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至怎麼過?只記得去年不夠吃的餃子~

昨天有老師說需要冬至節的活動方案,我個人也覺得幼兒園重視過傳統節日真的非常好,想想現在24節氣很多大人都還不知道呢,更別說孩子了!

麗樺教育今天整理了一些冬至節資料,給大家做參考哦。

今年冬至怎麼過?只記得去年不夠吃的餃子~


方案一:冬至我知道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冬至節,知道冬至的由來;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活動內容

1、綜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學:白天短、黑夜長

3、讓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

並瞭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

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包餃子、喝冬釀酒、吃餛飩憶西施等,讓孩子感受到冬至的節氣。

今年冬至怎麼過?只記得去年不夠吃的餃子~

附兒歌

冬至到,冬至到;南餛飩,北方餃;

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掃;

會親訪友拜老師;平安幸福樂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這一夜,最長了;

甜甜蜜蜜睡一覺;明天太陽會更好。

冬至相關小知識

冬至節,在蘇州有吃酒釀酒的習慣,一年只釀造一次的冬釀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自古就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一夜的。到晚上蘇州人都要用糯米粉製成各種糕團做為祭拜祖宗,糕團更是當地頗具特色和最常見的點心。

冬至蘇州人還有吃餛飩的習俗,據說是為了紀念美女西施。相傳吳越春秋一宴上,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畚箕式點心獻給吳王。

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為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造,蘇州人便把它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此外,冬令進補又是蘇州人廣為流傳的俗語,一般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啟動大進補,也形成了各種補品的最高峰。

期待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孩子們能收穫更多知識和精彩!

今年冬至怎麼過?只記得去年不夠吃的餃子~

方案二:親子“樂”

活動目的

1、鍛鍊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培養孩子自我服務意識。

2、感受集體勞動的快樂。

3、和父母一起包餃子增進父母間的感情。

活動時間

冬至日,12月22日上午

小 班9:40開始;中 班9:50開始;

大 班10:00開始;大大班10:10開始;

今年冬至怎麼過?只記得去年不夠吃的餃子~

準備階段

1、請家長準備:擀麵杖 、鍋拍、圍裙(班主任合理安排)以口頭通知及黑板報形式告知家長時間、地點、家長需要準備的物品(提前三天通知家長);

2、幼兒園廚房準備:餃子餡、包餃子面. 廚房以班級為單位分好,廚房12月22日上午9:40之前準備好餃子餡、包餃子面.等待班級生活老師來領取;

3、班級準備:洗手、帶好圍裙。

包餃子階段

以班級為單位親子活動開始包餃子

分工:

 1、家長孩子分別擀皮、包餃子;

 2、班級生活老師:負責廚房領取包餃子麵糰和指定家委會人員負責把包好的餃子送到廚房;

 3、班主任和配班教師:負責維持班級秩序,指導家長孩子擀餃子皮,包餃子、活躍班級親子包餃子氣氛。

 4、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拍照、指導、維持秩序。

煮餃子階段:(20分鐘)

1、生活老師和指定家委會專人:集中包好的餃子送進廚房並負責把煮好的餃子送回班裡;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師協同家委會:組織孩子開展兒歌、唱歌、故事等活動(班主任設計好、等待餃子煮熟);

3、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維持家長秩序。

今年冬至怎麼過?只記得去年不夠吃的餃子~

活動時間

1、生活老師和指定家委會專人:負責把煮熟的餃子分發到小朋友的餐盤中,請小朋友們品嚐自己包的餃子;

2、邀請家長品嚐----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分發和維持秩序。

結束階段

1、家長品嚐完畢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組織家長回到班級門口填寫表格、順序離開幼兒園;

2、班級整理、餐後散步、午休;

3、活動結束。

今年冬至怎麼過?只記得去年不夠吃的餃子~

看完這些活動

老師們是不是已經開始準備了呢

讓孩子們在歡樂的親子氛圍中

感受中國的傳統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