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通貨膨脹、通貨緊縮與滯脹

名詞解釋:通貨膨脹、通貨緊縮與滯脹

通貨膨脹

從概念上講,通貨膨脹是由於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貴金屬貨幣量所引起的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現象,就叫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紙幣流通條件下很容易出現的經濟現象。目前世界各國衡量通貨膨脹程度的主要指標是物價指數。物價指數是反映兩個時期物價水平變動的相對指標。物價水平也叫一般物價水平,是各類商品和勞務的價格的加權平均數。如果一般物價水平在上升,說明通貨膨脹的態勢在加強。按物價上漲趨勢來確定通貨膨脹的程度,理論界一般認為,物價總指數年平均遞增率在2%-3%時,叫做基本穩定;物價總指數年平均遞增率在9%以內,稱為溫和性通貨膨脹;物價總指數年平均遞增在10%以上,稱為惡性通貨膨脹。

另外還有一種受抑制的通貨膨脹,又稱隱蔽的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是指經濟中存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但由於政府實施了嚴格的價格管制與配給制,通貨膨脹並沒有發生。一旦解除價格管制並取消配給制,就會發生較嚴重的通貨膨脹。

名詞解釋:通貨膨脹、通貨緊縮與滯脹

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是與通貨膨脹相對立的一個概念,它是指一般物價的持續下跌。一般用消費物價指數作為度量指標。

關於通貨緊縮的含義,我國理論界頗多爭議,大致有三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通貨緊縮是指社會價格總水平即商品和勞務價格總水平普遍不斷下降。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所謂通貨緊縮是指流通中的貨幣大大少於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別是貨幣流通速度下降,社會對於經濟前景預期普遍不良,總需求小於總供給,造成價格水平普遍下降,經濟持續萎縮,資產嚴重縮水。還有一種觀點則認為,通貨緊縮是與通貨膨脹相對應的經濟過程,往往是在通貨膨脹得到抑制之後發生的。通貨緊縮有兩個最大的特徵:一個是物價連續下跌,另一個是通貨量,貨幣供給量連續下降。這三種意見都承認通貨緊縮是物價總水平下降,這說明物價水平的下降是通貨緊縮的一個重要內容,分歧點在於,通貨緊縮要不要與貨幣流通量相聯繫。(引自逄錦聚、洪銀興、林崗、劉偉主編《政治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與通脹相比,通縮的危害在於:消費者預期價格將持續下跌,從而延後消費,打擊當前需求;投資期資金實質成本上升,回收期價格下跌,令回報下跌,從而遏制投資。其出現的原因,一是生產過剩,產品供給大於需求,促使大量產品銷不出去,結果,造成了通貨緊縮的發生;二是需求不振,除少數國家和地區外,今年以來,各國因受到股市低迷,投資減少的制約等負面影響,使得其消費物價指數與以往相比有所下降。

滯脹

滯脹是指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美國曾於上世紀70年代出現滯脹,國民生活水平大幅下滑。ui

最後跟大家說了解了這個接下來幾天我們會陸續推出關於經濟學的文章,為什麼要了解貨幣,瞭解了,你才能知己知彼,才好規劃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