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見漢武
中國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0MKK是我軍一款非常重要的機型,我國之前引進過蘇-27戰鬥機,並且還引進了生產線。我國還在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開發出了一系列的重型戰鬥機,但是由於產能有限無法滿足實際的需求,這才有了引進蘇-30MKK戰鬥機的過程。
蘇-30MKK戰鬥機的機體設計不錯,但是其火控系統和武器系統與我國自己的系統有很大的區別,這就會在實際使用中遇到諸多問題。我國自己研製裝備的機型在各項綜合指標上是優於蘇-30MKK的,所以對其改進就勢在必行了。
在航電技術上我國的水平遠在俄羅斯之上,所以對於改進蘇-30MKK戰鬥機就不在話下了。通過加裝國產武器系統可以讓蘇-30MKK戰鬥機更好的和我軍其他武器進行配合。
實際上不僅僅蘇-30MKK可以使用國產武器,其電子干擾吊艙都已經更換成國產系列了。通過改進蘇-30MKK可以擴展這款戰鬥機的應用範圍。
航空君
中國破解蘇30MK2的源代碼之後,就可以掛載國產空空導彈了,很容易見到,蘇30MK2掛載國產霹靂-12中遠程空空導彈的圖片。至於為何要這樣改造,原因有兩個。第一:不用繼續進口俄羅斯的R-77系列,同理也就不存在卡脖子的問題。第二:R-77空空導彈的性能並不比霹靂-12好。基於以上兩種原因,中國自然要破解蘇30MK2的火控了,以便於使用國產導彈。
眾所周知,在中國進口蘇30MK2時,也配套進口了不少的R-77空空導彈。要知道蘇30MK2是在上世紀90年代引進的,所配套的R-77空空導彈,在經過這麼多年的使用以及老化,可用的數量大為下降。這時就面臨兩種選擇,要麼繼續進口R-77,要麼使用國產導彈。進入新世紀後,中國的科技實力大幅增強,新型空空導彈也在研製之中。與其繼續進口俄羅斯導彈不如使用國產導彈,但這就面臨著一個問題,必須破解蘇30MK2的源代碼,才可讓兩者融合。當然了,能夠順利破解了蘇30MK2的源代碼,都是中國航空工業蓬勃發展帶來的。只有足夠強的航空工業技術,才可能破解蘇30MK2的源代碼。況且,進口R-77空空導彈也存在卡脖子的問題,畢竟不是自己的東西,所以相對而言,還是使用國產空空導彈比較好。這也是破解蘇30MK2的原因之一。
R-77空空導彈的射程在60-80千米左右,最大機動載荷為35g,最大速度為4馬赫。反觀霹靂-12空空導彈的性能目前尚不清楚,不過其外貿版的最大射程為80千米,自用版本的射程要比這個高。霹靂-12在打靶實驗時,命中率100%的好成績。其實早期的霹靂-12還使用了俄羅斯的導引頭,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中國在集成電路,電子信息技術上的突飛猛進。霹靂-12所用的導引頭已經完全實現國產化,在探測距離,探測精度,探測範圍上都比俄製導引頭要好。此外,霹靂-12的最大機動過載為38g,要比R-77的35g高,所以說,霹靂-12的對付大過載戰鬥機的實力要好於R-77。基於以上這些參數,這也使得霹靂-12空空導彈的性能要好於R-77。所以說,破解蘇30MK2的源代碼也在情理之中。
江山何沉
本世紀初,引進一批蘇-30,如今仍為一等一的主力。2017年,我們引進烏克蘭的二手伊爾-78,蘇-30從此具備了空中加油能力。2019年2月,我們開始加掛霹靂-12導彈,說明完全掌握了其源代碼,從此不用再從俄進口武器。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但原蘇-35也能儘快被掌握,國防技術完全自主,我們的引進,正是為的加速航空工業進步,這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無師自通,無依無傍我自強,這才是真正的能力所在。自2004年進口最後一批蘇-30,我們現在手裡還有90多架,把它用好,才是正經。還都沒到壽命極限,還能飛個二十幾年,沒有問題。所以國防技術自主,是重要的,改造可以隨心所欲,魂舞大漠以為這才是上乘的功夫。蘇-30真正屬於自己所有,未來正能發揮更大的力量,這一步走得非常紮實而有力,要為沈飛點個贊,徹底吃深吃透了它,不簡單啊。
▲中國蘇-30飛得歡實。滿滿戰力,源自這是一款三代之王,現在平均壽命只有15年,所以不需要更換髮動機,這批蘇-30,發動機性能相當不錯,飛機也好,我們不貪大求新。可以比較印度蘇-30,貪求三翼面的矢推版,現在半數趴窩,成為蘇-30SM的小老鼠,正窩在手裡鬧心,為價格的事與俄多有齟齬,當年沒有花多少,現在不然,物價飛昇,再像當年根本不可能,一臺發動機不知價幾何,反正印度為此與俄鬧得老不痛快。現在是拆一架修一架,272架的一半都當了配件。這事的結果,大約胳膊擰不過大腿,印度乖乖掏銀子了事。當然其引進了F-16生產線,不要蘇-30,又自當別論。印度拿蘇-30當三代機來用,我們可以將殲-11的事業繼續,打造殲-16,應該是一型標準的四代機,這就是沈飛人的貢獻,不只殲-16,還有殲-15也在努力改進中,作為中國第一型艦載機,沈飛勞苦功高。
▲蘇-30共11個型號。魂舞大漠覺得,俄羅斯基於蘇-30MKI研製的蘇-30SM,是最好的型號,可達到四代機的標準,用得好,空軍一再增加訂單,現成為俄主力。為此,我們打造殲-16,與殲-10C配合使用,如今的我們,在四代機持續生產的時間裡,把現役蘇-30的潛力挖盡,正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不同龍王比寶,眼下換裝,三代仍為主力,在大量二代飛機,如“飛豹”還要使用多年的情況下,突顯了改進蘇-30的重要,至少彈藥不再受制,可以自家隨心使用。當年人跺腳直嘆,引進的費用相當於航空工業幾十年的投入,現在回驀再看,堪謂眼光深遠。如果不是這批飛機支撐,我們面臨的國防形勢又不一樣。在殲-11國產化的過程當中,沈飛人的努力有多麼寶貴,要謝謝他們的。
▲我們的蘇-30。早就實現了通用化,退役了也可當做零配件使用,殲-11系列化,打整了六、七款機型,不管閒雜人等說什麼蘇伊霍斯基,沈飛艱苦倍嘗。看家與當家主力,大意不得,空軍用它,海航也是一等一的主力呢。站著說話不腰疼,總有些人不知我們的空軍面臨怎樣的裝備局面,一天到晚淨說些甘甜不墊飢的話,其實我們的家底還相當薄弱,五代機小批量裝備,兩款四代機要在五年以後才能形成主力。立足現有裝備,就是要用好,並充分挖掘現有裝備的潛力,發揮最大效能,不等不靠也不要,正是我軍光榮傳統。通過蘇-30,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內容,也許不是此前認知到的,不能說一談裝備就是殲-20,殲-16,手中的才是寶,從這個意義上講,引進蘇-35,也是十分必要的。
魂舞大漠
在哪個國家都一樣,當一類飛機還沒到壽,但是相對來說已經不適應部隊使用了,改裝就必然了。我國的30系列主要是蘇-30MKK戰機,主要在海軍,航程長,載彈量大,但同時電子設備火控設備逐漸落後,這也是發展規律。這個時候改裝就必然了。我國不僅改裝該型機,還進行了全面改造升級。這就是全面曝光的殲-16。殲-16血統高貴,殲-11戰機血統繼承於借鑑蘇-27SK,殲-16則是借鑑蘇-30MKK研發設計,採用的新塗料能夠減少這款機型的“雷達反射截面積”(簡稱RCS)信號。殲-16戰機還是特別注重增強對地對海攻擊能力的一款重型戰鬥轟炸機。定位於多用途重型三代半戰鬥機,殲-16裝備了先進的相控陣雷達系統(可看200公里以上),相關航電系統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殲-20的一些成果。同時作為一款多用途戰鬥機,殲-16除了具備強大的制空性能,其電子對抗能力也非常優秀。同時,在對地/海打擊能力方面,殲16載彈量較大(12噸以上),可搭載各類國產導彈(特別是大型超重對海上目標導彈),其潛力明顯超過引進的俄製蘇-30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月31日發表了該雙月刊防務新聞主編戴維·阿克斯的題為《不,中國的殲-16不是隱身戰鬥機》的文章認為: 中國將還在生產更多的該型戰機,最大限度開發殲-16的價值。當然解放軍空軍首先可以從美國空軍對第4代和第5代戰鬥機的整合計劃中吸取經驗。
下雨啦16
改造說明它有可用之處不然早就放棄了,比如強5咋改也不能勝任現代突擊作戰要求了,轟7(飛豹)勉強還在升級武器系統發揮價值,蘇30絕碧比飛豹強太多了,不論氣動佈局了炸彈卡車功能也是飛豹無法比較的,所以蘇30充當多用途對地對海遠程攻擊還是我軍目前主力!不改已別無選擇了,蘇30魔改只能是打擊手段上,
銳龍微電腦
我國對於引進的武器一定是要搞懂摸透的。蘇27.30引進有些年頭了,27基本用完壽命,30還能用十多年,俄羅斯的售後不太靠譜,機載武器也沒我們自己的好了,辦法就是自己改了,估計是雷達都換了國產的。俄羅斯雷達技術不如我們了,這個不是秘密,也不需要討論了。所以不論哪個方面來說,國產化改進都很有必要!主要是蘇30這個飛機現在也還好用,戰力強大,航程遠,能力全面,對空對海對地都好用
kaeo
中國引進的蘇霍依戰鬥機有蘇27蘇30和蘇35三種,其中蘇27是有製造授權的,中國可以名正言順的仿製、改進,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殲11系列。蘇30和蘇35俄羅斯沒有授權,中國不能仿製,也不能改造飛機的航電,因為軟件升級也需要由俄方來做,而且由於代碼保密,火控系統只能使用俄製武器。當然俄羅斯低估了中國人的能力,中國也不會老是花那麼多冤枉錢,所以就破了代碼自己把飛機改造了一下。
慣性導航88761176
為什麼每天都要看到你對戰機的各種疑問呢?
而且從提問中能看出,缺少很多戰鬥機的基本常識,我覺得與其每天問些令人哭笑不得、啞然失笑、因為常識漏洞太多,而很難組織語言進行回答的問題。不如你花點事件看看相關的文章、刊物,什麼航空知識啊!經典戰機啊什麼的。
總比在這瞎子摸象般的攝取一些碎片化的知識來得高效。
夏日蟬時雨
必須改呀,隨著我國航電水平的提升,蘇式航電系統遠遠滿足不了我空軍體系的數據關聯交換,也不能使用國產更先進的武器系統,所以就必須提升平臺的綜合性能和航電火控系統,改進升級也就是必然的。
f8505441661
道理很簡單,中國不會永遠做怨大頭。蘇30在不遠的將來將會成中國的模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