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這幾個垃圾箱裝了太陽能板,會“說話”還會自動噴淋除臭

用手在一棟精緻的“小木屋”前晃一晃,伴隨著一陣音樂響起,“屋頂”會自動慢慢打開,還會響起中英雙語講解:“您好,垃圾請分類,溼垃圾放左邊,幹垃圾放中間,可回收物放右邊,有害垃圾放小盒,謝謝!”同時“木屋”內還會自動噴出一股水霧除臭……這種“木屋”其實是新近在嘉定街頭亮相的智能分類垃圾箱,目前在全區已投放5個,均位於南翔鎮,分別在銀翔湖公園內、古猗園北門口、南翔鎮文體中心廣場、南翔老街雙塔東面以及新城公館鄰里匯內。記者瞭解到,這是嘉定區垃圾分類減量工作中首批上線的智能設施。

嘉定這幾個垃圾箱裝了太陽能板,會“說話”還會自動噴淋除臭

近日,記者在南翔鎮文體中心廣場看到了這款智能分類垃圾箱。這種垃圾箱比普通街頭垃圾箱要大一些,無人投放時箱蓋緊閉,避免異味產生,內置四個垃圾分類桶,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每個箱體上貼有圖示,明確所對應的垃圾類別。這已屬“高配”——按照垃圾分類設施配備原則,公共場所配置“兩桶式”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即可。智能垃圾箱外側有可掐滅丟棄菸頭的小木盒,箱體為感應開啟式,每次開蓋被投入垃圾,箱內的除臭液會自動以霧狀噴射,大大消除箱體異味。這款垃圾箱頂端配有太陽能電板,可為垃圾箱的智能感應投放、除異味噴霧和語音播報等功能提供連續不斷的電能支撐。

由於“顏值”較高、還會“中英雙語”提示,智能垃圾箱亮相街頭後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在人流如織的南翔老街,每次智能垃圾箱開蓋、在音樂聲中闡述四類垃圾的分類標準,都會吸引市民遊客駐足停留。“本來以為是個路邊的裝飾品,它一‘說話’,才知道這是個垃圾箱!”有遊客說。南翔老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比起普通的街頭垃圾桶,智能垃圾箱對於“垃圾分類”的普及效果更好,投入使用以後,來往市民遊客的垃圾投放也更精準了。“除了實際應用於垃圾分類工作之外,智能垃圾箱對垃圾分類還有很好的宣傳和示範效果。”記者瞭解到,目前南翔鎮已在95個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基本實現小區垃圾分類全覆蓋,垃圾分類正在成為一項人人知曉、樂於參與的自覺行為。

嘉定這幾個垃圾箱裝了太陽能板,會“說話”還會自動噴淋除臭

嘉定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投放的5個智能垃圾箱只是一種探索,功能還比較單一,但運用智能手段是推進垃圾分類減量的重要途徑。根據《嘉定區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嘉定將大力推進垃圾治理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應用推廣,逐步提升生活垃圾投放、轉運車輛、資源化利用等設施的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除了“智能垃圾箱”,嘉定還將在條件好的小區先行先試,探索在小區配套安裝紅外線高空拋物預警裝置、“人臉識別”高清攝像頭等,與街鎮“大聯勤”、村居“小聯勤”和手機APP互聯互通,探索建立垃圾分類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平臺,解決垃圾分類監管中“人力所沒有及、人力所不能及、人力所無法及”的瓶頸問題,提高垃圾治理的精細化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