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大戰:無人物流車“扎堆”背後的祕密


技術大戰:無人物流車“扎堆”背後的秘密



如今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企業、科技巨頭、還是互聯網公司等都加速佈局無人駕駛。李開復更稱無人駕駛將成為像微軟的Windows和谷歌的安卓之後的下一個操作系統。

不難發現,無人駕駛市場正在被看好,物流作為其商業落地的重要方向,物流無人車也引來更多的分食者。京東、蘇寧、菜鳥等電商企業今年不約而同地展示了自己研發的用於物流的無人駕駛產品。而像智行者、新石器、深藍科技、速騰聚創等科技公司也深耕物流無人車,展開激烈競爭。

有哪些企業在佈局物流無人車?

對於無人物流車的佈局,目前主要由電商企業和科技公司研發。前者具有較強的科技背景、雄厚的資本支持以及大數據儲備等。目前,主要是阿里、京東和蘇寧三家。後者則聚集了更多的高新技術人才,往往更專注於城市無人配送車的某項技術,目前有智行者、新石器、深蘭科技、馭勢科技、速騰聚創和北科天繪等企業。

首先,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物流企業。電商企業無人物流車產品主要包括無人配送車和無人重卡。

無人物流配送車方面,不管是國內的阿里、京東、蘇寧等企業,還是國外的Nuro、達美樂、英特爾等企業已經研發了新一批的智能物流配送車。它們可以識別、躲避障礙物辨別紅綠燈,還能自動駕駛、路線規劃、主動換道、車位識別、自主泊車等。用戶通過面部識別、輸入密碼、掃描二維碼等形式實現快速取餐和快遞。

比如,5月底,阿里菜鳥就宣佈與速騰聚創宣佈達成合作,併發布了首款應用固態激光雷達的無人物流車G Plus。當時,菜鳥聯合整車廠商、激光雷達公司、芯片公司以及具備無人設備落地場景的公司,共同啟動了一項“駝峰計劃”,推進自動駕駛在物流領域的落地。

同時,在9月19日開幕的雲棲大會現場,菜鳥ET物流實驗室又發佈兩款新零售物流無人車,車上分別搭載刷臉取件櫃、零售貨架等。

另外,京東無人配送車可以實現針對城市環境下辦公樓、小區便利店等訂單集中場所進行批量送貨。目前,京東小型無人物流車已在長沙部署並運行。近日,英偉達在其GTC China大會上,宣佈京東配送機器人(無人配送車)採用Jetson AGX Xavier平臺。

而蘇寧的無人快遞車“臥龍一號”也在6月首次落地北京並實現常態化運營,成為國內首家擁有常態化運營無人車的企業。

無人重卡方面,上半年京東、蘇寧、菜鳥不約而同地展示了自己研發的用於物流的無人駕駛產品,吸引一大波關注。

先是京東,5月29日,在京東舉辦的JD CUBE大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肖軍表示,京東硅谷研究院正在研發L4級別的自動駕駛重型卡車,目前已經在美國一些獲得授權的道路上完成了2400小時的智能駕駛超級測試。

據瞭解,京東此次自主研發的L4級別的自動駕駛重型卡車可自動完成高速行駛、自動轉彎、自動避障繞行、緊急制動等絕大部分有人駕駛功能。

而且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宣佈將在雄安成立城市智能物流研究院,試行一項由無人車、無人管道構成的新型物流計劃。

另外,蘇寧物流。幾乎跟京東同步,5月24日,蘇寧物流在上海奉賢園區進行無人卡車道路測試。據瞭解,這是蘇寧物流與硅谷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智加科技聯合推出的、目標達到L4級別無人駕駛能力的重型卡車。

7月,蘇寧物流與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聯合宣佈,將加速落地物流自動駕駛技術,要在2020年實現末端配送的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和無人配送車的規模化量產。

其次,以技術解決方案為主科技企業。

研發無人物流車的科技企業研究方向不同,分為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企業的智行者、新石器和深蘭科技,以及提供算法、AI芯片等通用解決方案企業的馭勢科技、速騰聚創和北科天繪。

比如,速騰聚創,它是一家自動駕駛激光雷達環境感知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利用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感知產品,將激光雷達傳感器硬件方案、三維數據處理算法和深度學習技術相結合,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讓機器人擁有眼睛的環境感知能力。

新石器則從末端配送無人車入手。據瞭解,到今年6月份,新石器已經量產了100臺無人物流車,全部部署在雄安和常州兩條線運營。

當然,他們的合作對象也多是像京東、菜鳥等電商企業,百度等互聯網科技公司,以及北汽、東風、一汽、吉利等老牌汽車企業,還有準時達、滿幫集團等物流企業。

具體到產品上,這些科技企業的無人物流車產品也包含了智行者的蝸必達-無人配送物流車,新石器無人駕駛物流車第一代、新石器零售車,深蘭科技小螞哥物流機器人,馭勢科技物流拖車,速騰聚創無人物流車G Plus等,北科天繪則是京東無人物流車首要配套供應商。

無人物流車有哪些關鍵技術?

無人物流車需要投入龐大的對技術研發成本,這包括了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AI等等技術。

具體來講,無人物流車面臨著各種複雜的交通環境和路徑的變化,其算法的複雜程度很高,這就對自動感知算(即場景感知)、自動駕駛算法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打個比方,無人物流車面臨行駛過程中遭遇突然插入的自行車、電動車,或者是正在行駛中遭遇行人逆行等等狀況,都需要進行非常準確的目標行為和軌跡預測。

同時,無人物流車裡還包含了比較核心的激光雷達、GPS 和相機等等。

以智行者為例,高精度地圖構建以及定位技術和目標行為以及運動軌跡的預測是其關鍵技術。

另外蘇寧物流的臥龍一號深度結合物聯網、雲計算、AI等最新技術,續航可達8小時。其定位精度也達到了1-3釐米,這得益於採用的多線激光雷達+GPS+慣導等多傳感器融合定位方式,實現的精準定位和自主導航。在感知層,融合激光雷達和視覺實時識別周圍的行人、車輛和障礙物,為規劃出最優繞行路徑提供依據。

最後,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圍繞自動駕駛,由汽車製造商,產業鏈各類供應商和技術解決方案企業構成的產業生態正在快速形成。不過,這些在實際落地過程中,還存在政策、技術、成本等方面的問題。比如,無人物流在末端智能程度有待加強、無人設備安全存隱患等問題。以及新技術所需要投入龐大的研發成本。

外國的無人貨車發展怎樣?

目前在歐洲,車輛列隊行駛技術已經成熟,即一輛車在前方形勢,後面一輛或者兩輛無人駕駛的卡車能夠以很小的間距自動跟隨行駛。該技術能夠減少駕駛員的數量,降低後車的風阻從而減少油耗。不過由於現在歐洲的法規不允許後方跟隨的車輛無人駕駛,所以現在後車上還是要配備駕駛員,不過這位駕駛員基本不需要做什麼事。目前歐洲正在修改相應的法規,預計在2020年車輛列隊行駛能夠在實際道路上運行。

在今年的德國漢諾威車展上,奔馳、沃爾沃、福特、大眾、曼都展出了他們的概念卡車,而這些概念卡車都把未來卡車的發展之路指向了新能源、無人駕駛。

我們不難發現,在未來物流環境中,中長途依舊會採用高大威猛的卡車,比如福特F-VISION;而短途大宗貨物運輸或許會像沃爾沃Vera,採用這種低矮的牽引車;而城市配送會用曼CitE或者大眾概念車。不過總而言之,新能源電動化、無人智能駕駛會越來越多的運用到未來卡車上。

未來大趨勢的走向

目前,無人駕駛卡車正在中國國內引起不斷擴張的商業興趣。據TuSimple公司透露,國內卡車司機的工資佔運輸行業成本的40%左右。由於國內長途運輸過程通常需要一名以上的司機,所以成本也相應增加。

在自動化和智能化領域,中國正在當仁不讓地向全球開拓者的方向努力。儘管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但中國政府依然在推動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領域的發展。未來,無人駕駛卡車變革交通運輸行業的時代很快將會來臨。

據IHS報告顯示,到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近1200萬輛,2025-2035年間將保持48%的年複合增長率,屆時中國將佔據全球無人駕駛市場約24%的份額。以平均每輛汽車的無人駕駛系統價值為5萬元保守估算,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市場空間將達6000億,國內市場空間接近1500億。

因此,無人駕駛卡車的發展前景正愈發明朗。未來隨著法律與標準建設日趨完善,行業、市場發展走上正軌,無人駕駛卡車將有望徹底顛覆傳統物流運輸領域,為物流自動化發展提供關鍵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