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只能袖手旁观,俾斯麦号最后一战中的U型潜艇


原谅我只能袖手旁观,俾斯麦号最后一战中的U型潜艇

俾斯麦号的大麻烦

1941年5月26日夜间,正逃向法国圣纳泽尔的德国巨型战列舰俾斯麦号遇上了大麻烦。英国剑鱼鱼雷机投下的一条鱼雷打坏了她的舵,使这艘4万多吨的巨舰只能在原地画圈圈。

当发现修理无济于事以后,战列舰上的人开始提前准备自己的后事。虽然德国海军西部集群不断发来情报,驱逐舰、U艇和油船都已上路、港口拖船已经就位、空军飞机也将全力支援,也只换得吕特晏斯上将冷冷一笑。

原谅我只能袖手旁观,俾斯麦号最后一战中的U型潜艇

时为海军中将的吕特晏斯

吕特晏斯非常清楚,现在俾斯麦号还远在德国空军作战半径之外,常规作战飞机根本无法抵达,几架秃鹰式巡逻机就算能赶到现场也无济于事;驱逐舰和油船?当英国本土舰队全伙在此的时候,她们来是嫌命长吗?这些话也许能骗骗底层水兵,可是对他这样的高级指挥官毫无意义。对了,还有U艇……

5月27日凌晨,再一次打退围上来的英国驱逐舰后,吕特晏斯决定不再拖延了。他命令用水上飞机将俾斯麦号的作战日志和拍摄的纪录片送走,作为最后的留存。然而飞机弹射器的液压装置在丹麦海峡之战中被炮弹破片击伤而无法正常工作,第一架水上飞机被弹成重伤不得不推下海去;第二架也因为海浪过大不能放入海中自行起飞。

凌晨7时10分,吕特晏斯要求西部集群派来潜艇接走重要文件,一小时后他收到答复,U-556号正在赶来。又过了半个小时,英国战列舰罗德尼的主炮开始怒吼,俾斯麦号最后的战斗开始了。

原谅我只能袖手旁观,俾斯麦号最后一战中的U型潜艇

VIIC级潜艇与欧根亲王和格奈森瑙

赫伯特·沃尔法斯上尉指挥的U-556号是一艘VIIC级中型潜艇,它是当时俾斯麦号所在的BE6192海区附近的8艘U艇之一,也是离俾斯麦号最近的一艘,理论上它也处于吕特晏斯的指挥之下。

说起来U-556号也许是德国海军中和俾斯麦号最有渊源的一艘潜艇。这两艘船都是布洛姆福斯公司在汉堡建造的,1940年夏天它们经常并排停在同一个泊位上。

原谅我只能袖手旁观,俾斯麦号最后一战中的U型潜艇

沃尔法斯海军上尉

1941年1月U-556号正式入役的时候,艇长沃尔法斯希望现场能有一个乐队庆祝他的新船启用,可是U艇部队没有自己的乐队,于是他找到好友俾斯麦号的舰长恩斯特·林德曼上校帮忙。林德曼慷慨借出俾斯麦号的军乐队,U-556号得以在吹吹打打中热闹地完成了仪式,给足了沃尔法斯面子。

作为回报,沃尔法斯签署了一份文件给林德曼。保证以后俾斯麦号如果遭遇危险,U-556会赶来救援她的大姐,不管面对飞机还是鱼雷都绝不退缩,直到拖带俾斯麦号脱离险境为止。这两个朋友一本正经做戏的时候,绝对想不到真会有这么一天,并且来得这么快。

当俾斯麦号带着欧根亲王号开始第一次出击之时,U-556号也在进行她的第一次战斗巡逻。这次巡逻中U-556号成功击沉了4艘货船,合计18583吨,并击伤了另外两艘,战果丰厚,此时她正在向基地返航途中。

其实26日白天U-556号就已受命支援俾斯麦号。但她的鱼雷已经一条不剩,燃料也快见底了,接到命令后只能勉为其难向俾斯麦号靠拢。她正好处在英国舰队追击俾斯麦号的航路上,沃尔法斯能看到英国舰队中著名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从他眼前经过,他还看到了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在起飞舰载机,正是这些飞机剥夺了俾斯麦号最后的逃脱希望——但他除了干看着之外毫无办法。

第二艘赶到的是U-74号,这是一艘VIIB级潜艇,由埃特尔·弗雷德里希·肯特拉特上尉指挥。U-74号的状况也不好,之前的5月21日她吃了英国军舰125枚深水炸弹,由于损伤过重不得不返航。

原谅我只能袖手旁观,俾斯麦号最后一战中的U型潜艇

肯特拉特海军上尉

5月26日白天,U-74号受命攻击该海域出现的英国军舰以支援俾斯麦号的战斗,18时左右她发现了萨默维尔的H舰队正在附近经过,不久驱逐舰出现在航线上,U-74号不得不下潜躲避。她循着水面传来的炮声试图进一步接近,但被暴风雨和出现的英国舰只所阻。

原谅我只能袖手旁观,俾斯麦号最后一战中的U型潜艇

VIIB级潜艇与俾斯麦号

27日7时30分左右,U-74号听到水下有另一艘潜艇。当她浮出水面的时候,U-556号也在不到100米的地方冒了出来。由于风浪太大,两船无法靠拢,沃尔法斯用扩音器通报了俾斯麦号的航线并要求U-74号接替执行任务,因为U-556号的燃料已经撑不下去了。就在这时突然发现有飞机出现,U-556号仓皇下潜并就此消失不见。U-74号的瞭望员不久后辨认出这是一架Fw200秃鹰式巡逻轰炸机,德国空军果然依约派出了飞机,但寥寥几个机组对战局毫无用处。

随后英国驱逐舰再次出现在5000米外,U-74号立即下潜。上午9时许,潜艇在水下听到两声巨大的爆炸,20分钟后他们浮出水面,却没有发现任何东西。最初肯特拉特认为可能是德国空军攻击敌舰的炸弹爆炸声,但最后理智告诉他这是俾斯麦号最后一战发出的声音。

此时俾斯麦号已经走到了末路,虽然吕特晏斯上将早早战死,但林德曼上校还是在数百发大口径炮弹的轰击下坚持到了最后。发出凿船令和弃舰令后,幸存者看到林德曼和他的副官在倾覆的甲板上奋力向船头攀登并到达旗杆处,然后站在那里随着战舰沉入海底。他到最后也没等来U-556号的救援——我想他根本没时间想起这个约定吧。

原谅我只能袖手旁观,俾斯麦号最后一战中的U型潜艇

林德曼海军上校

10时36分左右(潜艇记录的时间),顽强向着交战地点前进的U-74号艇员们听到了他们熟悉的海水压碎船壳的声音,并伴随着阵阵爆炸,只是尚不知道是俾斯麦号还是英国船。肯特拉特下令上浮到潜望镜深度,立刻发现英国战列舰和巡洋舰就在眼前。但此时海上风浪太大,保持在潜望镜深度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发射鱼雷了。不久以后视野中出现了残骸,还有穿着黄色救生衣的尸体。

俾斯麦号沉没后,英国舰队迅速离开现场,留下数百名德国船员在摄氏13度的海水中挣扎。数十分钟后,英国巡洋舰多塞特郡号和驱逐舰毛利号赶来救起了110人。11时36分,多塞特郡号发现附近海中有疑似潜艇的物体,也不知道她发现的真是U-74号还是误判,多塞特郡号和毛利号立刻终止救捞高速离开现场,很多已经抓住缆绳的人又跌回海中(同样的情形将在两年后击沉沙恩霍斯特号之战中再次发生)。

英国军舰消失后,U-74号浮出水面进入这片死亡水域。目光所及之处凄凉无比,遇到的都是穿着救生衣的尸体,头埋在水里,到处残骸成堆,整个白天他们没有找到一个活人。经过7小时搜索,在入夜时他们终于发现了一只漂浮的木筏。三名幸存水手格奥尔格·赫尔佐格、奥托·亨茨奇和赫伯特·曼蒂欣喜若狂,竟跳入咆哮的大海飘向潜艇。这时英国飞机突然出现,被拖上艇的幸存者们还不来及庆祝就被粗暴地塞进舱口,潜艇紧急下潜。

不久U-48号和U-73号潜艇也赶到现场,3艘潜艇一字排开在海面平行搜索。他们在海面上又找了一天,但除了油污、残骸和尸体之外再没发现任何幸存者。5月28日午夜,洛里昂指挥中心通知他们搜救行动结束,三艘潜艇分道扬镳,U-74号带着幸存者向洛里昂基地返航。

在返航途中,三名幸存者慢慢从灾难中恢复过来并开始讲述他们的故事,一名潜艇艇员在旁边实时记录。战斗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们三个和其他人在D炮塔后面躲避炮火,并试图准备救生筏。其后一次近距离爆炸把很多人和筏子吹走了,但他们想办法又弄了一个。当俾斯麦号的最后一个炮塔也停止射击后,他们跳入海中。本来还有一名战地记者带着他拍摄的全套摄影胶片和他们在一起,当筏子倾覆的时候,胶片首先消失了,接着是那个记者。中午的时候,一架秃鹰从空中经过,但没有看到他们。到了晚上三个人都陷入了绝望,因为筏子上什么吃喝都没有,就在这时U-74号突然出现了。

原谅我只能袖手旁观,俾斯麦号最后一战中的U型潜艇

Fw200秃鹰式巡逻轰炸机

归程中还发生了一个插曲。由于之前躲避深水炸弹时潜航超过正常深度,U-74号的电池组损坏造成艇内氯气弥漫,所以他们一直保持水面航行。走到距洛里昂一半路程的时候,瞭望员突然发现6条鱼雷呈扇面向他们飞驰而来。U-74号灵活转舵避开了鱼雷,接着他们看见英国潜艇海狮号(HMS Sealion)的舰影在远处的黑暗中出现又迅速隐没了。

到达基地后三名幸存者立刻被送往巴黎的西部集群总部接受进一步询问。

在潜艇们搜救的同时,还有一艘德军气象船萨其森瓦德(Sachsenwald)号受命赶赴战区。这艘大胆的小船直到28日凌晨才到达现场开始搜索,13时左右,该船突然进入残骸集中区,无数尸体和救生衣四处漂浮,22时30分他们终于发现了木筏上的两名幸存者。据幸存者讲述,还有更多的幸存者被狂风吹散在附近海域。萨其森瓦德号一直搜索到5月30日,再没有发现任何活人。

至此,随俾斯麦号战列舰出航的2206名德国海军官兵中,仅有5人得以返回德国。


最后我们还是按惯例说说这些潜艇以后的命运。

仅仅一个月后的1941年6月27日,U-556号潜艇在其第二次战斗巡逻中在冰岛西南部的北大西洋被英军深水炸弹击沉,追随她的大姐姐而去。全艇5人阵亡,沃尔法斯上尉以下41人被俘。

​U-74号要长命一些。1942年5月2日,为援救受伤的U-573号,该艇在西班牙卡塔赫纳东南偏东的地中海被两艘英国驱逐舰联手击沉,艇上47人全军覆没。

但肯特拉特上尉不在此列,之前他就因功调离U-74号并转至岸上服务了一段时间,后受命指挥U-196号潜艇,接下来他继续搞风搞雨。

U-196号第一次巡逻就创造了225天的二战潜艇长航纪录,他也因此升为少校。U-196号的第二次任务是去日本联络,又走了五个多月。到达槟榔屿后他下了船把指挥权交给了别人,其后U-196号就在爪哇南部巽他海峡失踪,船上65人全军覆没。

原谅我只能袖手旁观,俾斯麦号最后一战中的U型潜艇

肯特拉特(中)在完成长航纪录后享用啤酒

肯特拉特少校在日本海军中找了几个参谋或者顾问之类的职务一直混到战争结束,其后被作为战俘关了两年,直到1947年10月才回到德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