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文 | 戴永懿

導語:

供需兩端不平衡是當前中國經濟主要的特徵。一方面是生產端的價格上漲,行業利潤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則是內需不足,“三駕馬車”失速,經濟或面臨進一步下滑的風險。自2016年以來,得益於供給側改革,環保限產等政府政策的干預,壓縮行業過剩產能,因此黑色、有色、化工等商品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走勢,供改行業因此走出長期通縮,行業利潤率得到改善。而需求側的表現則是房地產投資因調控增速下滑,社會消費總額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失業率上升。進出口方面受中美貿易戰升級、中美關係惡化及國內外市場消費轉型升級的影響,進出口貿易額亦面臨進一步走低的風險,淨出口對GDP貢獻率下降。鴻網認為供需失衡或令中國經濟在2019年面臨更大的挑戰。

2018年上半年以來,受經濟外圍的不確定性和內需放緩的影響,中國金融市場出現了股、債雙跌,這和商品行業黑色、化工的輪番上漲形成鮮明對比。根據經典的美林投資時鐘看經濟增長只有在進入了“滯脹”階段才會出現股、債齊跌,商品價格上漲的局面。因此當下中國經濟或已面臨“滯脹”的風險。

在本文,鴻網著重從能化產業鏈的視角分析中國經濟進入“滯脹”的可能性及應對策略。

“滯脹”,又叫停滯性通貨膨脹,特指經濟停滯,失業及通貨膨脹同時持續高漲的經濟現象。通常是由於能源、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漲引起短期總供給曲線左移,使得物價、失業率上升,國民收入下降的經濟現象。進入滯脹,往往意味著傳統的經濟刺激方式失效 ,即通過增加總需求的方式並不能直接增加國民收入,而會進一步推升物價和失業率。

受供給側改革,環保限產,人民幣貶值,中美貿易戰,及上游原材料原油、煤炭價格上漲的影響,國內化工品自2017下半年以來出現了一輪主要由成本驅動的上漲行情,這無疑加劇了國內通貨膨脹上行的風險。自去年2017年6月份以後,國際原油價格漲幅高達67%,煤炭價格漲幅達23%。2018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化工品PE(9%)、PP(12%)、PVC(13%)、瀝青(13%)、甲醇(18%)和PTA(27%)均出現了10%-30%不等漲幅。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雖說目前國內CPI表現相對溫和,但鴻網認為四季度油價大概率仍會上行,這無疑會進一步加劇輸入性通脹的風險。油價上漲一方面是直接通過水電燃料等傳導至CPI,另一方面則是間接通過PPI中的化工類產品傳導至CPI。同時中美貿易戰、人民幣貶值或加速通貨膨脹走高。因此對當下的中國經濟來說防患“滯脹”刻不容緩。

因此,鴻網認為面對潛在的經濟風險,首先是要減少政府對經濟活動的不斷干預,恢復市場功能,並穩定市場預期。其次是適當激活信用,疏通貨幣信貸政策的傳導機制。最後是增加居民收入降低稅負,激活內需,穩定物價和通脹。

一、化工行業供需兩端失衡

今年1-7月我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徵。一方面,需求端的“三駕馬車”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另一方面,供給端的工業生產相對旺盛,企業盈利穩步增長。供給端與需求端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失衡。

以化工行業為例,從供給端看,因供給側改革和環保限產壓縮過剩產能,及上游原材料原油、煤炭價格上漲的影響,使得國內化工品自2017下半年以來出現了一輪主要由成本驅動的上漲行情。而進入2018年下半年來受人民幣貶值和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PE、PP、PVC、瀝青、甲醇和PTA均出現了10%-30%不等漲幅。上游漲價,利潤得到大幅改善,化工行業生產端表現的欣欣向榮。

從需求端看,今年1-7月數據卻略顯疲態。三大總需求中,社會消費增速下滑,累計同比增速下滑至9.3%;受房地產調控,緊信用和嚴監管的影響,國內投資增速逐步下降,累計同比增速降至5.5%;受貿易戰等因素的影響,國內進出口總額亦表現出明顯的下行趨勢。

1、生產端旺盛,成本推動價格上漲,化工行業利潤改善。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上游原料漲價。以PP為例,原油、煤炭、甲醇等原料價格的上漲,使得CTO、MTO及MTP成本上升,從而大幅推升了國內聚丙烯出廠價格。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人民幣貶值。在加大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同時,增加了國內化工品原料的進口成本。以PE為例,因進口依存度高,受匯率和貿易戰的影響最為明顯。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中美貿易戰 。2018年8月8日,中國財政部發布對原產於美國約16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清單。宣佈自2018年8月23日12點01分起實施加徵25%關稅。這意味著從美國進口到中國的聚烯烴成本將增加2500元/噸左右。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環保整治和限產政策。最近發佈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要求鋼鐵、焦化、鑄造行業9月底前明確具體完成錯峰生產方案制定工作。明確提出天津、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安陽等重點城市,採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其他城市限產比例不得低於30%。四季度環保限產政策無疑會推升煤炭、甲醇等燃料價格,從而推升國內化工品PE、PP、PVC及PTA等漲價預期。

禁廢令及其他政府幹預政策。減少國內回料進口,增加國內初級樹脂消費量。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以PVC生產為例,因政府對企業自備電廠的嚴控,增加廠商生產成本。就PVC行業平均生產成本而言,生產1噸電石的原料需要消耗3500千瓦/時的電力,電力成本大約可以佔到其總成本的50%-60%。而電石作為PVC的主要生產原料,生產1噸的PVC大約需消耗1.4~1.45噸的電石,電石的成本大約佔PVC總成本的63%,因此可以推算到電力成本約為PVC總成本的37.8%。

目前氯鹼行業產業佈局日漸清晰,其中,西部地區依託資源和地理優勢多逐步形成了一體化“煤電鹽化”產業鏈,即同時擁有完全配套電石裝置、自備電廠、煤礦和鹽礦,目前這類型企業產能大約可以佔到PVC總產能的54%,其生產成本也是PVC各生產工藝裡中最低。

而伴隨著近年來國家對於高耗能行業的整頓,電價政策也愈發收縮,從2017年伊始,政策已經波及到自備電廠。發改委於2017年3月下旬下發了《燃煤自備電廠規範建設和運行專項治理方案(徵求意見稿)》,要求嚴格控制新建燃煤自備電廠、全面清理違法違規燃煤自備電廠。對於新建燃煤自備電廠但未經批准或未列入規劃的,要求從嚴從重問責,並對該省(區、市)所有發電類項目一律停批,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燃煤自備電廠整治方案”。

例如作為電解鋁生產龍頭企業的山東魏橋,山東魏橋是通過搭建孤島電網,自行發電、調度、運行、供電,為紡織和鋁業企業供電的,公司熱電廠中自用比例約佔到34.76%左右,主要用於公司本身及關聯子公司生產。電解鋁企業,是氯鹼行業中燒鹼的主要下游產業,生產一噸電解鋁需要1.3萬度電和2噸氧化鋁,電能的消耗約佔生產成本的40%。

2018年7月1日,吉林省物價局發佈《關於第三批降低我省一般工商業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企業燃煤自備電廠每月要按自發自用電量繳納政策性交叉補貼,徵收標準為0.15元/千瓦時。這是發改委發佈三批降電價措施以來,第一個真正落實要針對燃煤自備電廠徵收高額交叉補貼的省份(目前第三批降電價措施只有北京和吉林出臺)。市場人士多預測,政策蔓延到其他省份只是時間問題。

幾位發電企業專業人士透露,如果每度電徵收1.5毛的交叉補貼,熱電聯供還稍微好一點點,普通自備電廠經濟性將大打折扣,基本屬於“炸鍋”、“活不下去”狀態。

2、需求端,“三駕馬車”失速,內外需放緩。國民收入增速減緩;房地產調控收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貿易戰加速國內進出口萎縮。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3、生產或收斂於需求,化工品漲價不可持續。官方製造業無論是代表著需求的新訂單PMI,還是出口訂單PMI均連續兩個月下滑,顯示經濟進一步放緩的跡象。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二、“股、債”雙跌,金融市場顯示滯脹信號

根據經典的美林投資時鐘,在經濟和通脹的不同組合下,資產價格會有不同的表現。今年上半年股市下跌債市上漲,通常意味著經濟下行通脹回落,經濟衰退的預期。而只有在經濟下行通脹上行期,也就是在經濟滯脹的環境下,才會出現股債齊跌、商品價格上漲。而進入下半年部分商品價格創出年內新高,從側面印證市場擔心經濟滯脹風險。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國際上對“滯脹”的定義。一般把通脹水平高於4%,經濟增長率低於2.5%,失業率高於6%作為經濟停滯的臨界點。從絕對指標來看,我國目前尚未進入滯漲狀態。上半年我國CPI穩步增長但是遠不及4%國際水平,近年來GDP增速有所下滑但仍然在中高速增長中。

但鴻網認為四季度油價大概率仍會上行,這無疑會進一步加劇輸入性通脹的風險。油價上漲一方面是直接通過水電燃料等傳導至CPI,另一方面則是間接通過PPI中的化工類產品傳導至CPI。同時中美貿易戰、人民幣貶值或加速通貨膨脹走高。因此對當下的中國經濟來說防患“滯脹”刻不容緩。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從信用寬鬆的角度看。我國現在處於金融週期頂峰,經濟增速下行和通脹上行的“類滯漲”現象。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和M2同比穩定在歷史較低水平。

鴻網深度:從能化產品透視 “滯脹”風險

三、面對“滯脹”風險——防患於未然

鴻網認為面對潛在的經濟風險,首先是要減少政府對經濟活動的不斷干預,恢復市場功能,並穩定市場預期。借鑑日本和美國發展的經驗,依靠基建投資拉動的經濟缺乏自身動能,同時也會加重政府負擔。學習美國轉型的經驗,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重,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形成以私人消費和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健康模式。

其次是適當激活信用,疏通貨幣信貸政策的傳導機制。適當提高民營和中小企業資金可得性,有助於緩解目前企業資金鍊緊張的局面,化解供需失衡問題。同時寬財政將改善投資環境,有助於基建回升,也有利於穩定匯率。防範並化解外部風險,避免貿易摩擦升級,穩定匯率預期,激活進出口。

最後是增加居民收入降低稅負,激活內需,穩定物價和通脹。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民間投資,減少政府支出、降低經濟的宏觀稅負,堅持增加居民收入刺激內需。從歐美髮達國家經濟發展史看,只有大規模減稅才能帶來經濟的真正增長。加強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調整好供需平衡,穩定物價和通脹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