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三國裡,關羽溫酒斬華雄,是曹操和袁紹共同在演戲

溫酒斬華雄,是三國演義裡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關羽關二爺,橫刀立馬,在溫酒未冷卻時斬殺華雄,從此名震諸侯。為何有人說,關羽溫酒斬華雄,是袁紹和曹操共同演戲,關羽誤打誤撞才上演瞭如此一出好戲。

為何說三國裡,關羽溫酒斬華雄,是曹操和袁紹共同在演戲

故事的背景是董卓專權亂政,袁紹召集各路諸侯組成討董聯盟,袁紹任盟主。曹操那時刺殺董卓失敗,名氣很大,在聯盟裡有一定的話語權。劉備關羽張飛剛剛在一起,寸功未建,也沒什麼名氣,在討董聯盟裡沒什麼話語權。但是曹操就注意到了關羽,關羽雄壯威武,丹鳳眼臥蠶眉,一縷長髯。


為何說三國裡,關羽溫酒斬華雄,是曹操和袁紹共同在演戲

董卓聽聞袁紹組建討伐自己的聯盟,自然也派軍隊前去剿滅。董卓本來想讓呂布去,但被華雄給搶了。華雄稱:殺雞焉用牛刀,不勞呂溫侯親往,就自己提刀帶兵去諸侯聯軍裡挑戰。華雄的確是位猛將,打敗了很多諸侯武將,孫堅敗於他手,俞渉,潘鳳等武將皆被華雄斬於馬下。

為何說三國裡,關羽溫酒斬華雄,是曹操和袁紹共同在演戲

華雄的勇猛表現,震住了十八路諸侯,無人再敢應戰。袁紹才說出:顏良文丑有一人在此,就不必再怕華雄。袁紹話還未落,關羽就主動請纓出征。曹操給關羽倒了杯熱酒,關羽表示殺了華雄再喝,隨及上馬迎戰華雄。關羽提著華雄人頭回來,那杯酒還溫熱著,十八路諸侯開始對劉備三人刮目相看。

為何說三國裡,關羽溫酒斬華雄,是曹操和袁紹共同在演戲

為何有說法是關羽誤打誤撞,是袁紹曹操成就了關羽的神話。因為有幾個疑問存在。

討伐實力強大的董卓,袁紹為何沒帶上自己得力的武將顏良、文丑,顏良文丑也從未在反抗董卓的戰役裡出現。因為袁紹有私心,袁紹不希望董卓很快被剿滅,甚至希望董卓能一直存在。因為有董卓在,袁紹就能一直做盟主,天下的士大夫都會圍繞在他的麾下,聽其號令。

為何說三國裡,關羽溫酒斬華雄,是曹操和袁紹共同在演戲

當董卓在虎牢關戰敗後,曹操建議袁紹大部隊追擊,有機會徹底擊潰董卓。但是袁紹不聽,其他諸侯也不敢出兵,很多是被呂布打怕了。

曹操同樣有在演戲,在討董聯盟裡,他手下的猛將更多,更有名。樂進、李典、曹洪、曹仁、夏侯淵、夏侯惇等,都跟著曹操參加了討董聯盟。但是當華雄在聯軍前挑戰時,曹操不準這些猛將任何一人出戰。因為曹操不想過早的展現自己的實力,他想看著其他諸侯先和董卓開戰,先行消耗實力。

為何說三國裡,關羽溫酒斬華雄,是曹操和袁紹共同在演戲

曹操看的出十八路諸侯雖是聯軍,卻各懷鬼胎,實則是一盤散沙,遲早會解散。當董卓下達遷都令,朝野震動,百姓人心浮動。曹操建議袁紹聯軍可追擊逃跑的董卓,但袁紹以聯軍多次征戰疲勞不堪為由拒絕了,其他諸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也拒絕出兵。

為何說三國裡,關羽溫酒斬華雄,是曹操和袁紹共同在演戲

曹操大怒,說道:豎子不足與為謀。曹操不再忍了,帶著手下人全力追擊董卓,可惜被打敗,曹操也差點丟了性命。

十八路諸侯各有小心思,也是關羽的確有本事,才會抓住機會溫酒斬華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