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历史潘安了解多少?

潘岳(247-300),字安仁,后人称之为“潘安”,西晋著名文学家、太康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曾在河阳、怀县、长安、京都洛阳等地做官,官至给事黄门侍郎,54岁时受八王之乱牵连,被夷三族。

你对历史潘安了解多少?

·

潘安这个称呼,最早见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这首诗中不用其名“岳”,因是仄声,改用平声的“安仁”,省去了“仁”字,这是诗律的要求。后人沿用成习,这个名字在民间十分响亮。

他是古代第一美男,家喻户晓,老幼咸知。“貌若潘安”“掷果盈车”“连璧接茵”“傅粉檀郎”等都是有关他的典故。他爱情专一,不离不弃。十二岁与大儒杨肇之女杨容姬订婚,28岁结婚,恩爱生活24年。杨氏去世,他悲痛欲绝,誓未再娶,“潘杨之好”成为千古佳话。他做官清勤,有“栽柏立誓”“浇花息讼”“河阳一县花”的故事流传。他辞官奉母,屈尽色养,是“二十四孝”里中华孝道的典范。他是西晋文坛盟主,与陆机并称为"潘江陆海",不仅写出了汉魏以来第一长篇大赋《西征赋》,还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悼亡诗派。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苏州拙政园,就是借用他《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