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十項記錄”的皇帝,被說成烏鴉一般黑,歷史該還他一個公平

王莽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獨特的皇帝,他一人身背十項記錄,其中很多記錄還是中國唯一。從這些記錄,我們不難看出,王莽其實是一個很有理想,很有追求,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的皇帝。可惜的是,兩千年來,他一直被人們,粗暴地以“篡國者”三個字概括,而其真相被掩蓋在歷史的塵埃下,難現真容。我們來看一下,他所創造的十項記錄吧。

記錄一:他是西漢唯一一個被封公爵的大臣

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駕崩,王莽被重新任命為大司馬,領尚書事,成為漢平帝一朝,事實上的首輔大臣。

王莽上任之初,面臨的是國家經濟的崩盤,國民生活的危亡,以及朝中忠良凋落,宵小當道的局面。王莽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撥亂反正,將以董賢和傅丁外戚為首的奸佞無能之徒,全部逐出朝堂,修正漢哀帝期間一系列錯誤的政策。

頭頂“十項記錄”的皇帝,被說成烏鴉一般黑,歷史該還他一個公平

王莽

同時,他開始著手解決最棘手的流民問題。一方面,王莽自掏腰包,向流民捐款捐地,在他的帶頭示範下,共有230人自願獻田。這太不容易了,沒有哪個頻臨破滅的王朝,還能有臣民自發的救助行為。

接著,王莽下令在京城長安,擴建兩百個居民區,用以接納無家可歸的流民。然後,王莽又下令,將西漢飼養戰馬的六個牧場,改建成流民安置縣。給所有來定居的流民分配土地,蓋房子,分發生活用品、種子及農具。

尤其可貴的是,對流民的這些安置工作,王莽在一個月內就做完了,動作之迅速,執行力之強,根本不像一個末世王朝,靠的就是王莽個人的號召力及偉大人格的影響力。

由此,朝堂氣氛為之一新,國民的精神狀態也大為改觀,王莽個人的聲譽急劇暴漲,在大臣們的要求下,王莽被授予了西漢歷史上唯一一位公爵:安漢公!

頭頂“十項記錄”的皇帝,被說成烏鴉一般黑,歷史該還他一個公平

王莽

記錄二:他是西漢唯一獲得“宰衡”稱號的大臣

完成撥亂反正和救濟流民工作後,王莽開始深化改革。他著力抓了兩項工作,一是重新修訂國家法律及制度,二是興學辦教。

王莽的法律制度建設很系統,涉及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操作性很強。同時,他力主人道主義精神,規定女人和老人不得因為連坐入獄。實際上,王莽的法制建設體現著他偉大的理想追求,他要通過法律和制度實現他的理想國:市無二價、官無獄訟、邑無盜賊、野無饑民、道不拾遺、男女異路、犯者像刑!

王莽的教育體系建設也是劃時代的,他第一次將官學系統,延伸到鄉村一級,形成了國家級的太學,郡縣級的“學”,縣、道、邑級的“校”,鄉級的“庠”,村級的“序”,五級官學,各設經師。想想時至今日,尚有部分少數地區還存在辦學難的問題,兩千年前的王莽就把觸角伸到了農村,太了不起了!

頭頂“十項記錄”的皇帝,被說成烏鴉一般黑,歷史該還他一個公平

王莽

於是官民一體,要求給朝廷給予王莽賞賜。但此時王莽已經是賞無可賞,於是他們創造性地製造了一個新的稱號——宰衡,賜予王莽。“宰”即太宰,周朝賢臣周公號“大宰”;“衡”即阿衡,商朝名臣伊尹號“阿衡”。以“宰衡”稱號授予王莽,意為王莽就是我們當代的周公和伊尹!

記錄三:他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加九錫榮譽的大臣

王莽加九錫發生在元始五年(公元5年),九錫就是九種賞賜,代表了人臣最高的榮譽。此後,加九錫流行於後世,王莽是加九錫第一人。

記錄四:他是歷史上唯一獲得“攝皇帝”稱號的大臣

王莽加九錫後的當年,漢平帝不幸駕崩。雖然有很強的勢力,要求王莽代漢自立,但王莽依然決定“行周公事”,他和朝臣們議立2歲的孺子嬰為太子,由他以“攝皇帝”名號,代行天子之職。

頭頂“十項記錄”的皇帝,被說成烏鴉一般黑,歷史該還他一個公平

王莽

“攝皇帝”就相當於後世的“攝政王”,沒有皇帝之位,但有皇帝之實。關於為什麼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以及為什麼孺子嬰僅僅是太子,皇位空缺?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是王莽為篡位做準備。

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之所以立孺子嬰,主要是受宗法制的限制。漢平帝去世時年僅14歲,而且他的子侄輩都沒有成人。儘管史書沒有詳述各候選人,很可能孺子嬰就是這一輩年齡最大的了。

暫不立孺子嬰為帝的原因就是,他太小了,沒法上朝,王政君年齡太大,也沒辦法抱著他上朝。按宗法制,孺子嬰的母親不能成為皇太后。種種限制,導致只能讓孺子嬰先做太子。

記錄五:他是歷史上唯一獲得“假皇帝”稱號的大臣

居攝二年(公元7年),翟義發動叛亂,企圖立桃鄉侯劉信為帝。叛亂被平定後,大臣們認為,之所以出現叛亂,是因為皇位空缺,而王莽的權威還不夠震懾朝野。

頭頂“十項記錄”的皇帝,被說成烏鴉一般黑,歷史該還他一個公平

王莽

於是大臣們一致要求,王莽以“假皇帝”身份臨朝。“假”就是“借”,“有期限的授權”,“假皇帝”就是“有任期的皇帝”,在被授權期間,他就是“真皇帝”。不同於“攝皇帝”,“假皇帝”既有皇帝的權力,也有皇帝的身份,只是將來要歸還給孺子嬰。

紀錄六: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民選”皇帝

居攝三年,朝堂上再次響起“更天命”的論調。“更天命”的說法起源於“讖緯學說”,是西漢主流學說。按照這個學說的論斷,人們普遍認為西漢天命已亡,必須改朝換代。事實上,這個說法早在漢武帝時期就出現,之後西漢歷代皇帝都遭遇了“更天命”的恐嚇。漢哀帝還曾經被嚇得,自導自演了一把“更天命”的鬧劇。

王莽一直被要求按照天意行事,“更天命”完成改朝換代。當時社會上的三股力量:以劉姓宗族為代表的既得利益階層,以儒家學者為代表的社會精英階層,以平民為代表社會底層民眾,他們一致要求王莽代漢建國。

正是在這幾股力量的推動下,王莽被他們“推選”為利益代言人,正式完成了代漢建新,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民選皇帝”。

頭頂“十項記錄”的皇帝,被說成烏鴉一般黑,歷史該還他一個公平

新朝刀幣

記錄七:他是第一個主張人生平等,廢除奴隸的皇帝

王莽主張人生平等,跟那個時代格格不入,有人以此認為王莽是穿越者。我覺得他的這個思想不是從現代社會“帶過去”的,而是他從小的生活經歷使然。

王莽自幼失父,當家族其他人沐浴皇恩的時候,只有他們這一家成了被遺忘的角落。王莽家雖談不上貧寒,但日子過得緊巴巴是肯定的。我覺得,那段時間,王莽的生活,跟社會底層人民交集頗多。正是底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身的遭遇,使他產生了樸素的人生平等思想。

從王莽執政不遺餘力救助平民,後期一直致力於廢除奴隸的舉措來看,這個推斷是站得住腳的。

記錄八:他是封建社會唯一大搞“公有制”經濟的皇帝

周公是王莽一生求追的榜樣,他的“公有制”思想基礎就來自於周公,而不是現代穿越。比如實行土地公有制,把私人土地全部收歸國有,按井田制分配到戶。

頭頂“十項記錄”的皇帝,被說成烏鴉一般黑,歷史該還他一個公平

王莽

不光如此,王莽還實行“五均六筦”,把鹽鐵、礦產、山澤等資源的開發利用收歸國有,同時成立由國家管控的“均輸”機構,負責調節市場物價,打擊投機倒把。開展國家信貸業務,對老百姓急用資金免息貸款,對商業流通實行有償貸款。

這些制度跟社會主義改革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王莽也因此被稱為“社會主義改革家”。

記錄九:他是唯一一個下令做人體解剖實驗的皇帝

王莽非常重視科學實踐,他曾經下令,解剖一名死囚犯。由醫生負責,以竹篾貫穿血管,繪製人體的內臟結構,及血管分佈圖,意圖搞清楚人體結構。

記錄十:他是唯一一個下令做飛行試驗的皇帝

頭頂“十項記錄”的皇帝,被說成烏鴉一般黑,歷史該還他一個公平

王莽

王莽非常關注“異能之才”,多次下令全國各地,推薦有特殊才能的人才。曾經有一次,有一位自稱能像鳥一樣飛行的人被推薦上來,王莽特地組織相關官員,現場觀摩了一次他的飛行表演。可惜的是,那人只飛行了幾十步就掉下來。

關於此次飛行實踐,史書交代得很不清楚,也知道是藉助什麼道具實現的。不管怎麼說,它是由古代皇帝主導的第一次飛行實踐。

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其實王莽是一個非常有理想有追求的政治家,同時也是那個社會最德高望重的道德君子。雖然他的改革最終失敗了,但其原因是很複雜的,不單純是他個人的問題,至少我們不該從品行對他持否定態度,更不該無視他建立新朝,當了十五年的皇帝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