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西夏的党項人從何處而來?西夏滅亡後他們又去哪裡了?

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稱帝國號為“夏”,因為夏國位置在大宋的西邊,所以一般都稱他們為西夏,從此開始了宋、遼、夏三國鼎立的局面。

一個民族從興起到立國需要漫長的發展過程,那麼党項人是從什麼時候在隴西發展起來的呢?

李元昊自稱原名拓跋元昊,祖上是唐朝策封過的宥州刺史拓跋思忠,再往上溯源便是大名鼎鼎的拓跋鮮卑。

建立西夏的党項人從何處而來?西夏滅亡後他們又去哪裡了?

五胡亂華時期,鮮卑族的拓跋部與慕容部都表現非常搶眼,慕容部建立了前燕、後遼、後燕、西燕、南燕等一系列政權,而拓跋部則建立了南涼與北魏。

其中北魏統一北方,後來由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與漢民族高效的融合在一起,將拓跋鮮卑的勢力發展到最頂峰,後來北魏雖然分裂成東魏和西魏,最後分別由北周和北齊取代,但是拓跋氏的勢力一直不容忽視。

唐朝時期的著名宰相長孫無忌就是出身鮮卑拓跋氏,因為他家族的得姓者是拓跋鮮卑皇族的長子長孫,所以得名。

黃巢起義時,唐朝政府發佈檄令號召各民族起兵勤王,拓跋氏起兵響應,最後獲得了定難軍節度使的封號,勢力慢慢發展到夏、銀、綏、宥、靜等五州之地,成為名副其實的藩鎮諸侯。

到了宋太宗時期,時任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迫於宋朝壓力,入朝為質,宋朝開始接管定難五州。

建立西夏的党項人從何處而來?西夏滅亡後他們又去哪裡了?

誰知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拒不接受招安,逃出城去招攬党項豪族繼續對抗宋朝。

李繼遷及其子李德明兩代人的努力,終於為其孫李元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西夏成為擁有夏、宥、銀、會、綏、靜、靈、鹽、勝、威、定、永等十二州及甘、涼、瓜、沙、肅等大片區域的西域大國。

李元昊稱帝后,推行去漢化,並頒佈禿髮令,讓党項人變得更有侵略性,保持了民族活力。

建立西夏的党項人從何處而來?西夏滅亡後他們又去哪裡了?

在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中殲滅宋軍主力數萬人,並且在河曲之戰中擊敗御駕親征的遼興宗,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西夏又稱高大夏國,並且創立了自己的文字,那是一種仿漢字結構的文字,西夏滅亡後,西夏文也隨之消逝在風中,現在基本都沒什麼人認識了。

建立西夏的党項人從何處而來?西夏滅亡後他們又去哪裡了?

蒙古崛起後,曾經六次進攻西夏,並且多次挑撥金國與西夏的關係,終於在1227年攻入西夏國都中興府。

據說成吉思汗圍西夏王城,讓西夏王獻上王妃,西夏王不得不從,但是西夏王妃很悍勇,咬斷了成吉思汗的要害,成吉思汗傷重血流不止而死。

後來圍中興府城半年後中興府投降,此時成吉思汗已經去世,拖雷秘不發喪,進入中興府蒙古軍隊開始屠城,後來雖然被察罕勸阻,但是城中人口已經所剩無幾了。

建立西夏的党項人從何處而來?西夏滅亡後他們又去哪裡了?

1227年,到了銀川之戰時夏末帝李睍投降仍然被遵守成吉思汗遺囑的拖雷所殺,城中民眾僥倖躲過一劫,立國189年的西夏滅亡。

剩餘的党項貴族出走西藏甘孜地區,在那裡建立了西吳王國,其餘總眾慢慢與其它民族融合,党項族也隨文字一起消逝在風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