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脹」是如何產生的?

前段時間,有些媒體出現中國經濟可能存在滯脹或者疑似滯脹的議論。其主要依據,一方面,源自對部分食品價格和生產價格所作的片面觀察;另一方面,出於對外部環境變化可能造成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擔憂。但僅憑某些因素的某種變化,就推斷中國經濟將出現滯脹,顯然是不能成立的。換言之,“滯脹”論調解讀不了中國經濟。(據經濟日報)

什麼是“滯脹”?通俗地說,就是增長停滯與通脹並存,失業與通脹並存。它是如何產生的呢?如何才能避免呢?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石油危機”,大多數西方國家出現了“滯脹”的局面,即失業與通貨膨脹並存的局面。對於這種局面,凱恩斯主義無法加以解釋,因為按照凱恩斯理論,當失業(經濟蕭條)存在時,產量或國民收入的增加不會帶來物價上漲,即使上漲也是輕微的,從而不會出現通貨膨脹。只有實現充分就業以後,即失業被消滅後,通貨膨脹才會出現。換言之失業與通貨膨脹是不可能同時並存的。現代西方經濟學的主流是新古典主義與凱恩斯主義的綜合,那麼新古典的理論能不能作出合理解釋呢?很遺憾,新古典理論連失業都解釋不了。薩謬爾森在其《經濟學》第18版中說,“失業原因從表面上看很清楚:過多的勞動力角逐過少的工作崗位,但這個簡單的現象令經濟學家們困惑了60年”。

科學的探索離不開實事求是的態度。然而受意識形態的影響,“剝削”一詞對於西方主流經濟學家來說是十分忌諱的。對於勞動力市場普遍存在的現象視而不見,其理論發展自然會走入歧途。如果承認剝削的存在,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西方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商品的價值由勞動、資本、土地三者所共同創造,收入的關健在於不同要素的邊際產出。工資等於勞動的邊際收益產品,利潤等於資本的邊際收益產品,租金等於土地的邊際收益產品,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參加生產的各個要素都獲得了等同於其創造的價值的收入,否認剝削的存在(一些特殊情況例外)。

勞動者在出賣勞動力獲得工資的過程中,(西方學者認為)工資能夠增加勞動者的效用(需求的滿足),勞動給勞動者帶來負效用(辛苦和受累),只要工資的效用大於勞動的負效用,勞動者就會願意出賣勞動力。勞動者出賣勞動力時是以“效用價值”為基礎來衡量工資的,而不管其實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價值是多少,於是剝削便產生了。

工資(商品)的效用對於勞動者(消費者)來說取決於其已有的消費量,消費者消費的第一個麵包和消費的第二個麵包,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是不一樣的,消費的第一個麵包比消費的第二個麵包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要大。這就是西方經濟學中所謂的邊際效用遞減定理。

提高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滿足的程度(與勞動者的積蓄、勞動自用所能獲得的產品,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助,以及社會保障和其它的互助關係等有關。可能會因而失業、疾病、年老以及其它天災人禍等而降低),提高勞動者的“基礎消費量',一定工資給勞動者帶來的效用就會減少。也就是說,(工資)商品的效用價值會隨著勞動者“基礎消費量”的提高而降低。勞動者付出一定的勞動所能要求的最低工資水平就能夠隨之提高,勞動者受剝削的程度就減弱了。

如果因經濟的擴張工資水平提高,勞動者的需求保障滿足程度不變,隨著工資水平的提高,勞動者的勞動時間會被延長,勞動強度會增加。因為工資的效用增加了,勞動者願意承受的“負效用”也會增加,這就造成勞動供給增加,阻止了工資水平的上漲。

還有,那些原先較“懶惰”的勞動者也會因工資水平上漲而被吸引進勞動力市場。那些勞動者原先之所以“懶惰”,是因為他們的需求保障滿足程度比其他人更高,需要更高的工資才能吸引他們工作。這也阻止了工資水平的上漲。

因而底層的缺乏技能的普通勞動者的工資水平總是被限制在一個由需求保障滿足程度決定的水平上,從而使勞動力市場不能實現出清。

如果因經濟不景氣出現企業倒閉,工資水平一降低,那些需求得到保障滿足程度較高的勞動者便會退出勞動力市場,阻止工資水平的下降,因而不能通過降低工資來減少失業。在“大蕭條”時期,西方的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家,提出了通過降低工資來減少失業的建議,事實證明這是行不通的。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增加社會福利,可以提高勞動者的需求保障滿足程度,從而提高勞動者的工資水平。

然而如果社會保障水平相對經濟發展水平來說過高,普通勞動者所能要求的最低工資水平過高,自願失業就會大量出現,因為一個社會的經濟總量總是有限的,社會經濟所能提供工資水平也總是有限度的。對於自願失業,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政策當然無效,刺激經濟的後果只能是失業無法消除,而且造成通貨膨脹率猛升。

“大蕭條”後凱恩斯主義登上歷史舞臺,在凱恩斯主義的影響下,“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各國,大力推進福利國家建設,社會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以美國為例,1945年美國的社會福利開支佔GDP比例4.4%,佔政府支出比例8.4,1950年佔GDP的8.9%,佔政府支出的37.6%,1970年佔GDP的15.3%,佔政府支出的47.8%。其它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水平比美國還高。

社會經濟的生產與消費必須適度均衡,社會經濟才能健康發展,生產過於大於消費或者消費過於大於生產都不利於經濟發展。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如果激化就會導致經濟危機。

“大蕭條”是因生產相對過剩導致的。由於社會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生產大於消費的矛盾得到有效緩解。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至上世紀70年代,尤其在50年代與60年代上半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經濟發展雖有一定波動,但總的說來經濟增長較快,通脹率和失業率也不算高,然而自70年代起,通貨膨脹節節上升。西方國家想用“斟酌使用的”或“微調”的辦法來抑制通脹而同時又不想使經濟陷入衰退,其結果是衰退雖然得以減緩,但物價卻猛漲。當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出現突然大幅上漲後,消費大於生產的矛盾便激化了,於是便出現了“滯脹”。“石油危機”,也稱“福利危機”。後來西方各國採用了“貨幣主義”和“供給學派”的政策主張,拋棄了凱恩斯主義,通過大幅削減社會福利,減稅等政策措施才慢慢地從“滯脹”的泥潭中撥了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