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吃飯,可能問題出在父母

每每媽媽們聚一起都逃不掉的話題:“你們家好好吃飯嗎?哎~我們家這個不肯吃飯!” 知道現代女性不容易,既要工作又要做飯,但與其說孩子不好好吃飯,不如問問自己這飯“好吃嗎?”“這頓飯吃進去營養均衡嗎?”吃飯的時候,你有關注過孩子嗎?(吃著吃著無聊沒勁了,當然坐不住跑去找玩具啦!)

媽媽,你喜歡“廚娘”這個角色嗎?

為什麼那麼多人長大了“懷念媽媽的味道”,並不是媽媽做的菜比米其林三星廚師還要好,而是媽媽在用心做!

真的不喜歡“買洗燒”的媽媽完全不需要內疚,偶爾吃一些成品輔食、外賣更不是罪過。比起做飯,更重要的是:樂在其中。我和大多數媽媽一樣是個上班族,平時回到家只想葛優躺,所以一般我會在週末給女兒做飯或是跟她一起做一些烘焙,還省去了一節至少兩三百的早教課。

好看好吃,又營養的三餐

私立幼兒園午餐不合格引起了媽媽們的紛紛吐槽,其實做一日既美味又健康的三餐並不能。(孩子的飲食只要搭配合理,又不需要過多的調味料,當然簡單很多)

曾經“色香味”是做菜的標準,而現在健康更是首位,下面教媽媽一些快手營養餐(此食譜能量適合4~6歲學齡前兒童,當然年齡小也能做,量少一點就可以):

第一日

早餐:五彩雞蛋餅(麵粉50g,土豆15g,菠菜15g,雞蛋50g,葵花籽油3g,洋蔥5g,番茄15g,精鹽0.5g)+堅果酸奶(酸奶100ml,杏仁5g)

早加餐:山藥球(山藥50g,火龍果20g)

午餐:米飯(粳米50g)+糖醋排骨(豬大排50g,黑芝麻5g,葵花籽油4g)+海帶豆腐湯(內酯豆腐70g,海帶10g,娃娃菜30g,精鹽1g)

午加餐:牛奶200ml+蘋果150g

晚餐:雜糧飯(粳米20g,小米5g,黑米5g,蕎麥5g)+蝦仁西蘭花(西蘭花50g,胡蘿蔔10g,基圍蝦20g,葵花籽油3g,精鹽0.5g)

孩子不好好吃飯,可能問題出在父母

自己製作

第二日

早餐:三明治(麵包30g,生菜15g,番茄15g,火腿10g,基圍蝦20g,沙拉醬15g)+豆漿100ml

早加餐:水果沙拉(火龍果50g,蘋果50g,獼猴桃50g,酸奶125g)

午餐:牛肉麵(麵條60g,青菜30g,牛瘦肉20g,精鹽0.5g)+木耳炒香乾(木耳 10g,豆腐乾30g,芹菜15g,葵花籽油3g,精鹽0.5g)

午加餐:牛奶200ml

晚餐:蛋包飯(粳米40g,玉米粒10g,黃瓜20g,甜椒10g,雞蛋50g,葵花籽油5g,精鹽0.5g)+玉米排骨湯(玉米20g,山藥20g,西蘭花20g,香菇10g,豬小排15g,葵花籽油2g,精鹽0.5g)

孩子不好好吃飯,可能問題出在父母

自己製作

第三日

早餐:牛油果香蕉卷(麵包25g,香蕉50g,鱷梨25g,雞蛋50g,葵花籽油2g)

早加餐:牛奶200ml+開心果5g

午餐:咖喱飯(粳米50g,胡蘿蔔25g,土豆50g,雞胸脯肉25g,咖喱粉5g,葵花籽油3g)+麻醬菠菜(菠菜100g,芝麻醬5g)

午加餐:火龍果150g

晚餐:彩蔬意麵(意麵50g,荷蘭豆25g,胡蘿蔔25g,西蘭花25g,甜椒25g,香菇25g,基圍蝦10g,葵花籽油1g,精鹽1g)+香煎三文魚(三文魚25g,葵花籽油3g,精鹽1g)+牛奶200ml

孩子不好好吃飯,可能問題出在父母

自己製作

是不是好看、好吃又營養,最重要還方便……

黃頭髮、不長牙,真的是缺鈣嗎?

舉個例子,外婆每天都會問我:“她牙齒不出,是不是缺鈣?她睡覺有點汗,是不是缺鈣?”對於鈣這個梗,只要飲食上能保證,就不缺!但大多數媽媽又不是營養師,如何計算孩子所攝入的鈣呢?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1~3歲600mg/d,4~6歲800mg/d,7~10歲1000mg/d。媽媽只需要關注2點:奶量夠不夠?吃飯好不好?若是每天的奶量能保證400ml,並且好好吃飯的孩子,媽媽無需過多擔心!

乳製品中的鈣含量相對豐富,其他食物可能在它面前遜色一些。

孩子不好好吃飯,可能問題出在父母

圖片來自於網絡

這是某品牌配方奶3段的營養成分表,100g奶粉所含的鈣是511.2mg。若是保證奶量,大部分的鈣可以保證。除了母乳、嬰幼兒配方奶、牛奶,哪些食物中的鈣比較豐富呢?比如適合嬰幼兒的奶酪(一般奶酪中鈉含量太高,不適合低齡兒童)、豆腐、河蝦、薺菜、綠莧菜、青豆等。

吃飯的儀式感

從孩子開始吃輔食開始就需要逐步地引進餐桌禮儀,可以更加容易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孩子太小,他不懂!”永遠不是藉口,他可比你想象得懂太多!

上幼兒園的孩子完全可以獨立安靜地享用美食,還在家追著屁股餵飯的,也許就是這一點沒有做好。

1. 飯前要洗手

2. 吃飯坐在餐椅上,我們家孩子的餐椅是固定在大人們飯桌上的,這樣有2個好處:第一,讓孩子覺得她和大人們是一樣的、平等的。第二,大家都吃完之後才能離開餐桌,下了餐椅就不再吃東西。(父母也不能吃完飯就直接去刷手機,留一個人在那裡餵飯)

3. 吃飯時不會給玩具、手機、Ipad、電視等,像老一輩的“吃飯不能說話”,這個我覺得沒有那個必要,畢竟吃飯時講講一天發生的事情,家人們溝通出謀劃策一下並不是壞事(關鍵節約時間吶~)

吃飯的儀式感不是隨口一句“我們吃飯啦”講講就過了,一定要堅持,全家上下保持一致,堅定地執行,才能養成較好的餐桌禮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試問一下自己,這些你做到了嗎?沒做到的話,不妨在自己身上先小小的改進下;都做到了,可能就要找找有沒有其他原因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