得到的,她都會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到——她自己小時候常常被她的母親責備求全,那時她無力抵抗,現在不同了,如果孩子對母親提出了過高要求,她不用再有求必應,她會教育孩子,讓他成為一個不哭不鬧的人。

這個被父母“操控”的孩子,智力發展不會受到影響,但他的情感世界卻會受到嚴重干擾,他的聰明才智幫助他建立了強大的心理防禦,以至於看上去他更加的自信甚至自大。但在這背後,自戀障礙卻越來越嚴重,從而變成了兩個極端:

自大和抑鬱同時存在。

一方面,他們拼命追求成就感、追求讚美,用來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另一方面,他們又極其害怕失去他人的認可,隨時存在自我價值感崩塌的恐懼。這是因為他們把自我價值建立在了“擁有某種能力”,而不是“真實的自我情感”之上。與小時候父母喜歡的那個“聽話懂事”的孩子一樣,他們認可的,不是自己,而是那個“取得非凡成就”的虛假客體。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

有一位接受了四年精神分析治療的病人,在說到她的童年的時候,是這麼描述的:

“我是母親王冠上的明珠,幫助她照顧弟弟妹妹,好讓她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她總是說,瑪雅很可靠,很能幹。但沒有人意識到,在弟弟妹妹們想念母親而哭泣的夜晚,我也很想哭,但我從來不哭,我只有表現出一副能幹、穩重又通情達理的樣子,我才能得到母親的愛。”

可能我們現在的孩子,作為獨生子女,可以更多地獲得父母親的關注,而不需要去照顧弟弟妹妹。但父母對於孩子“自我碾壓”的行為,卻依然比比皆是。比如孩子在專心致志地玩耍的時候,父母總忍不住提一個要求打擾到孩子;又比如孩子已經自己安排好了學習計劃時,父母卻依然碎碎唸叨“你可以做得更好”。當孩子好不容易拿到了一個成功,父母卻會說:“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你也一定可以做好那件事情。”

但是,憑什麼?憑什麼要停下手中的事情去應和父母的要求?憑什麼這次成功了下次就必須成功?憑什麼這件事情做好了那件事情也必須做好?在孩子挺起小胸膛,大聲回應父母“我可以的”的時候,他們就有一次在父母的操控下,“碾壓了”自我。

正視自己的成長曆程,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第三章 關於鄙視

作為父母,我們根本不願意承認自己會“鄙視”自己孩子。但事實上,我們很多的行為,在處於弱勢地位的孩子看來,就是一種毫無道理的欺壓。

比如,當一對年輕父母帶著一個兩歲的孩子,邊走邊吃著冰棍時,孩子提出自己也要一支。母親溫柔地說,你太小了,吃一整支冰棍對你來說太涼了,你可以過來咬一口媽媽的。爸爸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但孩子哭了,他仰頭看著兩個巨大的人享用美味的冰棍,心裡既嫉妒又悲傷。然而父母此時看著孩子哭得皺巴巴的小臉,和第一次出現的憤怒的表情,樂得哈哈大笑。

在這個案例裡,孩子的傷心來自於自己的自戀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想要和別人一樣手裡有一根冰棍的願望沒有得到理解,這個願望甚至被嘲笑了。父母竟然拿他的需求取樂,併為雙方一致的行為感到驕傲。面對這兩個巨人,孩子勢單力薄,十分傷心。除了哭泣,他沒有其他的“辯護人”。

這對父母並不是冷酷的父母,反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溫柔的父母形象。但他們沒有正確預估危險的程度,沒有對弱小的孩子形成共情,反而在孩子面前,獲得了操控弱小的權力感,事實上,就形成了對弱小者的“鄙視”。

我們常常抱怨陪孩子做功課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著孩子大喊大叫。但也有一個段子,說的是父母大喊大叫的階段,往往存在於小學低年級,因為到了初中、高中,父母就根本看不懂孩子的作業了,就會從一個“上位者”變為“後勤部隊”。為了能夠避免無意識地壓迫或者鄙視孩子,我們必須首先有意識的覺知到這些行為,並對此保持敏感,這才能培養出對孩子的尊重——這也是孩子從出生後的第一天起就需要的東西。

正視自己的成長曆程,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Father and son overlooking ocean

書介紹完了。

從一個從小受到母親嚴厲控制的獨生女,到現在為人妻、為人母,我同樣經歷過原生家庭的創傷,經歷過婚姻的磨合期,經歷過產後抑鬱。但幸運的是,我在大學期間就開始接觸心理學,這麼多年依然堅持閱讀心理學相關的著作和暢銷書。因為我一直相信,我們不用成為心理學家,但懂點心理學,可以在自己困惑的時候,解救自己,也可以在成為母親的時候,儘量不給孩子太多的創傷。

這本《和原生家庭和解》,就是一本非常好的自我剖析的心理學著作,它讓我能夠理解自己的母親,理解到她為何在我童年時扮演那個看似嚴厲無情的母親;它也讓我時刻反省,我是否在無意識間操縱了我的孩子的情感世界。

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多看點兒書,錯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