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何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兴奋?

古代为何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兴奋?

“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以说是古代百姓的终生追求。但是在古代,想要货与帝王家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隋唐以前,想要入朝为官,只能是功勋之后,平民百姓则是想都不要想,于是存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但是随着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逐渐建立与完善,越来越的的平民百姓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

古代为何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兴奋?

或许有人会认为科举和现在的高考制度差不多,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两者的目标都是选拔人才,但还是有不同之处的。科举的含金量远不是高考能比的。高考取得了好的成绩只能保证你能够去上好的大学,但是之后工作的好坏还是要看自身努力。而只要通过科举,那就是板上钉钉的公职人员。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更是指日可待。

古代为何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兴奋?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每一个劳动人口都是至关重要的。想要填饱肚子,只能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这样的前提下,能够读书识字可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知道古代的文盲率平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想要读书参加科举可谓是难上加难。另外,每次科举的阅卷都是十分严格。从乡试到殿试,能走到最后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而最后的殿试,又是皇帝亲任主考官,心理素质差一点的人,还没开始殿试就已经吓得不成样子了。

古代为何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兴奋?

所以能在殿试上脱颖而出的,更是人才中的人才。但是科举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一路参加考试,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直至的进士才能获得入朝为官的资格。而考中进士之后,就能参加最后的殿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提问,参考各位考生表现,评出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人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状元,紧随其后排名第二的被称为榜眼,而排名第三的则是探花。但是有时候中了探花人的却要比状元还要高兴,这是为什么呢?

古代为何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兴奋?

原来这是因为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中探花的人,必须仪表堂堂,相貌上也得出类拔萃。否则,哪怕你学识再好也是当不上探花郎的。也就是说,每一位探花郎都是智商颜值双高的人物。其实状元、榜眼、探花的文学功底相差不会太大,但是探花对相貌的要求更高。所以,虽然同是殿试前三名,探花会更容易受到皇帝的关注。

古代为何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兴奋?

当然,历代探花郎也是出了好些鼎鼎有名的人物。比如古龙大师笔下的人物李寻欢。李寻欢正可谓是风流倜傥,相貌出众。此外,还有清朝有名的大贪官和珅,也是探花出身。不仅因为文采出众被乾隆重用,也因为一表人才被十公主选为驸马。由此可见,被选为探花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地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