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东区这个地方,是天津城市的发展的源头,天津人必须要了解

天津有句老话,叫"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这不是句玩笑话,历史上的大直沽是天津最早的人口聚落之一,也是天津城市文化的发祥地。

大直沽的起源

元朝时期,海河流域自三岔口至入海口的大部分地区统称为"直沽",这是天津地区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名字。大直沽是元代直沽海漕、商业、军事、宗教文化的中心。这里有接运厅、海运米仓等各类署衙,也有天妃灵慈宫、荐福庵等寺院庵堂,当然更少不了商贾、船工们忙碌的身影……从此,大直沽客商云集,成为了南北货物往来的重要集散地。

天津河东区这个地方,是天津城市的发展的源头,天津人必须要了解

"(元)延祐三年(1316),改直沽为海津镇"。"海津"便是天津历史上的第二个名字。今天在大直沽六号路、八号路之间的海河边上,还有一座牌坊,正面书"元海津镇",背面书"古直沽渡"。

天津河东区这个地方,是天津城市的发展的源头,天津人必须要了解

明永乐十三年,明政府改进漕运方式为"支运",用运河漕运取代海、陆兼运,漕运中心移至小直沽(三岔口一带),大直沽失去了发展优势,但瘦死骆驼的比马大,之后其成为了天津城东第一大重镇,这在清道光《津门保甲图说》中有明确记载。

天津河东区这个地方,是天津城市的发展的源头,天津人必须要了解

从《津门保甲图说》中可以看出,清代中期,大直沽地区仍有很多寺庙及僧道,并且铺户(商店)和负贩(小贩)的户数占比将近一半,可见大直沽地区当时的商业化程度之深,而当地的经济支柱,就是前文提到的兴起于元代的造酒业。说到这里,那不得不提的就是大直沽的三宗宝了。

大直沽三宗宝——古庙、烧锅、台子高

古庙

大直沽古庙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妃灵慈宫。

天妃就是天后娘娘。大直沽的天妃宫是天津历史上16座(一说27座)天后宫中最古老的一座。当时的漕运、海运风险很大,所以从官方到民间都会祈求天妃庇护,妈祖文化也是在这时传入的天津。今天古文化街上的天后宫同样建于元初,但比天妃宫的建立时间稍晚,在历史上它们按方位分别称为"东庙"和"西庙"。

烧锅

大直沽的烧酒(直沽烧),就是直沽高粱,也被称做"烧刀"。因元代距离粮食集散地近,大直沽的造酒业开始兴起。

天津河东区这个地方,是天津城市的发展的源头,天津人必须要了解

到了清代中期,大直沽的造酒业更是得到迅速发展,直沽烧、玫瑰露、五加皮成为了天津三大名酒。这些商品在清末时期除了供应天津本地外,还大量出口至国外,今天的直沽酿酒厂就坐落于大直沽前街10号。

天津河东区这个地方,是天津城市的发展的源头,天津人必须要了解

台子高

大直沽能成为最早的聚居地,虽说离不开漕运,但其特殊的地貌特点也是很重要的原因。1939年天津闹水灾时,天津市区80%的面积被洪水淹没,而大直沽一带因地势较高,

天津河东区这个地方,是天津城市的发展的源头,天津人必须要了解

再次打开《津门保甲图说》,从大直沽地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作者对高台的描绘。

天津河东区这个地方,是天津城市的发展的源头,天津人必须要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