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水泊梁山更厲害的保寧府英雄好漢,差點毀了明朝的半壁江山!

比水泊梁山更厲害的保寧府英雄好漢,差點毀了明朝的半壁江山!

水泊梁山好漢的故事全因施耐庵的《水滸傳》寫的好而被世人所熟知,家喻戶曉。在那個封建的年代要讓一群“反賊”來當主角是不容易的,也許這正是它被奉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原因吧!其實,在明朝正德年間的保寧府(閬中),曾經也上演過由保寧府“英雄好漢”掀起的農民起義,論規模之大,反響之巨,戰況之慘烈均超過水泊梁山,所進行的起義鬥爭無不令人驚訝動容,扼腕嘆息!

可惜,施耐庵沒生在四川,也早走了很多年,故很多人並不知曉這段保寧府史實,否則,完全可以讓閬中人民在後來的幾百年間,在世人面前也驕傲的冒盤皮皮打盤飛機,把保寧府的英雄好漢吹它個白泡子亂翻哦!

比水泊梁山更厲害的保寧府英雄好漢,差點毀了明朝的半壁江山!

民俗君先說歷史背景:明正德年間的皇帝便是朱厚照,歷史上稱他為明武宗。此人十分有趣,按照史學界正統的說法,這是個無道昏君,整日裡鬥雞走狗,不務正業,整個朝野被他攪得烏煙瘴氣,禮崩樂壞。

但據史實記載,歷史上的朱厚照不但很聰明,且孔武有力還會打仗。曾經率軍出塞與韃靼(東蒙古人)騎兵大戰一場,頗有斬獲。1517年正德御駕親征所取得的輝煌勝利是以傷亡600多名士兵的代價打死了16名韃靼軍人,成為繼明成祖之後的第二位出塞作戰、身先士卒的皇帝。但同時,他又確實將時光消磨在杯盞之間。他不守規矩,嚮往自由,設立豹房,美女成群,甚至圈養老虎,與各類猛獸同行,雖兇險萬分,卻樂此不疲。

比水泊梁山更厲害的保寧府英雄好漢,差點毀了明朝的半壁江山!

明武宗朱厚照畫像

說來也巧,此人當皇帝的頭年(正德元年),保寧府已斷續十年發生了乾旱饑荒,饑民流離失所,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據清代谷應泰撰《明史紀事本末・平蜀盜》記載,自正德三年(1508)冬十月起,許多流離失所的饑民在閬中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起義鬥爭。先是保寧人劉烈領導當地饑民在保寧府聚眾起義,打下閬中後又進攻陝西漢中等地,結果因力量弱小,次年在戰鬥中被亂兵砍死。

然後三個重量級的大哥出現了:保寧府人藍廷瑞,鄢本恕,廖惠(一說藍是閬中人,鄢是營山人,廖是鄰水人,由於尚未實證,很多史料中皆記載為保寧府人),聽聽這三人自封的名號,就知道是打家劫舍的綠林草根。藍廷瑞自稱順天王,鄢本恕稱刮地王,廖惠稱掃地王。頭一個還顯得比較有內涵,具領袖氣質,像模像樣。後兩個就完全是江湖強盜了,取個名都是奔著搶東西去的,搶的還惡劣,又掃又刮,整個精光。

藍廷瑞這人應該比較有文化,足智多謀,早年在閬中以經商為生,而鄢本恕,廖惠則在大寧(今巫溪縣)鹽場當灶夫(熬鹽的工人)。當時,鹽官大肆搜刮鹽稅,嚴刑拷打繳不起銀兩的灶夫,激起了鹽工們的憤怒。鄢、廖密謀舉義。正德三年(1508),湖廣生員崔蓬頭率暴動群眾80餘人來到大寧(生員即秀才,典型的秀才造反啊),鄢、廖率千餘灶夫響應,聯合攻打大昌縣(今巫溪縣大昌鎮)。在攻城中,崔蓬頭戰死(崔蓬頭一定是個綽號,蓬頭垢面嘛,估計這傢伙也不是個好書生,不太斯文,不修邊幅)。

於是,被官軍打得落花流水的鄢、廖慌忙率軍轉移至湖廣鄖陽(湖北鄖縣,現十堰市鄖陽區)五溪鎮再做打算。說來也巧,藍廷瑞恰好經商到此。大約是生意做虧了,賠了個精光,乾脆啥也不做了,橫豎一心地參加了義軍“鬧革命”。據另外的文史記載,因藍廷瑞明謀善斷,頗有軍事指揮才能,帶領義軍打了幾次勝仗,使義軍死而復生並壯大了力量,不久,藍廷瑞便被推舉為義軍三大首領之一。

公元1509年,藍廷瑞、鄢本恕、廖惠率領起義軍返回四川,奔襲漢中,原劉烈領導的被打垮的農民起義軍殘部亦來歸附,一時間參加起義的饑民“眾至十萬人”(有人做過統計,水泊梁山好漢造反,人數最多時候也不過區區三五萬人矣)。

比水泊梁山更厲害的保寧府英雄好漢,差點毀了明朝的半壁江山!

公元1509年12月,起義軍佔領了保寧府(閬中),閬中城一時被農民義軍奪取了政權。不過,中國農民起義軍的致命弱點在於:皇權主義、帝王思想、絕對平均主義、流寇思想、山頭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等,他們到處燒殺掠奪,甚至奸人妻女,人人貪圖富貴享受,並不為天下百姓的疾苦著想(為糾正這個致命的問題,1944年毛澤東曾請郭沫若寫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深刻地闡述和檢討了中國曆次農民起義失敗的原因)所以,此時的閬中城裡,估計也是烏泱泱亂糟糟一片,人心惶恐,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不過,造反一場,總算是打下保寧府,當上大王了。藍廷瑞開始自稱順天王,鄢本恕稱刮地王,廖惠則稱掃地王。三王設置四十八總管,總領全軍。三人稱王后,沒過多久便發生嚴重分歧,刮地王鄢本恕謀據漢中,順天王藍廷瑞、掃地王廖惠則據守保寧府。

1510年2月,三王開始分兵掠地。刮地王鄢本恕率部取鄖陽,由荊襄東下。順天王藍廷瑞、掃地王廖惠則率軍攻打營山。義軍轉戰三省,攻佔州縣,懲殺貪官汙吏,沒收貴族、官僚、地主的財物錢糧,也用一部分救濟饑民。他們分別在營州、蓬州、劍州等地活動,最後分別在川東、北的通江、南江、巴中和陝西漢中等地戰鬥並由漢中發展到進入湖廣鄖陽等地區。 如此聲勢浩大的起義鬥爭,使明王朝驚恐萬分。

遠在北京的明武宗朱厚照聽說四川保寧府出了大事,這如火如荼的保寧府農民起義猶如在大明朝西南的土地上撕開一個大口子,摧枯拉朽,動搖著大明朝的半壁江山。這還了得?他又驚又怒,連忙派遣刑部尚書洪鐘調集四川、陝西、湖廣、河南四省的軍力,並由四川巡撫林俊親自率隊打頭陣,負責一線剿殺任務。如此下重手,勢必形成高壓態勢,明軍鉚足火力開始嚴酷鎮壓保寧府農民起義軍。

比水泊梁山更厲害的保寧府英雄好漢,差點毀了明朝的半壁江山!

結果可想而知,這三支曾發展到十多萬近二十萬之眾的農民起義隊伍,雖然作戰歷程有五、六年(1508-1513),但最終還是在殘酷狡詐的軍官圍剿和誘捕下,以失敗告終。義軍領袖藍廷瑞、鄢本恕等將領二十八人,於正德六年(1511)被總制尚書洪忠與永順宣慰司彭世麟計誘,在彭世麟的“鴻門宴”上被擒獲,後解東鄉(今宣漢縣)即被朱厚照派來的錦衣衛斬首。當時除掃地王廖惠逃脫,起義軍大部被瓦解。後餘眾在廖惠、喻思俸領導下與四川江津的曹甫、方四的起義軍聯合,繼續戰鬥,終在正德八年(1513)四月,在漢中之戰被徹底瓦解,《明史紀事本末・平蜀盜》這樣寫道:“保寧餘黨誅鋤略盡”。

閬中農民起義的鬥爭烈火,引燃了當時遍佈全川的其他地區農民起義運動。例如當時還有江津的曹甫、方四、任鬍子、麻六兒,內江的駱松祥、崇慶的範藻等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都曾掀起推翻封建統治的農民起義。雖然他們也相繼失敗了,但同樣極大地動搖了明王朝的統治根基,在封建社會的歷史上,留下了農民起義濃墨重彩的一筆。

比水泊梁山更厲害的保寧府英雄好漢,差點毀了明朝的半壁江山!

比較有意思的是,掃地王廖惠,因其滿臉的大麻子,也稱廖麻子。《明史紀事本末・平蜀盜》記載他會隱身,會奇門遁甲之術(高人啊!)這位義軍後期領袖,曾經在軍官多次圍剿中臨危機智脫逃。例如正德六年(1511)洪鐘計擒藍廷瑞、鄢本恕時,該書作者提到“惟賊首廖麻子未獲”。到正德八年(1513),即閬中農民起義軍在漢中失敗,全軍覆沒的最後一年。該書記述的是:“夏四月,彭澤率苗兵攻漢中劇賊廖麻子,破之。眾遁竄山寨,多伏匿箐棘中。澤分搤(扼)出入,奪道渡,開一面縱賊,夾誅之且盡。廖有異術,能隱形,事急跳身遁,購之卒不獲。”從這段描述中,不僅得知彭澤非但未捉到廖,而且四處懸賞也“購之卒不獲”。以致谷應泰在該書中最後嘆息道:“廷瑞,本恕檻車詣闕,保寧餘黨誅鋤略盡,所不獲者廖麻子一賊耳”。

廖麻子最後究竟去哪了?或許永遠成了歷史的懸案!(文/民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