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城鎮:生活著45個國家的3500人,地下有墓地、酒店和博物館

庫伯佩迪是南澳大利亞州北部的一個小鎮,位於阿德萊德以北846公里,在一條高速公路旁。小鎮人口預計為3500人,大多是從歐洲各國遷移而來,一個小小的鎮子,居然像個聯合國,擁有45種不同國籍的的居民。

地下的城鎮:生活著45個國家的3500人,地下有墓地、酒店和博物館

19世紀末,一位蘇格蘭探險家首次發現了庫伯佩迪,當時這裡只住著少量原住民。直到1915年,一次意外發現才讓這個地方為世人所熟知。當時一位14歲的少年在這裡發現了一塊石頭,經證實是蛋白石。蛋白石並不是一種常見的礦產,所以庫伯佩迪迅速引起了開發商的興趣。第二年,礦工就陸續搬了進來。從此一個成規模的小鎮才逐漸形成。

到1999年,該地區有超過25萬個大大小小的礦井入口。這些入口如今都成為了當地的安全隱患,由於無法將它們全部標記,當地人就立了很多塊提示牌,提示人們走路一定要留心腳下,不然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

地下的城鎮:生活著45個國家的3500人,地下有墓地、酒店和博物館

如今,世界上70%的蛋白石生產可以與該鎮聯繫起來,它還獲得世界蛋白石之都的稱號,其居民中的大多數都在蛋白石行業工作。而且不光是蛋白石,該地區還蘊含著其他各種類型的礦產,在庫伯佩迪附近還相繼開設了銅礦、鐵礦等,地下的石油儲備據估計也達到了千億桶,一舉讓澳大利亞擁有了成為石油淨出口國的潛力。

然而,小鎮的沙漠氣候讓礦石開採沒有那麼容易。庫伯佩迪擁有典型的沙漠氣候,在夏季,溫度經常超過40°C,相對溼度很少超過20%,天空通常是無雲的,偶爾會有沙塵暴。其年降雨量是澳大利亞最低的,約為130毫米。有記錄以來降雨量最低的一年,只有30毫米。

地下的城鎮:生活著45個國家的3500人,地下有墓地、酒店和博物館

在別的地方,你可能還會到一棵樹下乘涼,但小鎮沒有樹,小鎮最高的物體是一個用金屬碎片建造的樹形雕塑。不僅沒有樹,連草都可以當作商品賣,可賣給當地的高爾夫球場。在荒涼的沙漠里居然有人建了個高爾夫球場,球場絕大部分地方都沒有草,只有發球的那小塊地面上鋪了草皮。由於白天太熱,球場只在夜間開放。

地下的城鎮:生活著45個國家的3500人,地下有墓地、酒店和博物館

於是,當地居民喜歡在山坡上鑽洞,或者在地面上挖洞,通常是標準的三居室洞穴住宅,帶有休息室,廚房和浴室,從岩石和地面上挖掘出來的價格與建造房屋差不多。然而,防空洞能保持恆定溫度,而地面建築則需要空調。

如今小鎮的地下儼然一個大型社區,像蜘蛛網一樣的迷宮,除了居民住宅外,還包括了多個地下博物館、兩個教堂、一個墓地、多個錯綜複雜的雕刻,以及酒店。酒店為遊客提供了獨一無二的體驗地表下生活的方式。地下社區沒有空氣流動,沒有窗戶和自然光線,每一個夜晚都非常安靜。

地下的城鎮:生活著45個國家的3500人,地下有墓地、酒店和博物館

地下的城鎮:生活著45個國家的3500人,地下有墓地、酒店和博物館

地下社區還有一家報社,從2001年起就每週出版兩次刊物。小鎮的橄欖球隊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僅自娛自樂,他們還參加聯賽,由於太遠,也沒有自己的球場,每次比賽球隊都必須往返於900公里外最近的球場。

地下的城鎮:生活著45個國家的3500人,地下有墓地、酒店和博物館

地下的城鎮:生活著45個國家的3500人,地下有墓地、酒店和博物館

不僅吸引著開發礦產的人,多年來,小鎮也吸引著電影人,獨特的地下社區,紅色的砂岩牆壁,簡直是世界末日電影的完美拍攝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