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游牧民族放养大批牛羊一天三顿都吃肉吗?也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在人们的第一印象中,游牧民族放羊大量的牛羊马匹,他们不得顿顿吃肉,要不还能吃啥?如果你这么想,那就真的想多了,那么他们吃什么?

古代游牧民族放养大批牛羊一天三顿都吃肉吗?也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说到游牧民族,肯定首先想到是蒙古人,我们看看古代蒙古人吃什么?宋朝嘉定十四年(1221年),赵珙奉命前往蒙古军前议事,他将自己出使期间的见闻写成《蒙鞑备录》,其中有关于蒙古人饮食的记载“亦有一二处出黑黍米,彼亦煮为解粥”,同在这一年,意大利人普·兰迦尔宾也出使蒙古,巧合的是也写了一本书《出使蒙古记》,记载蒙古人“用水煮小米饭,但由于煮得稀薄,只能喝而不能吃。”说明当时蒙古人的饮食中含有一定比例粮食。

古代游牧民族放养大批牛羊一天三顿都吃肉吗?也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实际上古代游牧民族也是会种植一部分粮食的只不过他们的耕种方式非常粗放,基本上春天种完就走了,游牧一圈儿秋天回到这里看看,庄稼长了多少算多少,除了粮食之外还会吃一些乳制品,毕竟有牛羊马,就能源源不断的提供乳制品。

古代游牧民族放养大批牛羊一天三顿都吃肉吗?也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以肉食为主,实际上是游牧民族中富人的生活,一般平民养牛羊马匹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吃,他们也舍不得吃的,因为牛羊马匹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非常昂贵的,他们根本舍不得吃。古时候的游牧民族平民生活很清苦,一天只吃两顿饭,早晚各一顿,早上一般是小米粥,晚上才能吃一点肉粥。清代赵翼编写的《檐曝杂记》:“食酪,蒙古之俗,膻肉酪浆,然皆不能食肉也。食肉惟王公台吉能之,我等贫夷但凡逢节杀一羊而已,杀羊亦必数户迭为主,到而奋只是为一年食肉之候... ...”,可见穷人是舍不得杀自己养的羊的,逢年过节了才能杀一头羊,还是各家一起分着吃。

古代游牧民族放养大批牛羊一天三顿都吃肉吗?也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那么放养那么多的牛羊马是干嘛的?其实主要是为了用来和南边的汉人交换物资比如粮食、布料、瓷器、茶叶及各种生活物资或者用来交税。即使吃也只是吃一些不能度过寒冬的老弱牛羊,平时吃的肉其实大多不是自己养的牛羊马匹,一般来自于射猎,宋人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记录蒙古族 “食肉而不粒。猎而得者,曰兔、曰鹿、曰野彘、曰顽羊、曰黄羊、曰野马、曰河源之鱼。”,可见射猎是补充肉食的一重要来源,而自己养的大部分都要留着卖钱和产仔。

古代游牧民族放养大批牛羊一天三顿都吃肉吗?也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古代游牧民族放养大批牛羊一天三顿都吃肉吗?也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其他游牧民族也是这样,素食、乳制品都是其饮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上层贵族有条件吃肉,饮食中肉类食品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平民百姓,下层人民素食则占有很大比例,西北地区传统馍馍、西藏地区的青稞面都是很好的例子。

古代游牧民族放养大批牛羊一天三顿都吃肉吗?也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