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內部會上痛斥高管:人浮於事、拉幫結派

劉強東內部會上痛斥高管:人浮於事、拉幫結派

“人浮於事、拉幫結派……”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近期的內部會上痛斥高管,他總結了四個詞來形容現在京東組織架構上的問題。

“老劉好久沒有發這麼大火了。”一位與會者向36氪記者說。本次會議並非小型會議,參與者包括最高層CXO、事業群SVP和VP,共有100多人,席間多位高管被點名。

會後,劉強東按慣例約高層喝酒,席間他安慰高層,今天講的東西點到為止,未來需要各位齊心協力。

2019年3月,京東披露了2018年Q4財報及年報,這是京東近一年來最好的季度財報,活躍用戶數止跌、Non-GAAP營業利潤率遠超華爾街預期、拼購業務頗有起色,劉強東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2019年京東將關注三件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專注拓展低線城市、二是整個集團的數字化轉型、三是測試線下商業模型並快速複製。”

不過,在止跌企穩背後,京東正醞釀一場組織架構的鉅變。

京東CHO隆雨調任,劉強東的又一次“迴歸”

多位京東中層及高層員工認為,2019年將成為京東近年來,組織架構調整最為劇烈的一年。

近期,京東集團CHO(人力資源總監)隆雨調任,不再分管人力,但仍負責原來的集團法務,以及新增負責京東在東南亞等國際區域的部分工作。接任者為一位80後、京東第2屆管理培訓生,京東有任用管培生的傳統。

一位京東公司人士向36氪記者說:“Rain(隆雨)調任源自高管團隊輪崗計劃,旨在推動組織變革,這也是Rain的主動選擇。”隆雨曾任UT斯達康的高級副總裁、全球首席法律總顧問及首席合規官,後任京東首席人力資源官及首席法律總顧問。同時隆雨還在京東集團投資決策委員會中,另外5名委員為京東商城CEO徐雷、京東集團CFO黃宣德、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京東數科CEO陳生強、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

“這是劉強東的又一次‘迴歸’。”一位參與京東內部會的高管向36氪記者說,CHO隆雨調任、接任者是一位年輕管培生,這些新變動在京東內部,被認為是公司2019年即將發生的組織架構大調整的序幕。

劉強東的上一次迴歸是在2016年7月,彼時的標誌性事件是商城CEO沈皓瑜、集團市場副總裁熊青雲調任,劉強東開始重新執掌業務一線,商城的10位主要高管、集團總共18位高管直接向劉強東彙報。

徐雷、王振輝等高管“臨危受命”,分別擔起營銷和物流的重任。如今此二人均被重用,徐雷任商城CEO,三大事業群SVP直接向徐雷彙報,他在京東內部主推中臺策略;王振輝則任獨立子公司京東物流CEO。

當時的壓力主要來自於阿里的競爭,如今除了阿里外,拼多多的崛起不可忽視,以及宏觀環境下行也是新阻力。

不過,與上一次迴歸不同的地方在於,劉強東此次“迴歸”,更重要的目標是組織變革。“老劉已經深刻意識到隨著京東體量變大,組織的問題成為了最大的阻力。”上述京東高管說,例如劉強東在內部會痛斥的“人浮於事”,就說明他意識到公司裡有些崗位是不必要的,造成了組織的臃腫;“拉幫結派”則是痛斥跨部門推動業務的難度,已經影響了公司業務的增長,這也是大公司的常見病。

劉強東內部會上痛斥高管:人浮於事、拉幫結派

數據來源:Bloomberg,智氪研究

在資本市場投資者眼中,與多數互聯網公司一樣,京東一直存在管理上的問題,但多年的高速增長掩蓋了這些問題,早期創業價值觀被稀釋,並且缺乏有效的組織約束力是市場最擔心的事情。

如今劉強東的再次“迴歸”,就是要在2019年給組織“做手術”。如同全球啤酒業資本巨頭巴西私募基金3G Capital的做法一樣,當他們收購了幾家歐洲啤酒廠後,發現很多歐洲員工已經進入養老狀態,3G Capital削減了固定薪酬,變成績效制,並且淘汰那些不願意做出改變的員工。上個月,京東也宣佈要末位淘汰10%的高管。

不過,劉強東依然認為京東不可能永遠依靠人治,因為這已經是一家接近18萬人的公司,應該建立一套能夠自我發展的組織架構,並且不斷培養出有戰略思考和自主決策能力的高管,這是他本次組織架構調整的核心目標。

附文:京東淘汰10%高管:所有失敗,最終都是人不行

(id:chazuomba)

在京東開年大會上,京東宣佈2019年將末位淘汰10%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此消息已得到京東方面確認。而在去年5月16日,劉強東在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針對裁員的傳聞曾表示,“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

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稱,京東所作出的這個決策,是經過了深刻的內部反思之後,為了解決目前企業所存在的各種組織問題,以重拾創業精神和初心的一種舉措。

劉強東曾說:“公司成功和失敗永遠是團隊的問題,如果說哪個出了問題,我們從來不想競爭激烈、政策因素、市場因素,我們就找人的原因,業績不行就是團隊出了問題。”

一個團隊能走多遠,取決於團隊的領頭羊,能否制定正確的戰略,以及如何選人、用人。今天和你分享,我們能從京東和劉強東的人才觀中,得到的3點啟示。

與其會管人用人

不如直接招最能“吃苦”的人

劉強東在選人標準上,有3個重要緯度,一是價值觀緯度,二是能力緯度,三是吃苦的緯度。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部分,能力緯度,很容易理解,這2點,大多數公司招人時都很重視,但劉強東還特別重視吃苦的緯度。

他解釋說:吃苦的緯度,不僅看你是否能吃苦,更重要的是看你能否持續地吃苦。

想要在三五年的時間裡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沒有超出常人的吃苦精神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在選拔管培生時,不僅要找能吃苦的,還要找能持續吃苦的。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拼三五個月容易,但沒有痛苦而長久的自律,要拼三年五年很難。劉強東希望,京東管理團隊成員要習得的第一能力,就是持久力。

劉強東本人,也是一個能持續吃苦、極度自律的人。京東一次週五的例行早會上,剛好是其中一批管培生最後一次旁聽早會,劉強東對他們說:

也許你們會覺得很高興,因為你們以後終於可以晚起半個小時了,甚至你們還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你們堅持了足足6個月時間。但你們能想象一個人堅持了13年嗎?這個人就是我。

員工執行力不行

80%的問題在管理者

關於京東員工的執行力,曾有一個故事廣為流傳:

在一次決定公司未來的戰略會議上,劉強東信心滿滿地宣佈:京東將投入巨資,建設物流派送體系,這也意味著京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要負債經營,一直不盈利。

一名高管馬上站起來反對,理由也很充分:京東作為互聯網公司,不應該做自建物流這樣的重資產,而且得到了不少參會者的點頭贊同,甚至有人覺得劉強東這是在“玩火”。

這名高管講完後,會場略有躁動。劉強東卻平靜地說,自建物流配送體系是我的決定,今天不是和大家商量,而是通知大家,請大家依照執行。

隨後,他看著那名高管說:這位先生,我請你來,不是讓你證明我的決策是錯誤的。我請你來,是希望你幫我把決策落實到位、執行到位。如果有困難,你要想辦法完成。

一週後,京東再開會時,大家發現這名高管的位置,已經換成其他人。

後來,京東在很長時間內,成為唯一與阿里巴巴抗衡的電商企業,憑藉的就是每天晚上 11 點前下單,第二天上午就能送貨上門的物流配送體驗。

有人說,劉強東太強硬了,這位高管說的也有道理,如此輕易就讓高管位置換人,太過草率。還有人說,劉強東的這個決策最後是成功了,現在說什麼都對。這些觀點都沒有涉及問題的本質。

換個角度想想,劉強東作為京東的CEO,在做出這樣的決策前一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這位高管在沒有開始執行之前,就開始質疑公司的戰略。

如果這樣的管理者還繼續留任,很難想象他會如何將公司戰略傳達給下屬,最終結果又會如何。時間一長,你會發現,下面員工的執行力總是會有問題。

不少管理者,甚至連“執行”和“執行力”都分不清。會執行,不等於有執行力。員工執行力不行,80%的問題在管理者。

比如:一位市場總監讓下屬完成一份重要的策劃案,但沒有告訴下屬截止時間,下屬開始動手做了,這叫會執行。但幾天後,市場總監突然要求下屬提交整個策劃案,下屬還沒有全部完成,大家普遍會認為,這位員工沒有執行力。

但你能說,這一定是員工的問題嗎?答案很明顯,既然這份策劃案很重要,這位市場總監在傳達自己的要求時,應該更具體一些,比如:截止時間是什麼時候,哪幾個時間節點需要給我一些反饋,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別注意……

你可能會說,如果我什麼都告訴下屬,那他們就沒有發揮的空間了,他們的主動性又如何體現?

作為管理者,你掌握的信息一定比下屬多,如果有些問題你不提醒,下屬執行以後出現各種問題,最後影響的是整體效率,況且,這是一份很重要的策劃案。

當然,這也是作為管理者必須面對的挑戰:既要給下屬發揮和成長的空間,也要做到更好地傳達自己的要求,提升團隊整體效率,保證團隊目標的最終達成。

還有的管理者,自己的想法變來變去,而員工唯領導是從,一通執行以後,造成了無數資源的浪費,這一點在大公司尤為明顯。

前不久被刷屏的新東方年會神曲《釋放自我》,就有部分犀利的歌詞指向那些平庸的管理者。

“領導隨口一說,立刻討好跟著,項目馬上啟動不計後果”;

“爛攤子從沒管過,吹牛X從沒停過,之前的PPT繼續白話”;

“什麼全球視野,什麼志高行遠,說好的三年規劃每年都在變”……

在此之前,俞敏洪也連發5封內部郵件,明確指出了中高層管理存在的問題,讓平庸的、只會奉承拍馬、不會幹活的人先離開一批。

為什麼靠譜的員工

越來越難留住?

京東有一個2N原則:

1、所有加入集團公司的,每個人最多隻允許帶原單位的1個人加入同個部門;

2、所有管理人員都要在一年內,找到可以替代自己,同時公司也認可的接班人。

這樣規定,歸根結底是為了留住員工。

第一個原則是避免公司幫派情緒產生。很多管理者加入新公司時,帶了很多原公司的人來。等他走的時候,發現他帶來的這些人也都走了。這對公司而言,損失太重。

第二個原則是為了確保公司必須有人才儲備,不會因為一個高管的離職,而使業務癱瘓。如果管理者兩年之內還是找不到滿意的接班人,有被辭退的風險。

很多管理者都有這樣的困擾:招到合適的人越來越難,留住靠譜的員工更難。

為什麼很多公司留不住員工?馬雲有句話說:要麼錢給少了,要麼心受委屈了。

其實說到底,還是你的管理出問題了。

劉強東曾說:“如果有一天京東失敗了,那麼不是市場的原因,不是京東對手的原因,也不是投資人的原因,一定是我們的團隊出了問題。而在團隊這100%的責任中,一定有99%是我造成的。

要麼是戰略、方向錯了,我沒有能力把企業帶到一條正確的道路上;要麼是我的管理能力有問題,我沒有辦法讓我的員工更好地推動京東的發展。

所以在這方面,老實說,我的心理壓力比較大,甚至京東越成功,在這方面的壓力就越大。我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其實也有這方面的原因。我希望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在首席執行官這個位置上待久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