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為何大規模組建近衛軍?蘇聯近衛軍對戰爭的勝利起了哪些作用?

歷史學齋


強調兩個知識點,第一是蘇軍在二戰時期的“近衛軍”與德國的“黨衛軍”有著本質的不同,黨衛軍是獨立於國防軍而存在的“軍種稱謂”,而近衛軍則是蘇聯紅軍給表現優異的部隊所授予的“榮譽稱號”;正因為如此,第二點就是黨衛軍部隊擴編新部隊時可以用“組建”這個動詞,而近衛軍番號授予只能用“改稱”,畢竟在榮升近衛軍作戰序列之前,這些部隊已經存在並且原來就具備普通的部隊番號。




比如蘇德雙方都有精銳的“第6坦克集團軍”番號,黨衛第6坦克集團軍是黨衛軍最大的裝甲兵團,司令官也是武裝黨衛軍的靈魂人物迪特里希上將,這支部隊是由黨衛軍“領袖警衛旗隊”(團級)、黨衛軍第1"領袖警衛旗隊"裝甲步兵師、黨衛第1裝甲軍逐步擴編而來,正式組建於1944年9月,之前並無這個番號。而蘇聯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的前身是隸屬於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的坦克第6集團軍,只因在羅馬尼亞戰役中作戰勇敢和表現優異,集團軍番號才於1944年9月正式加上了“近衛”前綴,司令官是克拉夫琴科坦克兵中將(後晉升上將)。

敵對雙方的這兩個坦克集團軍,性質區別是明顯的,時間一致性也是驚人的。尤其是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的番號我們更應該有所耳聞,沒錯,它就是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後,在外貝加爾方面軍編成內越過大興安嶺向瀋陽方向實施突擊的那支部隊,該集團軍高速推進800多公里,徹底割裂了關東軍主要兵團,是斯大林手中的王牌裝甲部隊,不遠萬里從歐洲調過來參戰的。



二戰期間蘇聯紅軍“近衛軍”的榮譽稱號誕生於1941年9月,這也是“巴巴羅薩行動”伊始蘇軍節節敗退的時期,首批有四個步兵師因為戰場大功而獲得新的番號,即步兵第100師、第127師、第153師、第161師分別改稱為“近衛步兵第1--第4師”。這是蘇軍最高統帥部為鼓舞部隊士氣、促進兵團單位之間競爭而採取的有效手段,這些戰功卓著的部隊一旦獲得榮譽稱號之後,團隊精神更加鮮明,戰鬥力明顯提升,同時對其他部隊也起到刺激作用,類似於我們少年時期的“三好學生”。

我們小時候讀過的《青年近衛軍》小說裡,敵佔區的學生們就是模仿了這一稱謂打擊德國佔領軍。

一般而言,蘇軍某部近衛軍番號的獲得必須有非常出彩的一戰,比如1941年11月18日,潘菲洛夫少將的步兵第319師因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表現英勇,立即被授予近衛步兵第8師稱號(有新電影)。隨著戰爭的深入和蘇軍轉入全面反攻,近衛軍的規模越來越大,並且從原來單純的野戰步兵師發展到授予坦克部隊、騎兵部隊、空軍部隊甚至是海軍艦艇,到德國投降時的1945年5月,蘇聯軍隊中榮獲近衛軍稱號的計有:



近衛集團軍17個和同級別的近衛騎兵集群1個;陸軍共有68個近衛軍的軍級和217個師級番號;空軍有14個近衛航空兵軍番號;海軍則有18艘艦艇;另外還有炮兵、空降兵、工程兵、鐵道兵和通訊兵的一些特種兵部隊也獲得了近衛軍番號,授予對象最高為集團軍級,依此有近衛軍、師、旅等編制,最小為團級。近衛軍榮譽部隊的兵力約佔蘇軍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後期的評選標準確實有所下降。

蘇軍各部獲得近衛軍稱號以後,首先將授予近衛軍軍旗,正反面有“消滅德國侵略者”和“為了祖國”的口號,反映出濃濃的衛國戰爭色彩,軍旗尺寸則根據部隊級別的不同而不同,近衛集團軍軍旗最大,達到長寬145*115釐米;而近衛軍部隊的全體官兵則配發“近衛軍”胸章,這種榮譽確實非常提振部隊士氣,其他國家也有此例

比如抗日戰爭時期第74軍57師就因為上高會戰的出色表現獲授“虎賁”稱號,所有官兵佩戴同名臂章。

(近衛軍坦克部隊)

我們知道,二戰蘇軍最大規模的編制其實是“方面軍”,並且方面軍由於作戰任務和戰役方向上的更改頻繁,經常變換名稱和所轄作戰序列,那麼這個級別的部隊如何授予榮譽稱號呢?一般根據方面軍所解放地區的名稱進行授予,比如朱可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原名是“沃羅涅日方面軍”,1943年解放烏克蘭地區後更名如此,曾經下轄近衛第1、第3、第4、第5、第7、第9等集團軍,只因方面軍建制和序列並不穩定,因此不授予“近衛軍”稱號。

蘇軍部隊一旦入選近衛軍體系以後,它的兵源、武器、物資的補充肯定優於普通部隊,尤其是近衛坦克部隊可以最先得到坦克補充和新式坦克列裝,當然,近衛軍部隊承擔的也必然是最艱苦最重要的作戰任務,榮譽和責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

(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朱可夫司令員)


度度狼gg


蘇聯近衛軍並不是什麼單獨的兵種,它只是蘇聯政府為表彰戰功卓著的部隊而頒發的一種榮譽,因此“大規模組建近衛軍”的說法並不準確。在衛國戰爭期間,獲得“蘇聯近衛軍”稱號的部隊都是蘇軍的精銳部隊,是蘇軍的中堅力量,在作戰中通常被當作“王牌”來使用,為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蘇德大戰爆發後,德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入蘇聯領土,在很短時間內就佔領了大片領土。在整個戰線上,蘇軍屢戰屢敗,士氣遭到了沉重打擊,不戰而逃的現象越發嚴重。在這個最艱難的時刻,有四個蘇軍步兵師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在明斯克和斯摩稜斯克的戰鬥中,他們以莫大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同德軍展開了殊死搏殺,雖未能改變大局,但也給敵人造成了重創。1941年9約18日,蘇聯最高統帥部為了表彰這些英勇的部隊,將這四個步兵師改為了近衛第1、第2、第3和第4師,自此近衛軍稱號成了蘇軍部隊的最高榮譽。

除了作為一種表彰外,蘇軍最高統帥部還希望將近衛軍樹立為全軍的榜樣,以此激勵其他部隊勇敢作戰。除了口頭上的榮譽外,近衛軍還可以享受“無與倫比”的特權,軍官的工資要高半倍,士兵則是雙響,而且口糧也要比普通部隊好上很多。總之,無論是武器裝備的補給,還是人員的補充,近衛軍都享有著極高的優先權。

蘇聯近衛軍憑藉豐富的戰鬥經驗、良好的組織紀律以及堅定的戰鬥意志而成了全軍的榜樣,到了戰爭末期它已經發展成了一支強大的力量。在防禦戰中,它是實施堅決反突擊的主力,而在突擊戰中,它就成了刺向敵人的“尖刀”。比如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軍第5近衛坦克軍就曾與德軍精銳裝甲部隊進行了一場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坦克戰,進而成功阻止了德軍的攻勢。

“近衛軍”是一種特殊的獎勵,它不單單是一種榮譽,更是對那些戰功卓著部隊的肯定,同時也是一種激勵。毫無疑問,從它誕生之日起到戰爭結束,近衛軍確實為蘇軍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我是優質軍事答主戰情解碼,歡迎關注留言!

戰情解碼


蘇德戰爭,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龐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戰場。

二戰時期蘇軍士兵 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時期,為了鼓舞士氣,蘇聯紅軍開始授予那些戰功卓著的部隊、艦艇、兵團和軍團“近衛”稱號。

一個個榮譽的授與,使蘇聯的軍隊鬥志高昂,團隊精神更形鞏固,戰鬥力也隨之成倍數增長。在斯大林還沒有離開莫斯科的時候,蘇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於是仿效了德軍,組建了一批主力裝甲部隊。這些整編出來的主力裝甲部隊,也被斯大林賦予了“近衛”稱號,成為了蘇軍的王牌部隊。

蘇聯近衛軍的隊伍迅速在衛國戰爭中的血與火中成長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軍一共組建了10個帶有近衛番號的近衛坦克師,組建了60個帶有近衛番號的近衛步兵師。

為了鼓舞士氣。 根據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決議,凡榮獲近衛軍稱號的部隊和兵團,均授予近衛軍軍旗。 近衛軍坦克師,步兵師,旗幟隨風飄揚 ,很是壯觀,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對近衛軍作了如下補充規定:近衛軍部隊必須是全軍的表率,如果近衛部隊在戰爭中出現被殲滅而丟失軍旗、貪生怕死和在戰鬥中潰逃的情況,其指揮人員將被送交軍事法庭,剝奪該部隊的近衛稱號,並進行整編 。進衛軍開始壯大起來,為衛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雨中的9080656773990


近衛軍的證章

蘇聯的近衛軍產生於衛國戰爭中,第一批蘇聯近衛軍產生於蘇德戰爭之初,在戰爭爆發初期,由於蘇軍本身戰備不足,大量部隊處於擴編狀態,所以被德軍打得一敗塗地。

而面對敗局,一方面蘇聯人是嚴格紀律,還有一個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了。授予作戰有功部隊以近衛軍的稱號就是其中之一。蘇聯的首批近衛軍是步兵第100,127、153、161步兵師,他們在朱可夫指揮的葉利尼亞戰役中,表現出色,所以番號改稱為近衛第1至4步兵師,對於普通的軍官士兵來說,獲得近衛軍的稱號有切實的好處,近衛軍士兵的軍餉是同級的普通士兵的2倍,軍官是1.5倍。

其實對於這種混亂局面,一般都是胡蘿蔔加大棒的策略,一方面嚴肅紀律,還有就是要樹立榜樣,只憑著紀律制裁是不管用的,就像電影兵臨城下中那樣,就算後邊用機槍頂著,還衝不上去還是衝不上去,必須要給士兵以希望和榜樣,近衛軍就是一個榜樣。

近衛軍部隊不止包括步兵,各種兵種都有,像是近衛第一坦克旅就是原來的第4坦克旅,正式的改稱是1941年11月11日。


蘇軍近衛軍的編制和武器和普通的部隊並沒有什麼差別,但是近衛軍部隊的滿員率是要高於一般的部隊,尤其是步兵部隊。到了1945年之後一般的蘇聯步兵師可能只有6000人就不錯了,但是近衛部隊通常能多一些,這個要看能找到多少人了,但是一般經過補充的近衛步兵師能有7000多人,好的時候能有8000多人,當然還是不滿員。

由於近衛軍部隊的人員充實而且戰鬥經驗豐富,在戰鬥中的表現都是不錯,象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近衛第13步兵師的投入可以說是穩定了蘇軍在斯大林格勒的局勢,頂住了德軍的攻勢,防止了斯大林格勒的失陷。如果沒有近衛第十三步兵師,可以說就沒有後來的大反攻。隨著戰爭的進行,有很多的部隊由於自己的戰功被授予近衛的稱號。到了戰爭結束,蘇聯被授予近衛稱號的軍隊如下。

1945年5月9日,蘇聯武裝力量榮獲近衛軍稱號的計有:11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6個坦克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40個步兵軍、7個騎兵軍、12個坦克軍、9個機械化軍和14個航空兵軍,217個步兵師、9個空降兵師、17個騎兵師、6個炮兵師、53個航空兵師、6個高射炮兵師、7個火箭炮兵師;13個摩托化步兵團、3個空降兵團、66個坦克團、28個機械化團、3個自行火炮團、64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旅、11個殲擊反坦克炮兵旅、40個火箭炮兵旅、6個工程兵旅和1個鐵道兵旅;1個築壘地域;18艘戰鬥艦只和許多軍(兵)種部隊。


這隻強大的力量是蘇聯獲得蘇德戰爭的重要保證。

圖片和部分資料來自網絡。


有痰


蘇聯近衛軍並不是組建的好麼?衛國戰爭時期,近衛軍是授予建立了重大戰功的精銳功勳單位的榮譽稱號,隨著戰爭進行,立下戰功的單位越來越多,被授予近衛軍榮譽稱號的單位也越來越多,何來大規模組建近衛軍一說?

蘇聯啟用向功勳單位授予近衛軍榮譽稱號是在衛國戰爭吃緊的1941年夏秋季,目的是提高部隊士氣,增強官兵的集體榮譽感,鼓勵官兵奮勇作戰建立功勳。1941年9月18日,根據國防人民委員部第308號令,步兵第100,127,153,161師分別被授予近衛第1到第4步兵師榮譽稱號,莫斯科保衛戰期間,又有步兵第107,120,64,316,78,52師獲得近衛第6到第10步兵師稱號。



在整個衛國戰爭期間,紅軍共有11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6個坦克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40個步兵軍,12個坦克軍,9個機械化軍,7個騎兵軍,14個航空兵軍;217個步兵師,9個空降師,17個騎兵師,6個炮兵師,53個航空兵師,6個高炮師,7個火箭炮師;1個炮兵旅,11個反坦克殲擊旅,1個築壘地域,40個火箭炮旅,6個工兵旅,1個鐵道兵旅;13個摩托化步兵團,3個傘兵團,66個坦克團,28個機械化團,3個自行火炮團,64個炮兵團榮膺近衛軍稱號,其中除火箭炮部隊在組建時即獲得近衛稱號(早期為了保密稱為近衛迫擊炮部隊),空降兵被集體授予近衛軍稱號之外,其他部隊都是立下相應功勳之後,才被授予近衛軍稱號的。



從1943年開始,近衛軍成員被普遍授予近衛軍證章,獲得近衛稱號的部隊,在兵員和裝備補充和補給上享有優先權,先進裝備一般也會優先裝備獲得近衛軍稱號的部隊,比如在戰爭後期,由於人力資源緊張,蘇軍普通步兵師在經過補充後往往也只有四五千人,而近衛步兵師往往能夠補充到七八千人,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重新裝備之後,也是優先裝備了近衛步兵部隊,而獲得近衛軍稱號的官兵,在薪金待遇方面也有優待。

當然,需要明確的是,集團軍,軍級單位獲得近衛稱號,並不意味著其下屬單位也是近衛軍部隊,由於戰爭期間單位調入調出,近衛集團軍和軍下屬有未獲得近衛稱號的部隊的情況也是非常常見的。同時,不是所有近衛軍單位成員都會自動獲得近衛軍戰士稱號和近衛軍證章的,對於新補充到近衛單位的未獲得過近衛軍證章的新兵來說,必須經過戰火洗禮表現合格,才能獲得近衛稱號和證章,獲得相應的榮譽和優待。


DDG的老船塢


1690年,彼得大帝首創俄羅斯上第一支新型近衛軍:它主要的功能是保衛沙皇,取代叛亂的老式近衛軍。

十月革命之後,列寧等領導人取消了沙皇近衛軍的番號和名稱,蘇聯軍隊正式名稱是蘇聯工農紅軍!

經過斯大林大清洗的蘇聯紅軍面對納粹德國的進攻一潰千里!但是,關鍵時刻,偉人力挽狂瀾:在基輔戰役失利在即、德軍前鋒逼近莫斯科的時候,蘇聯大本營為了表彰集體英雄主義、頑強的戰鬥精神、嫻熟戰鬥技能的部隊,莫斯科統帥部毅然發佈第308號命令:蘇聯紅軍的第100、第127、第153、第161師分別改稱為近衛軍第一、二、三、四師!它們參加了明斯克、斯摩稜斯克、葉利尼亞等戰役,為蘇軍在莫斯科的佈防爭取了時間,改善了蘇聯在衛國戰爭前期的被動防禦局面;



蘇聯衛國戰爭的艱苦歲月中,蘇聯紅軍不斷有新的陸海空軍單位被授予近衛軍稱號,蘇聯近衛軍裝備實力齊備、作戰意識頑強、作戰技能熟練!它們往往被蘇聯統帥部派遣到最艱苦、最難突破的戰線上與納粹德軍浴血奮戰:蘇聯名將卡圖科夫的近衛坦克第一軍相繼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庫爾斯克、烏克蘭戰役、突破維—奧戰役……取得赫赫戰功!雖然,在柏林戰役中受挫於澤勞費高地,但是,卡圖科夫繞開高地群直接衝進柏林市區!老卡直接在柏林國會大廈牆壁上題詞:俄羅斯坦克在柏林!



1945年5月,蘇聯紅軍擁有11個合成近衛集團軍和6個坦克集團軍,數百個陸海空近衛軍、師、團、集群部隊,如此眾多的紅色近衛軍奠定了蘇聯的世界強國地位基礎!他們也是冷戰之始讓北約諸國瑟瑟發抖的存在!


熊style



近衛軍:1917 - 18年之前是俄羅斯帝國的精英軍事部隊。近衛軍後來被蘇聯和現代俄羅斯聯邦指定精英部隊與不同單位和編隊的區別。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基輔羅斯酋長的德魯伊納和神射手部隊,即1550年由伊凡大帝組建的莫斯科哈克布西耶。“近衛”一詞的確切含義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赤衛兵是1917年俄羅斯革命期間組建的武裝工人團體,儘管其名稱和概念可以追溯到1905年革命期間的莫斯科。1917年,赤衛兵志願者和他們選出的領導人組成了布爾什維克的主要罷工力量。這些工人民兵於1917年3月由工廠和工廠委員會以及布爾什維克黨的基層組織創建,最初的目的是保護他們被招募的工業企業和地區。1917年10月,彼得格勒的赤衛兵在攻佔冬宮和推翻臨時政府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當蘇聯紅軍於1918年成立時,赤衛兵成為了陸軍後備隊,也是組建正規軍隊的基礎。


白衛軍或白軍,由俄羅斯白俄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組成,該運動在十月革命後反對布爾什維克,並在1918年至1921年俄羅斯內戰期間與紅軍作戰。

近衛軍1941年9月18日再次被蘇聯人民國防委員第303號命令授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類拔萃的部隊和編隊,並被認為具有精英地位。然而,近衛徽章直到1943年5月21日才推出。

朱可夫說,“戰爭的第一階段孕育了蘇聯近衛軍。由於1941 - 1942年戰爭中的大規模英雄主義和成功戰跡,近衛稱號授予了蘇聯武裝部隊的789個團體、編隊、獨立部隊和戰鬥艦艇。


共有11支近衛集團軍和6支近衛坦克集團軍:

第一近衛軍~第十一近衛軍

第一近衛坦克軍~第六警衛坦克軍

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保留了前蘇聯武裝部隊中的單位和編隊名稱。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近衛軍就是皇帝的禁軍,保衛政權的軍隊,原來的西部軍隊,已經是被俘幾百萬人,戰死上百萬人,兵力空虛,可政權依然需要保衛,青年近衛軍就得大規模組建起來,不然德國黨衛軍攻擊下,沒人抵抗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